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缪昌期与徐霞客家族百年联姻考

缪昌期与徐霞客家族百年联姻考

作者: 缪幸龙

 
关于缪昌期与徐霞客家族的联姻,近来看到有研究徐霞客的学者撰文认为,徐霞客起了牵引作用,并盛赞徐霞客交友重气节,不谐俗流,生死不易。为了考证这一说法,本人查阅了缪昌期与徐霞客两家的族谱,经疏理事实真相,写成此考证文章。
 
一、缪昌期首开两家通婚先河
关于缪昌期所在的东兴缪氏与徐霞客所在的梧塍徐氏的交往,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缪昌期。缪昌期(1562-1626)字当时,号西溪,谥号文贞,明代常州府江阴县白鹿乡东兴里(今张家港杨舍镇塘市)人。缪昌期在世时,定下了缪徐两家两对儿女的婚姻。一是缪昌期次儿缪纯白(字采璧)与徐霞客族叔徐儒伟(字望叔)长女徐佩兰,二是缪纯白长子缪畴(字祉生)与徐望叔族侄、兵马指挥徐应震(字长卿,号雷门)之女。
第一对婚姻缘于缪昌期与徐儒伟的科场友谊。缪昌期万历六年(时年十七岁)春季参加童子试时,同考者有徐儒伟。县令诏安胡士鳌非常欣赏二人,缪昌期拔为第一,徐儒伟则“极见宠异”,“明年以高等试南闱,胡公赋《宝骏篇》以赠,矜诵一时”。(《明故邑诸生徐望叔暨配顾孺人合葬墓志铭》,《从野堂存稿》卷四,《常州先哲遗书》版)以后的科举道路上,缪昌期一路曲折,直到万历四十一年五十二岁参加会试才考中进士。徐儒伟则屡次参加乡试屡次失利,以后沉缅酒精,直至一病不起,四十八岁就离开人世。
徐望叔逝世八年后,长子徐自兴请已在京城做官的缪昌期撰写墓志铭,铭文收录于缪昌期遗作《明故邑诸生徐望叔暨配顾孺人合葬墓志铭》。徐家以祖传唐伯虎仕女图屏风作为酬谢,此事在徐霞客儿子李寄的著作《天香阁随笔》(《续修四库全书》第1175册)中有载。
徐望叔生有四子五女,其中长女徐佩兰生于万历乙酉(1585)十月十五日,比缪纯白和徐霞客各长一岁。徐佩兰善诗,《(光绪)东兴缪氏宗谱》卷三十九收录其诗十九首。
对于这段联姻,收录于《(光绪)东兴缪氏宗谱》卷二十五由缪纯白长子缪畴撰写的《采璧公暨元配徐氏行略》有载:“吾父配吾母徐氏,外王父望叔徐公讳儒伟女。望叔与先宫詹(指缪昌期)同游邑庠,文艺往来,相得欢甚。后殁,先宫詹为表其墓。”“吾母生七岁,即辨色而起,习劳执勤以为常。长益端静有志节,外父闻吾父苕颖,乃许字,年十九归吾父。”
第二对婚姻订立于缪昌期在世时,操办于缪昌期去世后。据《(光绪)东兴缪氏宗谱》卷三十由缪畴次子缪弘仁撰写的《祉生公元配徐孺人行略》记载:“先母徐氏,兵马司雷门公之女、鸿胪寺典客济川邓公之外孙女也。鸿胪公与先文贞公缔交,因许字吾父焉。鸿胪配癸丑进士连江季公庶女,生一子一女。外王父雷门公幼失怙,托庇於邓。邓氏外王母生二男三女,而吾母居长。季氏夫人笃爱其女,因爱其女之女,当吾母周岁零四月出痘后,即收吾母而代抚焉。饮食教诲,靡所不周。甲子(1624),吾母年十七,外王母以孪生亡。戊辰(1628),吾母二十一岁,从邓而嫔吾父。”
关于徐应震与徐霞客的关系,据《(民国)梧塍徐氏宗谱》卷五记载,徐应震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具体月份不详,为徐霞客伯祖徐衍嘉之孙,与徐霞客同辈,且与徐霞客生于同年、长于一地。徐霞客在其游记中称其为兄,估计出生时间比徐霞客早。徐应震能诗喜游,“吴越名山水,多在其屐底囊中”(《(民国)梧塍徐氏宗谱》卷五十三《上舍雷门公传》)。陈继儒为徐应震父徐有为所撰墓志铭中,称徐应震同徐霞客“两人于山水颇有同癖”(《(民国)梧塍徐氏宗谱》卷五十四《若拙太学墓志铭》)。徐应震辞官后结庐种梅于小香山(今张家港金港镇境内),在小香山建梅花堂,在堂后刓石为池,留石为轩,在堂四周种植梅花,栽竹成林;还在堂侧为自己建造了生圹,作为百年之后长眠之所。徐霞客一生中,与徐应震多次结伴游玩。据丁文江《徐霞客先生年谱》(《江阴名人年谱》上册,黄山书社2005年版)以及田柳《新订徐霞客年谱》(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徐霞客33岁时,曾与徐应震同游庐山;41岁时,与徐应震一起赴昆山叩访名儒张大复,请作《小香山梅花草堂记》;44、45岁时,三游香山,偕徐应震赏梅、种竹、探涧、观瀑,赋诗酬唱,并游览香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留下纪游诗六章;45岁、46岁时,又两偕徐应震至青浦佘山探访陈继儒。
 
二、徐霞客继承两家的亲密关系,为儿子联姻
缪昌期去世后七年,即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据《徐霞客游记》所列行程推算。为徐霞客北游五台、恒山当年),徐霞客长子徐屺(字子依,号思怙,生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庠士)娶缪纯白四女。
关于徐霞客与缪昌期的关系,据缪昌期玄孙缪诜所撰《廪彦范中公传》(《(民国)梧塍徐氏宗谱》卷五十五)载:徐霞客“故与先文贞以文章道义相交好,后复缔姻连”。与徐霞客同时代的靖江县令陈函辉为徐霞客所作墓志铭云:“先生平生至交,若眉公(陈继儒号)、明卿(陈仁锡字)、西溪(缪昌期号)诸君子。”《徐霞客先生年谱》作者、民国学人丁文江认为:“先生与文贞交谊,当不亚于二陈。”
徐霞客青年时代在现今的江阴华士镇砂山南麓文昌阁读书,华士离缪昌期家乡东兴里和设塾收徒地长泾均不过二十里。缪昌期中进士前,曾带着缪纯白在砂山北麓的赵庵游学。缪昌期学生众多,徐霞客亲戚、徐望叔女婿黄毓祺以及黄毓祺胞弟黄毓礽就是其中之一。已故江阴作家赵沛的小说《徐霞客传》中,提到徐霞客少年时曾拜缪昌期为师,与缪昌期之子虚白、纯白一同读书东兴里实园。虽然缺乏征信依据,但从情理分析,完全有这种可能。
 
三、徐霞客去世后,缪徐两家后代患难中继续联姻
清顺治二年(1645)七月,清兵攻击江阴城之际,江阴一些乡镇的奴仆、佃农趁机造反索券,焚毁房屋,宰杀业主。徐霞客宅第被毁,31岁的徐屺及徐氏家族多人被害。无家可归的缪氏(缪家人称之为“徐氏四姑”)被迫带着12岁的儿子徐建极(字五徵,号范中)、11岁的儿子徐建枢(字仲价,号垣中)投奔江阴城哥哥缪畴家,寄居缪昌期故居从野堂,与嫂子徐氏同吃住。
《廪彦范中公传》记载:徐建极(1634—1693)“少颖异,为人孤介英挺,绰有祖父风。先生(指徐霞客)病足息游,憩榻上,日陈滇中所携大理石、奇树、虬根等于前,呼孙儿来,共摩挲而玩弄之,且戒曰:‘男儿当奋志勋名,立功万里外,缨名王之颈,镌燕然之石而归耳,奚以此区区者为?’公(指徐建极)闻之辄慨然有青云志”。“年稍长,虽颠沛之余,而意气激昂,不自沮废。既发愤复仇,斮诸逆奴首,遂率其弟刻苦力学不休”。常与表兄缪文硕(字来修,号甲山,1632-1706)、表弟缪弘仁(字肤敏,号先河,1637-1702)兄弟晨夕聚首从野堂中,相为师友。“叔祖念斋暨健庵立斋诸前辈尚为诸生,方同心切劘,俱以大器期之”。徐氏四姑全力做好后勤保障,使之无后顾之忧。徐建极、徐建枢与缪文硕、缪弘仁以后均考中生员。
康熙初年,江南发生“奏销案”,徐建极并无丝毫拖欠钱粮,但遭差役诬陷,被革除功名,取消乡试资格,最终“学成而不能达”。几年后,徐建枢英年早逝,加上外讧交攻,家道日益衰落。但缪徐两家的亲密关系丝毫没受影响。缪文硕次子道根(字敬孚,号湛庵,廪生)幼年与徐建极之女订亲,徐建极之女夭折后,娶徐建枢之女为妻。徐建极之子曾起,又娶缪弘仁之女为妻。
《(乾隆)江阴县志》卷十七“文苑·徐建极”载:“徐建极,字范中,霞客孙也。幼能读乃祖书,文笔超迈。为诸生,与同里缪先河以文行相砥。每学使者檄四府试,二老衰衣矩步,过书肆,得一异本,争购之,相与高吟,朗诵于肆中,观者环笑之,两人殊自得也。”《廪彦范中公传》载:徐建极“既被锢,弃举子业,肆力古文辞,有所愤发,作为诗歌,排登李、杜之堂,步趋苏、陆之室”。见儿子徐曾起可缵承世业,高兴不已,“携之就馆,虽寒暑督责无贷”。康熙三十二年乡试,适逢徐建极六十岁,他勉励儿子:霞客后人,我已是淹淹不振,将来显扬光大徐家,除了你还有谁?且我以觐霞为你起字,不是随意为之。勤勉,千万不要辜负我的希望!
徐曾起(1728-?),字觐霞,县庠生。《梧塍徐氏宗谱》卷五十五收录的《庠士觐霞公传》称其“生而颖悟,博学能文。早岁受知于宛平高公,尝有远志,辄数奇不偶。小试作文,每好心裁独辟。一日见黜于学宪,因随试诸郡,终得试列优等而归。终年手不释卷,虽祁寒酷暑无间。岁首即设立一簿,凡诗文稿具载于其上。课子犹严,终岁无旷功。故公之子学洙得世其业”。缪弘仁极喜爱之,其长子缪诜所撰《先河公行实》(《(光绪)东兴缪氏宗谱》卷二十六)记载:康熙四十一年(1702),缪弘仁去世当年,“秋闱应试,临行谆嘱,戚乎其容。归而府君已卧病不能视,犹问场中何题?文字若何?徐觐霞完场否?”“尝溯桐江而上,历彭蠡、洞庭诸胜,篷窗览胜,走笔点岚,归装成数万言,见者谓得石霞游记之遗意焉”。(《(乾隆)江阴县志》卷十七“文苑”)“公精神矍铄,老当益壮,虽寒冬而脱帽露顶,望之若神仙然,故三尺童子,见之皆呼公为老仙”。(《庠士觐霞公传》)
至此,缪徐两家的联姻,从九世缪昌期订交起算,到十三世缪道根,共有三代人五对男女结为夫妻,姻亲关系保持了五代人将近一百年时间,这在江阴望族中不是很多。
 
四、结论
1、缪纯白、缪畴的婚姻,是在缪昌期在世时定下的,徐家定亲者分别为徐望叔和邓济川。缪纯白的婚事,操办于缪昌期中举人后,徐霞客无论从辈份、声望还是年龄,牵引两家婚事的可能性极小。缪畴的婚事,操办于缪昌期平反后,此时作为岳父的徐应震尚健在,从情理分析起主要作用的应该是徐应震而不是徐霞客。但因为这层姻亲关系,使得徐霞客与缪昌期、缪纯白父子走得更近,为以后徐霞客与缪纯白儿女定亲打下了基础。
2、缪纯白四女与徐霞客长子的婚姻,操办于缪昌期去世后七年。此前,缪昌期经历了屈死狱中到平反昭雪这样一个大悲大喜的过程。但凭着徐霞客与缪昌期、缪纯白父子的亲密关系,这一婚姻丝毫未受影响,徐霞客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3、缪道根娶徐建枢之女,以及徐曾起娶缪弘仁之女,都是在徐霞客去世十多年以后,目前无任何资料可以证明与徐霞客有关。但没有徐霞客儿子与缪家的联姻作为基础,就很难有后来两对男女的交往与联姻。
4、缪徐两家不因缪昌期、徐建极出事而长期通婚,用徐霞客交友重气节,生死不易之说来解释,第三对婚姻似乎能说得通,其余四对婚姻就难以说得通。通观两家族谱,主要原因应是两家长期在一起交往,自小形成的亲情和友谊已经使两家情同手足,患难当前反而同舟共济,抱得更紧,加上当时流行换亲以及门当户对等原因,这一传统得以延续五代上百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