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两岸共襄徐学盛举

——记江阴、台湾徐霞客研究会新春团拜活动
澄   子
 
  2009年2月1日,江阴。晴朗的天空下车流不断,风儿阵阵仍夹着几丝凉意,但毕竟是春天了,人们走起路来步子轻快多啦。已是下午时分,两位台湾客人行色匆匆,赶往长江路181号江阴市国土资源局。他们就是台湾徐霞客研究会会长陈应琮女士和总召集人陶宗翰先生。当他俩走进国土局大门,早有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徐伟忠、秘书长唐汉章在大厅迎候,这时大厅两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二条欢迎他们的标语,他们又惊又喜,倍感亲切,立即拿起相机拍摄留影。
  江阴市国土资源局长苏士虎于百忙中会晤了台湾朋友,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忱欢迎。他并组织了两会间的首次新春团拜活动。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是常设在江阴市国土资源局的,这次团拜活动,两岸同仁意合情投、交谈甚欢,不但增进了友谊,还商定两会尽快结为“姊妹学会”,两岸携起手共襄徐学盛举。这真是春天里的又一则花开消息。
  团拜活动在国土资源局10楼大会客室进行。陈女士和陶先生不顾仆仆风尘,热情洋溢地向在座的苏士虎局长、陈捷元会长、陈楠副会长等大陆同仁拜年问候,介绍台湾徐霞客研究会成立盛况、人员组成及开展活动等情况,并向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和工作人员赠送了有关资料与礼品。其中一只手机般大小的放音器,能发出白尾鸲、棕面莺、薮鸟和绣眼画眉等八种不同的鸟鸣声,令人在紧张工作之余的小憩时分,能感受到类似大自然的气息和绿色环保意蕴,颇为精巧。陈女士还代表台湾徐霞客研究会,提出了愿同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结为姊妹学会的想法,表达了两会联手合作的意向。陈捷元会长对陈女士领导有方表示敬意,对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也祝全体台湾同仁新春快乐;他向客人通报了2008年年会情况和2009年多项重大活动设想,诚邀台湾同仁长期参与互动;陈会长还代表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表示,十分赞赏陈女士和陶先生的积极干练、老当益壮和勇于开拓的精神,非常同意两会结成“姊妹学会”的提法,并期许着能早日签约实施,以便为徐学事业在中国和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团拜活动期间,江阴徐研会向台湾徐研会赠送了《徐霞客研究文集》、《徐学研究》等书刊资料。江桂苞副会长还给了陈女士一个惊喜,以他亲自手书的《应琮诗稿》草书长卷相赠。诗稿中有“游记实至,游圣名归;晴堂石刻,万古丰碑。传奇霞客,厥功甚伟;名满两岸,竞相追随”等句,表达了她对徐霞客的无限敬仰之情。两岸同仁的合影,为这次愉快的团拜会留下了美好的见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拜活动中陶先生曾首先吟出了两句即兴诗:“徐学相牵两岸情,新年己丑会嘉宾。”江阴的朋友们纷纷即席联吟,有的是“霞客精神千古传,试看潮流谁能停”,有的是“畅想未来新世界,和谐二字为要紧”,还有的是“携手同议发展事,霞仙有知亦欢欣 ”。蔡伯仁先生也献上了一首:“牛年说徐学,倍增两岸情。共祝来岁好,祖国景更新。”一直在埋头斟酌平仄的江桂苞先生,此时也站了起来说:“我联得了这么两句:江阴台北鸥盟好,华夏同心当世惊!”大家齐声喝彩,陈捷元会长便将陶、江诗句合成一首完整地吟诵了一遍,命其题为《江阴、台湾徐学同仁晤谈有感》。真是霞仙故里访名花,知遇坦诚共筹划,情到酣处诗兴浓,两岸同仁本一家啊。谈笑间,江先生又开始用江阴话咏唱毛泽东主席的《西江月·娄山关》一曲,将团拜活动推向了高潮。副会长徐伟忠先生则献上了一曲锡剧《珍珠塔》片段,那字清腔圆、音色纯正、抑扬顿挫、余音袅袅的功夫,不输科班出身的演艺家,令人折服。台湾朋友不无感慨地说:“乡音醉人哪,你们人才济济,真叫人高兴。”活动时在座的还有田柳顾问、唐汉章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华根副秘书长及何公慰理事。整个新春团拜活动其乐融融,一派和谐景象。
  台湾徐霞客研究会是2008年9月28日正式成立的,会址在台北市。成立那天正值孔子华诞,选日乃有意而为,弘扬以儒学为基础的中华文化也正是徐霞客所一贯实践的。该会的成立在台湾文化界有着重大影响和意义。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书以立轴“见多识广”道贺,该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题赠墨宝“两岸津梁”相勉。时任台湾当局“考试院长”关中,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团结自强协会理事长高铭辉,台湾当局“立法委员”蒋孝严、赖仕葆、洪秀柱,台北市“议员”厉耿桂芳、林奕华,政治大学校长吴思华,台湾大学空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朱子豪教授,基隆“市长”张通荣、“议长”张芳丽,福州同乡会张利达,以及中华电信数据通讯公司、统一企业公司、台湾教育广播电台等,均向大会致送花篮、兰花盆景表示祝贺。成立大会通过了《组织章程》,选举了理事、监事,还建立起研究会基金。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也发去了《贺信》,谈到“贵会的成立,不仅标识着徐霞客及其研究的旗帜,已从胜水桥头飘扬到了日月潭边;更是预示着两岸的联系与交流,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扩大。”同时还寄赠两轴条幅以示庆贺,其一为“热爱祖国好河山  霞客精神绍千秋”(蔡伯仁书),另一为“加强交流合作  共襄徐学盛举”(夏国贤书),高挂在大会会场上方。台湾徐研会目前已有会员300余人,绝大多数为高级知识分子,每年都将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还将努力搭建两岸产官学民之间的桥梁,推动两岸优质观光旅游,提升中华民族的发展水平。他们还决定(有的地方已经落实)将有关徐霞客的知识纳入到相关学校教育内容中去。
  江阴、台湾徐学同仁间的交往始于2007年夏天。陈应琮女士和陶宗翰先生以徐学爱好者和台北江阴同乡会理事、监事以及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总干事、副理事长等身份,首次慕名来访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并以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会旗相赠。同年11月,她俩同郑向恒教授一起,应邀出席了北京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大会和中华世纪坛徐霞客铜像揭幕典礼,聆听了温家宝总理发给大会的《贺信》,倍受鼓舞。期间,他们和江阴徐研会的朋友们再次相聚畅谈,随后急忙赶回台北,下定决心要发起创办台湾徐霞客研究会,并开始了辛苦劳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历时半年有余,终于大功告成。该会正式举行成立大会前,她俩又数次亲率筹备会骨干来到江阴,参观访问徐霞客故居、仰圣园、晴山堂、徐霞客中学、徐霞客实验小学等地,加深了感知,为两会之间的真诚合作奠定了牢固基础。
  时光匆匆,窗外已是万家灯火。分手在即,心潮能不此伏彼起?好在前方道路已明,携手共襄徐学盛举、让从江阴走出去的徐霞客及其精神传遍全世界,不再会是遥远的梦了。
  这次难忘的团拜活动,成就了一段两岸两会间的历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