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考定徐霞客母亲出生江阴东常村

考定徐霞客母亲出生江阴东常村

陈锡良

笔者从2014年开始,从陈仁锡《王孺人墓志铭》入口,反复查阅《王氏西沙支谱》①、《东常王氏西沙支谱》②、《梧塍徐氏宗谱》③和相关江阴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徐霞客母亲王孺人的籍贯和出生地。先后在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刊物《徐学研究》、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与江阴市人民政府合编刊物《徐霞客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出版),先后发表《徐母王孺人身世考略》、《考证徐母王孺人出生江阴东常村》、《徐母王孺人出生江阴东常村三考》等文章,引起国内徐学界的关注。

一、徐母王孺人籍贯南直隶江南江阴

陈仁锡《王孺人墓志铭》:“按状:城东王公,澄江右族,孺人父也。” “澄江”,江阴别称, 江阴是明代南直隶江南省江阴县。因此,徐母王孺人籍贯是南直隶江南④江阴,现为江苏省江阴市。下面再以明代名家题咏《秋圃晨机图》诗歌来佐证王孺人籍贯。

徐霞客为庆母亲八十大寿,天启四年,请无锡陈伯符、苏州张灵石两画家画长轴《秋圃晨机图》。徐霞客携图赴上海请大学者陈继儒,写寿文《寿江阴徐太君王孺人八十叙》。自此6年间,徐霞客带《秋圃晨机图》及册页,先后请28位名家在册页上题咏《秋圃晨机图》。江阴夏树芳题赋“……婺星散彩,诞我江濆……芙蓉江上,八十春秋。”“婺星”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女星宿。“江濆fén”,长江水边,江岸,江上。就是说,王孺人是一颗女明星,诞生江阴。江阴西部与武进、无锡三县有大湖芙蓉湖(面积在江南仅次于太湖),江阴城也别称芙蓉城。“芙蓉江上”,就是指江阴。无锡高攀龙题七言古“吾闻东海有贤母,不艺春园世秋圃……”明代时滨江的江阴离东海很近,故“东海”可涵指江阴,“东海贤母”即指江阴徐母王孺人。江阴张育葵题四言古 “……林下高风,江干作砥。”“江干”是江岸,指江阴。福建林釺题五言古 “延陵有贤母,殷殷勤作苦……”“延陵”,江阴古地名,春秋时贤人季札墓葬延陵,孔子题墓碑“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福建曹学佺七律“君山突兀婺星明,寿考难兼是令名……”江阴战国时为楚相春申君封地,君山以春申君得名。婺星指王孺人。

徐母王孺人籍贯直隶江南江阴,具体出生地在江阴城内还是城外乡村?以下重点考证。

二、王城东出生金凤乡东常村

要考证徐母王孺人出生地,就要先考证她父亲王城东出生地。《王孺人墓志铭》:“城东王公,澄江右族,孺人父也。”这“城东”不是名,古人不直呼其名。“城东”不是字,而是号,《王孺人墓志铭》记“豫庵公”、“翁光禄柴石公”、“太翁鸿胪云岐公”,这“豫庵”、“ 柴石”、“云岐”就是徐母王孺人丈夫徐有勉、公公徐衍芳、太公徐洽的号,因此“城东”非名非字而是号,没有疑问。

1、江阴史料里出现号城东和号成东两个人

    《王孺人墓志铭》里没有记江阴王城东出生在哪里,于是笔者很自然地在多部江阴王氏宗谱里查找。查找时关注《王孺人墓志铭》里提供的配偶华氏、卒于嘉靖末期、号城东的世表,但是都没有找到。然而,在《东常王氏西沙支谱》里看到同音号成东的王诗世表:

第十六世王诗:鹢子,字子删,号成东。明嘉靖三年甲申八月初四日生,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卒,年四十岁。葬河南新阡。配兴道华氏,生卒俱佚。子五:原学,与学,本学,受学,幼学。

王诗世表里的“号成东”、“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卒”、“ 配兴道华氏”等关键元素与《王孺人墓志铭》相匹配。因此,笔者认定王成东就是王城东, 两人是同一个人。既然是同一人,为什么号成东、城东会同音异字?是否“成”误记为“城”?这就要深入探索。

    2、成东号误记为城东的源头

有人提出疑问:王成东与王城东,音同而字异,不是同一个人。笔者认为:陈仁锡所撰《王孺人墓志铭》、特别是其中的“按状”,实际上是徐霞客起草的,这与陈函辉所撰《霞客徐先生墓志铭》是霞客族兄徐遵汤起草是同样情况。有人提出“城东王公”,是徐霞客起草时所记,不会记错。有人还提出《梧塍徐氏宗谱》里,另有徐材⑤的《鸿胪云岐公行状》, 也记有“有勉娶王城东女”,难道这两处“城东”号都记错了吗?笔者警惕起来,知道考证要尊重史实,要遵循朴学“无征不信”,便冷静地查阅、核实《鸿胪云岐公行状》。原来,徐霞客曾祖父、十四世徐洽,任鸿胪职九年,嘉靖四十三年去世。同年,徐霞客族祖、十四世徐材写《鸿胪云岐公行状》。  

《行状》一一介绍徐洽五个儿子衍芳、衍嘉、衍成、衍禧、衍厚的科举和婚姻。接着一一介绍徐洽“孙男十一人”的婚姻娶聘。仔细查下来,发现三处错误:1、“有勉娶王城东女”, 2、“有守聘邑庠生曹五松女”, 3、“有明聘张观省女”。笔者查阅更多的江阴王氏宗谱,没有查到配偶华氏、卒于嘉靖末期、号城东的人。笔者又查阅《梧塍徐氏宗谱》,没有查到徐洽11个孙子里有“有守”、“有明”这两个名字。一篇徐洽行状里,出现一雅号、两名字的错误,说明失实比较严重。既然徐材记错王城东号,徐霞客60年后为什么在《王孺人墓志铭》里也记王城东呢?这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

60年后天启五年,徐霞客服侍病母,母病逝后,起草《王孺人墓志铭》时,身心极度疲惫:“嗟嗟,母病亦病,母不食亦不食⑥”;

“自春及秋,侍汤药几废寝食以身殉⑦”;“自春徂秋,视汤药床褥间,衣未尝解带。母不食,霞客亦不食……寿终,霞客日夜作孺子啼⑧”。加上徐霞客从没见过外祖父,外祖父的名、字、号、事迹、卒年等,都是在童年时母亲所讲。心身极度疲惫的徐霞客要回忆30多年前chéng dōng,怎样确切写有些难度,好在看到《梧塍徐氏宗谱》里徐材的《鸿胪云岐公行状》记“有勉娶王城东女”,“城东”既是记忆中的同音号,又是族祖白纸黑字写着, 徐霞客就自然地在《王孺人墓志铭》里写“城东王公,澄江右族,孺人父也。”由于徐材《行状》把“王成东”错记为“王城东”,徐霞客引用时跟着记错了,这不是徐霞客的原错。

徐霞客身心疲惫还体现在:起草《王孺人墓志铭》也简约,“城东公亦卒”也含糊,没有写清卒于谁的前后,“姻家杨”也不确切(此两例下文另述)。

3、反证法证明王成东和王城东是同一人

徐母王孺人父亲号“城东”是错的,这可以用反证法证明。假设王孺人父亲号城东不错,符合历史真实,那么在王氏宗谱里必定有记载。笔者花了大量时间,翻遍大量的江阴东沙、中沙、西沙王氏宗谱,包括与江阴有交集的无锡王氏宗谱⑨。翻阅时专注籍贯江阴、卒年嘉靖末期、配偶华氏、号城东的世表。结果,所有框定条件的王氏世表里,都没有号“城东”的人,即框定条件的江阴王氏号“城东”的人,历史上不存在。因此,假设不能成立。然而,在《东常王氏西沙王氏支谱》里,有唯一的姓名王诗、号成东的人,配偶、卒年与《王孺人墓志铭》里的“城东”相匹配,因此王成东必然是也只能是王孺人之父。王成东就是《王孺人墓志铭》里的王城东,两人实际上是同一人。

三、王成东夫妇的女儿就是徐母王孺人 

有人疑问:《东常王氏西沙支谱·王诗世表》里没记女儿,怎么能说有女儿?笔者认为,古代宗谱存在有女儿而不记的现象,甚至连配偶也不记。先哲庄子言:“名者,实之宾也《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名”,从属于“实”,由“实”派生出来。《王诗世表》没记女儿——无“名”,但从王诗五个儿子的出生年来分析,有女儿——有“实”。 

 1、分析法证明王成东、华氏夫妇有女儿

十六世王诗王成东五个儿子的世表:

十七世原学:诗长子,字惟孟,嘉靖庚子十二月初二日生,配张皋庄张氏。生子四:之仕,子辅,之弼,之传。

十七世与学:诗次子,字惟曾,辛亥九月十七日生,配华氏。生子二:资治,资善。

十七世本学:诗三子,字惟贤,嘉靖癸丑八月初六日生,配青晹冯氏。无嗣,生女一。

十七世受学:诗四子,字惟尹,嘉靖丁巳八月二十日生,配陆氏。生子二:之俭,之让。

十七世幼学:诗五子,字惟嘉,嘉靖戊午八月初九日生,配石塘桥陈氏。生子一:昆璧。

把嘉靖年号年份换为现代年份:王成东长子原学生于1540年,次子与学生于1551年,三子本学生于1553年,四子受学生于1557年,幺子幼学生于1558年。从中看出,次子、三子、四子、幺子出生年间隔2年、4年、1年,比较均匀。而长子与次子出生年间隔11年,明显中间缺一人,这人正好是生在两人中间的、生于1545年的徐母王孺人(1540-1545-1551)。徐母王孺人是王诗、华氏的独女,一个兄长,四个弟弟。实际上,上文已经肯定王成东就是王城东,王城东有女儿,王成东也必然有女儿。用排年份来排女儿,更有直观性。

2、“与母华过姻家杨”揭示王孺人是王原学的妹妹

《王孺人墓志铭》所记“倭燹避之锡山。孺人年最幼,与母华过姻家杨”这短短18字包含的信息,与《东常王氏西沙支谱》里王成东世表长子原学世表密切相关:王成东因其配偶华氏是无锡城北外兴道乡(玉岐、前洲镇)人,长子原学未婚妻张氏也是无锡城北外张皋庄(在洛社镇)人,故王成东“倭燹”选择“避之锡山”,便于照应。王孺人“与母华过姻家杨”,此话省略了原学,实际上是王孺人、哥哥原学跟着母亲华氏出北城门去张皋庄,探望原学未婚妻杨氏(若原学不参与,就失去探望意义)。三人同行,故“孺人年最幼”。

读者或问:《王孺人墓志铭》记“与母华过姻家杨”,而《东常王氏西沙支谱》记 原学配“张皋庄张氏”,张、杨不同姓,怎么能说密切相关呢?笔者要说,张zhāng杨yáng同韵,音近,徐霞客起草《王孺人墓志铭》时把“张”记成了“杨”,原因如上文所述,徐霞客精神极度疲惫,记忆变差所致,与难辨“成东”“城东”类似。

《王孺人墓志铭》记王孺人“与母华过姻家杨”时:“见踉跄之履塞户,俄聚族而嬉。孺人料寇至,又念父食乏绝,趣(通趋,催促)母入城。甫入城而城门闭。杨果中倭残破,以是多母识且孝。”这段写徐母少女时的机敏和至孝,下文则体现徐母晚年的豁达大度。

3、比较法证明徐母娘家记事与婆家行事一脉相承

《东常王氏西沙支谱》记:嘉靖二十四年四月,东常村王氏为元末先祖宣慰司同知和唐太夫人合葬墓修葺竖碑。王诗的两位伯父王鸾、王鹉和族伯王珊(王诗父亲王鹢已于嘉靖十三年卒,否则参与),向族人发布《重修学士府君墓碑碣祭告文》:“维大明嘉靖二十四年,岁次乙巳四年丁巳,裔孙鸾、珊、鹉等谨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始祖考元宣慰司同知府君、始祖妣唐太夫人,先祖考元翰林学士府君、先祖妣唐太夫人之灵曰:呜呼!古今管摄人心,惟祠与墓。祠祀微而墓祀,显百世之祭……”修墓竖碑这年嘉靖二十四年(1545),王成东22岁,参与修墓,正好是王成东女儿徐母王孺人出生年。女儿懂事后,从父亲那里得知父亲和两伯祖、族祖修墓竖碑的事迹,女儿和父亲每年都参加扫墓祭祖,女儿一直牢记于心。

徐霞客为庆母亲八十大寿时,要为母亲造新居。母亲不同意,而效法童年记事,“孺人摇手曰:‘不如甃墓碑,有徵君以下之遗像遣文在;又不如更建君山庙碑,有宣德时张公宗琏之俎豆在。’弘祖应命如响,捐赀成之(陈继儒撰、文震孟书《豫庵徐公配王孺人传》)。”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父祖基因传承。王孺人娘家童年记事与婆家晚年行事,如同一轍,一脉相承,都是为先祖和廉官修墓竖碑。这事足以体现王成东女儿徐母王孺人胸怀开阔,至孝至善,品德高尚。

四、王成东右族、避倭燹 与《王孺人墓志铭》相符 

东常王成东是右族,书香门第,望族布衣徐有勉配右族布衣王成东女,门当户对。以下三条,足以证明东常王氏是右族。

1、东常村王氏宗族社会地位比较高

三槐堂王氏先祖地位显赫。北宋苏轼撰有《三槐堂铭》,南宋岳飞《王氏宗谱题后》记南渡始祖王皋及子孙 “皇宋受命,贤臣辈出”。上文提到东常村王氏为元末翰林学士、宣慰司同知修墓竖碑,该同知名端,住无锡西胶山丁塔村。到明初,王端后代王天惓从丁塔村迁到江阴东常村,为东常村王氏始祖,称第十世。第十四世王泌,“恩授冠带”。第十五世王鸾 “由邑庠生应例入太学,授大名府东名县县丞。第十五世王鹉 “应例授楚府典膳”。第十五世王鹢,王诗之父。东常村支从第十世王天惓到十六世王诗,一半有官位、荣誉。 

2、东常村王氏宗族经济比较富裕

东常村第十世至第十六世,继室、侧室较多,寿命大都比较长。十世王天惓,“寿七十三岁”。十一世王迪,“配杨氏,继配李氏”,“寿六十九岁”。十二世王颖,“配塘石堰钱氏,继配青旸周氏,又继茂墅黄氏”,“年六十六岁”。十三世王宓,“配塘南俞氏,侧室张氏”,“年六十一岁”。十四世王汰,“寿八十有九”。十五世王鸾,“寿八十二”。十五世王鹉,“配  氏,侧室  氏”,“寿六十八”。十五世王鹢,“配石桥赵氏,侧室柏氏”,“年四十八”。赵氏“生女一”,侧室柏氏“生子一:诗”。十六世王诗,“配华氏,年四十岁”。王鹢、王诗父子寿命,都比祖上短。特别王诗最短,估计在倭燹避难中颠簸流离、惊恐受苦得病有很大关系。 

3、东常村王氏文化生活高雅

东常村王氏崇尚儒学,男性都有字,大都有号。王诗字子删,与孔子编删春秋古诗成《诗三百》有关;号成东,有成就号东涯的父亲与东常村事业的含义。王诗五个儿子的名、字都体现儒学。王诗女儿从小勤劳纺纱织布,受家庭文化熏陶也读四书五经,“孺人布衣妇,乃知文章为可贵”(陈继儒、文震孟《豫庵徐公配孺人传》)。

读书人多,写诗以先祖唐朝诗人王维为楷模。诗集不少,有《玉芝堂诗集》,吴震作跋;有《王健庵诗集》,吴传霍作序;有《可园诗集》,胡传霖作序。可园是东常村人作诗吟唱雅集的小园林。文章赞“吾江有东常里,旷荡幽阗,多隐君子居。王居以显土于斯数世矣。”直到清乾隆年间,苏州著名诗人沈德濳专访可园,撰《可园先生以显王公传》:“自暨阳东南水程行五十里,期间议港纵横,林木掩醫,地偏境隩,岸入登陆,行百许步,有花竹台池之胜,则东常之可园也……”

4、王成东避倭燹到无锡城的背景

王成东生活在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大肆侵犯中国东南沿海,江尾海头的江阴成为重灾区。嘉靖三十年大批倭船扬帆驶入长江,焚烧抢劫江阴北大街。三十一到三十三年每年都有倭寇侵扰江阴。三十四年倭寇将富裕的江阴第一大镇青旸抢劫一空。邻接青旸的金凤乡东常村王成东家,大受惊吓。同年六月,2000倭寇攻不下江阴城,在城外四郊烧杀抢掠。知县钱錞率领兵马冲出南城门,遭倭寇伏击,壮烈殉国。局势危急,《江阴县志》记全县“哀鸿遍野”。王成东家富裕,子女多而年幼,江阴城远而无锡城近,妻子华氏娘家和长子原学未婚妻家都在无锡城北郊,有利照应。于是王成东带领全家避难到无锡城内。时年王诗32岁,女儿(王孺人)11岁。王诗全家避难到无锡城的背景,与《王孺人墓志铭》记孺人父“倭燹避之锡山”相符。

五、深度考证:王成东卒在徐衍芳前 

母亲病逝,徐霞客悲伤神疲,起草《王孺人墓志铭》,其中“按状”记母亲4位长辈大丧相继:王孺人“既归豫庵公(丈夫徐有勉),而翁光禄柴石公(公公徐衍芳)卒,以缟素见,犹及事姑(婆婆)。陈孺人(婆婆)暨太翁云岐公(太公徐洽),未几并卒,城东公(王孺人父亲)亦卒。”这“按状”记得简约而略含糊⑩。读者粗看,好像王城东最后卒,但仔细推敲,王城东最先卒。何故?因为父亲卒,女儿王孺人在娘家(在东常村)穿缟素(孝服)守孝。王孺人在娘家为父守孝时,得到公公卒的报丧,哭而问故后,毫不迟疑地⑪穿着缟素行5里到南旸岐公公家跪哭, 这就是“以缟素见”。《礼记·奔丧》:“妇人奔丧,升自东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东髽(zhuā,妇女到东面去,用麻绳束住头发,再穿孝服),即位(回到东阶坐位)。”从这奔丧礼仪可以看出,普通情况下,奔丧的至亲妇人还是男人,都在哭拜长辈后穿丧服,不会也不可能在家里或在外地穿着孝服奔丧的。王孺人穿孝服奔丧是特例,故强调“以缟素见”。丈夫徐衍芳卒,伤心过度的妻子陈孺人和公公徐洽 “未几并卒”。《梧塍徐氏宗谱》记:徐洽 “嘉靖四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卒”,可知,陈孺人和徐洽都卒在嘉靖四十三年,陈孺人先卒。《王诗世表》王成东“嘉靖四十二年卒,年龄40岁“。王孺人长辈两年内卒的先后次序是:父亲王成东,公公徐衍芳,婆婆陈孺人,太公徐洽。《王孺人墓志铭》所记“……五年于兹而大丧相继”,怎样理解?徐氏宗谱记徐衍芳两弟弟衍成、衍禧卒在徐衍芳之前,衍禧卒于嘉靖三十二年,而衍成“生卒葬轶”。估计衍成卒在五年大丧之初,徐霞客因其非直系而未记。五年是约数。

六、考证徐母王孺人出生地已为徐学界关注

   2018年4月《北京大学学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万明先生经济论文《白银、性别与晚明社会变迁——以徐霞客家族为个案》,其中标题为《徐母出生江南书香门第》的第10条注释写道:“陈仁锡《王孺人墓志铭》记:‘城东王公,澄江右族,孺人父也。’《徐霞客游记》下册,第1264页。近年江阴徐霞客研究会人员陈锡良发现,徐霞客母亲王氏的出生地,就在徐霞客镇璜塘东常村,离徐霞客故居南旸岐仅五里左右。新修《东常王氏西沙宗谱》记载璜塘东常村有位王诗,出身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字子删,号成东,生卒于嘉靖年间,妻子为华氏(无锡县人),有五个儿子,最终认定王诗就是王孺人的父亲,徐霞客的外祖父。见宋超、弃疾:《徐霞客母亲身世浮出水面  徐母出生在璜塘东常村》。中国江苏网2014年11月27日。”(见下图)

笔者浏览百度文库、中国网、光明网及北京青年报、文摘报等媒体,均载有徐母王孺人出生江阴东常村的观点,不再赘述。

古贤荀子说:“凡行事,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荀子·儒效)。”笔者深信母亲王孺人是培养徐霞客的一代贤母,10多年孜孜考证王孺人出生地,可称十年磨一剑。上述《北京大学学报》刊登的万明作者以及其他媒体作者,肯定笔者关于徐母王孺人出生江阴东常村的考证,还是2018年前的事。之后笔者又挖掘到不少新的有力证据。现笔者自信这篇终极《考定徐霞客母亲出生江阴东常村》,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全面。笔者恳请广大徐学研究者以应有的理智肯定这篇考证成果,不要持既不赞成又不反对的中间思维。

七、呼吁游圣徐霞客母亲王氏为古代第五大贤母

中国古代有四大贤母:孟母仉zhǎng氏,欧阳母郑氏,岳母姚氏,陶母湛氏。游圣徐霞客是古今中外闻名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其巨著《徐霞客游记》为当今社会留下了百科全书式的人文地理遗产。“弘祖之奇,孺人成之⑫”,母亲王氏是终身培养奇人奇才徐霞客的伟大女性。她胸怀宽广,见识卓越,支持鼓励徐霞客游历考察人文地理,为国家作贡献。呼吁国务院和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像评选中华世纪坛40位文化名人一样,评选徐母王氏为中国古代第五大贤母。江阴市徐霞客镇及东常村也应建徐母王氏纪念馆,塑贤母像。

        (陈锡良,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

———————————————————————————————————————

注释

①《王氏西沙支谱》,内页称《王代家乘》,二十卷,清光绪元年新镌,三槐堂藏板。

②《东常王氏西沙支谱》,为《王氏西沙支谱》中的《东常分支》续修谱。二十五卷,2010年三槐堂铅印本。

③《梧塍徐氏宗谱》,三十五卷42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④明南直隶江南,到清朝康熙四年拆分为江苏和安徽两省。

⑤徐材(宏治甲子生,隆庆丁卯卒,1504-1567),与徐洽同为徐族十四世。嘉靖十六年举人,任山东兖州府推官,后任南京刑部主事,最后任南京户部郎中。

⑥见陈仁锡《王孺人墓志铭》。

⑦见董其昌《明故徐豫庵隐君暨配王孺人合葬墓志铭》。

⑧见陈函辉《霞客徐先生墓志铭》。

⑨所阅王氏宗谱包括:道光十八年《暨阳古竺王氏宗谱》、同治九年《西沙王氏宗谱》、光绪元年《王氏西沙支谱》、光绪二年《王氏三沙全谱》、光绪五年《塘沙王氏宗谱》、《东沙古塘王氏宗谱》、光绪二十年《王氏通谱》、光绪廿五年《西沙王氏宗谱》、光绪卅四年《澄南王氏家乘》、宣统元年《西沙东常王氏宗谱》、民国卅六年《暨阳锁金王氏宗谱》、2010年续修《东常王氏西沙支谱》、2014年续修《绮山东沙王氏支谱》等。

⑩统计陈仁锡、徐霞客合作的《王孺人墓志铭》约1117字(含标点题名),陈函辉、徐遵汤合作的《霞客徐先生墓志铭》约4085字(含标点题名)。前者相比后者确实简约。

⑪《礼记·奔丧》:“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日行百里……”可见,奔丧是刻不容缓的。

⑫“弘祖之奇,孺人成之”,出于陈继儒撰、文震孟书《豫庵徐公配王孺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