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李介立《次杜工部<秋兴>(八首)》诗解读

李介立《次杜工部<秋兴>(八首)》诗解读

刘徐昌

题目中的“次”字,是“次韵”之意,次韵是古代诗人或唱和、赋诗的一种诗歌创作现象。所谓“次韵”,就是按原诗的韵及韵脚次序和诗,也叫步韵。它始于唐代元稹与白居易,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宋代后渐趋高潮。王安石有《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苏辙有《次韵子瞻不赴商幕三首》,苏轼有《次韵秦太虚(秦观,号太虚)见戏耳聋》(此诗至今尚有苏轼的墨迹存世),黄庭坚有《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一部《宋人诗歌鉴赏辞典》选黄庭坚的诗歌黄61首,而“次韵”诗就有16首,其中次韵苏子瞻的诗就有4首。《江上诗钞》选葛胜仲的诗歌,其中“次韵”诗也有14首。所谓的次韵诗歌创作大多是同时代的诗友之间的赓和,时隔几个朝代、几百年的次韵诗歌创作就比较少有。李介立与唐代的杜甫“结为”诗友,次杜工部诗韵而写诗,而且诗题相同“秋兴”创作诗歌数量相同“八首”,这样的诗歌创作实为罕见。

杜甫(712—770)的《秋兴》八首创作于大历元年(766),是年,他55岁,旅居夔州。此诗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这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其创作背景是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755—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安史之乱中,他从叛军的“俘虏营”里逃脱出来,直奔唐肃宗的根地凤翔而去,一路辛苦难以言表,到凤翔时“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述怀》)朝见天子,希望满满,不料,一则是天子登大位不久,战乱纷杂,天子整天心顾战乱而不暇,二则,朝中大臣参差不齐,且自顾为上,今天的朝廷今非昔比,杜甫倍受冷落,他只能奔赴成都,投靠严武。陕西至成都,千里迢迢,带着妻儿受尽苦辛。到成都后,得到了严武的庇荫,短暂的安宁生活,赋出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底。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轻快的诗歌。不几年,严武不幸去世,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失去凭依,遂沿着长江东下。766年初夏迁往夔州,得到了柏茂琳之照拂。柏茂琳使之主管东屯公田百顷,于是他暂时滞留于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随手写下了这八首组诗。《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这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既不能分拆,又不可颠倒。明万历间人王嗣奭(shì)(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评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从整体看,诗人从自身在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从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归结到自己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些复杂的情感,是诗人自经丧乱以来,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而不是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诗人目睹国家残破,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声秋色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首诗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下启第二、三首。

玉露凋伤,玉露,晶莹的露珠、凋伤,使草木衰败露落,全句意为秋天的露珠,使草木衰败零落。塞上,这里指夔州一带的山,因山势险峻,故称之为“塞”,孤舟句,船老是系在夔州江边,无法驶往故乡,这只能时时牵动着自己思念故园的心。

“寒衣”二句,已是深秋时分,家家都在缝制寒衣,傍晚时分,白帝城上听到了处处传来的急促的捣衣声。这首诗以秋景为主线,抒写漂泊流离之苦和心系长安的故国之思。三四句,意境开阔,江上波浪滔天,山间风云接地,描绘出充塞天地间的萧森景象。这不仅是自然景象,也暗喻诗人一生辛劳、世事艰难。尾联再写夔州景物,与首联前后呼应,捣衣声声,倍增游子漂泊惊寒之心。前人云:此诗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指夔府,暗提“京华。”

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国家兵戈不息,自己卧病秋江的寂寞心境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的无限情思。“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诗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此句是组诗的核心所在。

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事与愿违。诗人还联想古人匡衡、刘向,他俩虽志向远大、才学丰富,最终却功名无成,其实是表达自己志不就、功不成的悲伤情感。第四首是组诗的过渡。前三首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像“奕棋”一样彼此争夺,反复无定,正像《三国演义》中农夫所唱,“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定,辱者忙碌碌。”人事变更,纲纪崩坏,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藩镇的护兵自重,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当年,诗人在唐代的政治中心住了整十年,长安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坎上。有依恋、有爱慕,也有苦闷。当国家破残、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彼时熟悉的长安景象,一一浮现眼前。

第五首描绘了长安当年的繁华景象,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经能够“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此首的繁华与前首的动乱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伤和悲哀,更显示了他对唐朝的“爱情”。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无限惋惜中,隐含诗人的斥责之意。诗人愈是满腔热情歌唱往昔,愈使人感到他虽衰老而忧国之情弥深,其“无力正乾坤”的痛苦愈重。

第七首诗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王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所有这些与当前的衰败形成强力的反差,更反映出诗人对国家的悲伤。第八首诗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如今自己已是白头暮年,美的回忆也好,不堪回首也罢,一切都是无奈、无力,只能低头苦思,愁绪万端而已。

这八首抒情诗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国家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有壮丽生动、充满豪情的描绘,有极为沉郁低回的豪叹等。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有以豪迈、宏阔写哀愁,有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心绪。总之,八首中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它的每一首在八首中互相支撑,构成整体。王船山对此评价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志尽失矣。”(《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秋兴》八首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的忧伤。

杜工部忧国伤时的《秋兴》八首诗引起了李介立的共鸣,李介立写下了《次杜工部<秋兴>八首》诗。此诗写于“癸丑九月”。“癸丑”即康熙十二年(1673),“九月”正是秋天时节。此年,李介立55岁,杜、李两人写同一题目的诗——《秋兴》八首时,年岁相同,遗憾的是两人年岁相同,而时势又有很大的不同的,由此可知,李介立写次韵《秋兴》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意为之,现将李诗抄录于下。

次杜工部《秋兴》八首(癸丑九月)

(一)

漠漠轻烟带远林,霜高气肃自萧森。

千崖月上开清景,万里风来扫积阴。

比德巢由[1]先有志,共图王霸庶无心。

江湖袖手行歌曼,闲数秋城户户砧。

(二)

闲倚枫林看日斜,空山留得旧年华。

欲剸龙耳[2]探灵洞,思合莲丹[3]坐古槎。

可奈弥天皆毒雾,不堪遍地是胡笳[4]。

秋风老却陶潜菊,雪里还开强项花[5]。

(三)

金风淅淅送斜晖,便觉衰颜酒力微。

海运鹍鹏看怒徙,塞寒鸿雁听哀飞。

远寻道侣因缘误,遍踏名山筋力违。

黄鹄冲天男子事,肯甘燕雀稻粱肥?

(四)

莫看仙人一局棋,斧柯[6]终烂亦堪悲。

岂知争却千年日,孰若抽身八极时。

云护池中龙卧稳,月明江上鹤归迟。

抚髀自叹吾衰矣,事事伤心不可思。

(五)

廿载栖迟故国山,避人[7]尚恨在人间。

五湖烟景笼鱼艇,双木松风护死关。

蓝玉那能充暖腹,金丹定肯驻衰颜?

真仙似以轻狂谪,敢跻瑶池许碏班[8]。

(六)

父老阳春望转头,金陵王气索然秋。

宫廷薪胆人皆讳,荆棘铜驼[9]客已愁。

厮养[10]时来成翼虎,英雄运去逐眠鸥。

中原尺寸当(自珍),区脱[11]如何视豫州。

(史阁部建议分四州于两淮,弃河南不守)

(七)

忆昔高皇创业功,白山黑水[12]版图中。

四陲荫庇扶桑[13]日,万国薰蒸闾阖[14]风。

武教治兼文教盛,(辽东设卫,不置州县)

一年粟有两年红。(文皇曰:“辽东一年耕有两年之食。”)

三韩自是神京臂,遗事犹堪问老翁。

(八)

卜年八百数逶迤,反覆终当类复陂[15]。

旧日龙髯[16]犹在地,荒陵鹃血好殷枝。

诛奸史笔千年在,梅祸天心一旦移。

白水金刀[17]闻汉谶,云台[18]愿附姓名垂。

李介立想当年的杜工部一生经历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叹自己的经历与之相似,又很不同。诗人看到了大明王朝先前的兴旺、强盛,又目睹了它一步步的衰落直至灭亡;又看到南明弘光帝政权的建立,满怀希望他能中兴大明,却不料南明君臣是何等腐败无能,当时就预料到自己的希望一定会像美丽的气泡一样破灭;他看到史可法的战略错误,弃河南不守而分设四镇总兵于两淮,不久,扬州失守而屠城,弘光被掳,南明覆灭。更为甚者,自己赖以生存的江阴城在抗守八十一天后被屠城,这种惨状对诗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打击。大清政权至今已有二十八年了,它越来越稳固,大明之复国薪尽火灭,毫无希望了。想自己终生不娶,抛弃科举,飘泊山林,居无定所;早年也曾气贯长虹,才学满满,仗剑出游,一心想建功立业,转眼间已近花甲,体力不支。面对这满目凄清秋色,能不有怀?君不见“秋来处处割愁肠”,又不见“自古逢愁悲寂寞”。杜陵野老有诗在先,次韵赋诗,情不能己,虽两人相隔900余年又何妨?下面不妨细读李介立《秋兴》八首全诗。

第一首诗,以秋景开篇,又以秋声作结,以景兴情,为组诗之总起。首联就是轻烟漠漠,秋气萧森,给人以肃杀之感。秋风扫积阴,远林开清景。第三联由景生情,诗人自比巢父、许由,不愿为官名显当世而隐居山林。但身居江湖,心忧天下,愿为君王成王霸事业而出谋划策。诗人联想当年徒步留都献中兴之策而不报,一片丹心化云烟,抚今追昔,感叹不已。这是点睛之笔,全诗的主题所在,与杜诗有同工异曲之妙。尾联写自己独行江湖,成了一个袖手的旁观者,啸傲高歌,抒唱宣泄心中之块垒。这里虽写自己自由自在、放荡不羁之情态,实则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代谢、无力回天的无限悲伤之情,所以只能独登秋山,无聊地听着从江城(这里实指江阴城)传来的阵阵捣衣声。“闲”字表面是清闲之意,实则是寂寞无聊,无聊到点数着秋城传来的千家万户的捣衣声,其实是越无聊,越悲哀。

第二首,仍以“秋景”开篇。“看日斜”,点明秋天傍晚之景,“旧年华”,意为自己至今已近暮年了。“空山”明写山,说秋山空旷无尽,而暗写自己至今两手空空一事无成。第二联紧承上联先写自己早年存有远大志向,理想能穿上高官华丽的服装,坐进军政要员的衙署,成为一位为国谋划的高官大员,而今的现实是一切都已彻底地改变了。第三联“弥大皆毒雾”暗喻现实已经改朝换代,大明的天下转眼之间为满人统治,而且,他们越来越稳固,大明再也没有恢复的希望了。“遍地是胡笳”暗指全国到处都是满人的势力。此联表达的意思很符合历史现实。康熙元年(1662),南明的永历帝已死于吴三桂之手,南明抗清势力已基本结束,虽然“三藩之乱”行将爆发(吴三桂首乱于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但诗人已认识到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无可奈”、“不堪”直接写明了自己面对强大的清朝统治势力的无奈之情。这种“无奈”是建立在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故国”——大明的基础上的,从历史唯物主义看,李介立确实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尾联“秋风”“陶潜菊”不仅进一步点明秋景,而且表明诗人与陶渊明一样隐居避世的决心。同时用菊花、腊梅花表明自己顽强不屈之性格。菊花经霜而开,腊梅白雪相映,坚强不屈,冰清玉洁。

第二首诗既表达了诗人早年远大思想及坚强不屈之秉性,又写了清政府强大与稳固,大明复国无望的无奈,隐隐表达了自己深爱大明故国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第二首重在抒发爱国之情,那么,第三首侧重于自己了。开篇与第二首一样以秋景起引,上首诗写“日斜”,本首诗由“日斜”成了“斜晖”;“金风”一词点明秋天时节。“衰颜酒力微”说自己已年老力衰,饮酒之量大不如前了。“鸥鹭怒徙”“鸿雁哀飞”表面写秋景,深秋到来,北雁南归,鸥鹭迁飞,其实是写自己无家可归之悲哀。禽鸟倦飞,终有家,自己年将近暮,却无以为家,一生东搬西迁,终日以寺庙为家,与僧侣为伴,无以终老,悲哀无限。早年因寻觅知己,曾遍踏名山寻访道友,如今是或人事代谢,或交通已绝,讯信全无,不知所然,更觉寂寞、悲凉的是自己体迈年高,再无力出游远方了。早年北历秦陇,南经潇湘,东游江浙,访名山,吊古人,记山川之美、关山之险,历尽辛苦也心甘,而今是筋力不支,不可能再次游历那些名山大川了。

尾联表现诗人不甘做暂得稻梁而肥、只能转展于梁上廊下的燕雀;鸿鹄冲天,志在千里,高飞于尘埃之上,翱翔于蓝天之下,这才是自己始终的志向。体力已减,却雄志不减,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似“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这首诗先从自己年老体衰写起,情绪似有低抑之情调,结尾处再次突起高扬,尽写自己远大抱负,先抑后扬,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第四首主要写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之叹,世事变迁。诗人自比卧龙、飞鹤,可是龙却久卧池中,终没冲天,飞鹤周游,久不归家。“事事伤心不可思”尽写诗人虽有宏大志向,到如今却一事无成的无限悲伤之情。“抚髀自叹”,典故出自《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原指久处安逸无所作为而发出的长叹。这里是指诗人自己虚度时光,年岁已暮却一事无成而发出的叹息。这首诗尽写自己早有大志而虚度时光终未实现的不幸遭遇,并为此而感叹不尽。

第五首诗的首联,诗人称自己自改朝换代以来,一直棲隐山林,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回想清朝初年,自己因不肯剃发,只能东躲西藏,躲避人世,前后共有五六年时间。即使后来行走于人间,更是愤世妒俗。这种躲躲闪闪、不能堂堂正正地活在人间,更引起了诗人的无限愤恨。蓝玉即“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典故,它既表达了自己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的情感,一种复杂难言的怅惆情怀,又书写了自己隐居生活的艰辛,有时食不裹腹,衣不庇寒。“金丹”句意谓即使有金丹妙药也很难使人青春永驻、容颜不衰。尾联诗人为表达自己与世不合的佯狂之态,并写自己当年身居朝廷班列的美好理想,到头来这种理想成泡影,再也不敢痴心妄想了。

总之,这首诗写了诗人眼望故国山河,回想自己自改朝换代以来的种种经历和壮志难酬而无限怅惆。

第六首首句称关中父老翘首盼望严冬能过去,阳春快转来的心态。其实是指全国父老翘首盼望南明的王者之师赶快回来,使他们能从异族统治中争脱出来。大有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味,诗人以此来表达他对大明王朝深深的热爱。第二句紧承第一句而来,刘禹锡《西塞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刘禹锡怀古说的是三国时,魏晋势力的强大,及孙吴的没落。此处诗人借用此典,犹言大明的彻底失败。“金陵王气”意指大明当初建都金陵的雄壮气势,而今却是黯然失色,并一下就覆亡了。第二联是首联的继续,称大明初亡时,还有不少仁人志士,愿卧薪尝胆,为恢复大明事业而努力拼搏一番。可是,时至今日,这些人对恢复大明都讳漠如深了。当年,雄踞在大明宫门外的铜驼,如今都已淹没在荆棘荒草丛中了。故国沦伤,破败不堪,满目荒凉,令人悲哀无限。

第三联意为:即使是贱役下人,只要时运到来,他们也可以变成龙虎,横行天下。可现在时运不济,那些英雄豪杰成了江湖鸥鹭随波逐流,尽失英雄豪杰之气。此联既写了人们当时的心态,暗写自己随着时势的变迁,当初的雄心壮志被残酷的现实所磨灭,面对如此现实,既无奈,又可悲。尾联回忆历史,批评史可法用兵之失。当年,“史阁部建议分四镇于两淮,弃河南不守。”史可法放弃河南、山东两省,而退守于扬州,扬州与南京仅为一江之隔,如果扬州失守,南京会随之而去,你这种用兵之策,是“第一失著”,事后的现实也是如此,扬州之失不几天,南京就随之而亡。诗中犹说,史阁部啊,中原的每寸土地都是极其珍贵的,你就应好好珍惜,你怎么能采取设四镇兵于两淮的下策呢?你身为阁部,督师扬州,就因为你的失策,彻底地葬送了大明复国兴邦的大好机会!虽然你也因兵败殉国,每想到此,令人扼腕痛惜。

这首诗回顾历史,为大明的彻底灭亡,为史可法的失策而痛惜不已。

第七首诗歌首联追忆大明开国之初的强盛之势。洪武帝创立大明之时,白山黑水都在大明的版图之中,国家幅员辽阔。颔联紧承上联,进一步颂扬大明王朝的强盛与平和安乐之势,全国万民沐浴在皇恩浩荡的温暖阳光之中。颈联继续赞颂大明文教武治之功。辽东一带经济、粮食富裕。第五句诗人特注释:“辽东设卫,不置州县。”指明洪武帝对辽东的重视及管理严格。第六句诗人又注释称:“文皇曰‘辽东一年耕有两年之食。’”文皇指明成祖朱棣(又称“文帝”),明成祖曾称说辽东一带一年耕作收获的粮食,可供百姓两年食用。这联明写当年辽东的行政设置及其物产的富饶,实际表示当年大明管辖辽东,而今是辽东人反而统治大明了,今昔对比,倍感悲哀。第七句,诗人的思路着眼点从辽东又进一步移到了“三韩”(“三韩”即今的朝鲜半岛)地区。称即使是三韩地区犹如北京的左臂右膀,它们也拱卫着京都的安宁,而今,一切都消失了。结句犹言,大明遗事距今为时不远,明的遗民记忆犹新。这句是点晴之笔,尽述了自己面对大明灭亡的无限悲伤之情。

全诗大部分写大明的强大,皇上的威烈与社会的祥和,所有这些都成为“遗事”,先后相比,诗人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对其覆亡的无限痛苦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第八首诗人从回忆周朝的历史入手,概叹时运不济,朝代改换反复无常。首联意思是周朝多么强盛,前后竟然绵延了八百多年,可是,以后朝代都是不断更替、反复无常,就像江河堤岸一样筑了又毁、毁了又筑。第二联意思为历朝历代称王称帝的一个个故事今犹在,他们当初都兴旺强大,可惜的是他们的陵墓大多已淹没在荆棘荒草丛中,只有那啼血杜鹃栖息在树枝上不停地啼叫,一副令人伤心的景象。这里泛指历代帝王的兴衰成败,其实暗喻明朝的兴亡。明王朝当初是何等强大,现今的十三陵已破败不堪,无人祭祀,满目荒凉,不堪回首。第三联称历代奸佞之臣所做的祸国殃民坏事一定会被忠实的史官一一记录在史册中;那些忠臣义士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贡献也一定会名垂青史。忠忠奸奸,当时难分,历史一定会对他们的真真伪伪判别得清清楚楚。意为明清鼎革之际的善善恶恶,相信也一定会被史家忠实地记录下来,为后人评说。尾联高度赞扬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伟大事业,以及他手下的一班功臣大将,在刘秀的带领下,消灭了王莽新朝的势力,建立了东汉王朝,使刘汉王朝得以中兴。刘秀在二十八将的协助下一统天下,光复汉室,后汉明帝命人将二十八将图画在云台阁中,所以史称“云台二十八将”,这里歌颂刘秀其实是他理想希望能有一位像刘秀一样的领导者能经一番努力而使大明中兴。对“云台二十八将”的赞颂,表明自己也想效仿二十八将为复兴大明而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从兴周下笔,最终归结到旺汉——东汉。朝代更替兴衰成败、忠奸有数,历代大势如此,最后赞扬东汉中兴大将,表明自己中兴大明的理想及自己为中兴大明作贡献的壮心。

李介立《秋兴》八首组诗,由秋景入手,既写了自己年迈体衰、无家归宿的悲凉,更回忆了大明的兴旺与衰败,直至灭亡的历史,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悲哀之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故国的思念与热爱,同时也回忆早年自己的雄心壮志,时光蹉跎,壮志未酬,悲哀之极。

杜工部经历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它使强大的大唐一下跌落到低谷,国家遭殃,人民遭殃,老杜同样遭殃。老杜的经历虽然悲苦,但他的国家仍是“国破山河在”,国家破碎,山河尚在。李介立的经历是国家灭亡(指大明而言),山河虽在,却已改换主人。所以,杜、李经历相仿,而李更甚。李介立《次韵工部<秋兴>(八首)》其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其表达的种种感情也更加强烈。研读李介立此诗,对研究李介立其人更具有积极意义,就是本人的意图所在,文末以一首顺口溜作结。

读李介立《次杜工部<秋兴>》有感

年近花甲意如何?

家国人生两相愁。

前朝遗事风尘里,

汉家宫阙逐水流,

少年亦曾负剑行,

老来无成恨悠悠。

工部同龄不同时,

堪叹一生万事体。


注释:

[1] 巢由,即巢父、许由。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许由,上古时人。字武仲,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退而遁于中嶽,颖水之阳,箕中山下。又召为九州,由不欲闻,洗耳于颍之滨。

[2] 剸(tuán),截去,割断。剸龙耳,割取龙的耳朵,比喻有远大之志。

[3] 莲丹,莲,莲幕,军政要员的衙署。李商隐《祭张书记文》:“职高莲幕,官带芸香。”丹,丹素,指士大夫所穿的衣服。鲍照《拟古》诗:“鲁客事楚王,怀金袭丹素。”莲丹,喻指成为军政要员。

[4] 胡笳,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管乐器。诗中借代为少数民族。

[5] 强项化,喻指腊梅花。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

[6] 斧柯终烂,任昉《述异记》:“晋王质进山砍树,见童子下棋唱歌,于是置斧观听,不久,斧柯已腐烂。回家后,始夫离家已十年。”后因以烂柯喻指世事变迁。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翻,反)。

[7] 避人,李介立《髡春集叙》称,他因不肯剃发,顺治三年(1646)还藏于云亭高家,为高家做些苦力。期间,他足不出村,口少说话:顺治四年(1647),他又躲藏到绮山东麓的“两水湾村舍”。

[8] 碏班,其实是站班之意,古代官吏拜谒长官或参加庆贺、祭祀典礼,在厅堂外依次恭立,屏气凝神,等候长官进见。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站班》:“终朝事业惟跑路,毕岁功名只站班。”这里指跻身朝堂之意。

[9] 荆棘铜驼,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意为原来站立于宫门外的铜驼已倒伏在荆棘丛中了,形容国土沦陷后的残破景象。《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10] 厮养,服贱役之人。《三国志·魏书·臧洪传》:“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11] 区脱,原指汉时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后泛指边境哨所。这里意指史可法退守扬州,将南明的北部边界线退到扬州,以此来批评他军事上的失策。

[12] 白山黑水,原指黑龙江和长白山,泛指我国的东北地区。

[13] 扶桑,传说中东方日出处的大树,此处喻指皇恩浩荡如阳光一般。

[14]阊阖,原指神话中的天门,此处借指皇宫的正门、宫门。《三国志·魏书·王列传》:“望慕阊阖,徘徊阙庭。”又“阊阖风”指西风。

[15] 陂,水边障水的堤岸。

[16] 龙髯,帝王之须。唐李远《赠写御容李长史》:“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这里喻指帝王。

[17] 白水金刀,五行相生相克,称金生水。其实就是指卯金刀刘。汉光武帝登基时,其祝文中有“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这里就是指汉光帝。

[18] 云台,汉代宫中高台名。《后汉书·阴兴传》:“后以兴领侍中,受命于云台广室。”这里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典故,刘秀在二十八将的协助下打败了王莽军队,统一天下,光复汉室,其子汉明帝命人将二十八将图画在云台阁中,以示褒扬和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