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江阴打造游圣文化之我见

江阴打造游圣文化之我见

唐汉章

江阴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游圣文化、民乐文化、学政文化、中医文化和军事文化五大文化名片,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更大力度地推动江阴文化高质量发展。“游圣文化”位列其中之一,这是富有远见卓识的决策。

一、徐霞客,从一介布衣到旷世游圣

江阴为“百越舟车之会,三吴襟带之帮”。素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名贤辈出,徐霞客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22岁始游太湖,开启了职业旅行家人生之路。到他56岁辞世的三十多年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旅行科学考察事业,“以性灵游,以驱命游”,为亘古以来第一人。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既是科学著作,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文学作品。徐霞客游必有记,白天旅行考察,晚上就破庙、山洞燃脂撰写日记,忠实记录所见所闻。人们评价他的游记“其笔意似子厚,其叙事类龙门”,“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因此,徐霞客与他的《徐霞客游记》被他同时代的人称为“千古奇人,“千古奇书”。

1928年,著名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参照《徐霞客游记》进行实地考察,被徐霞客实践精神所折服,并认识到它巨大的科学价值。认为徐霞客的游,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而是有目的游,有计划的游,通过旅行进行科学考察。于是他花费很大精力,对流行于世的各类版本《游记》进行重新校对整理,制作旅行路线图,制订徐霞客年谱,并冠以“旅行家,地理学家”称号,为人们重新认识徐霞客、研究《徐霞客游记》开创了全新局面。

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全国纪念徐霞客诞生400周年活动的热潮的掀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学者褚绍唐、吴应寿先生整理的《徐霞客游记》,补充了大量散失的徐霞客日记,尤其是季梦良整理的《徐霞客西游记》的补入,使《徐霞客游记》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近些年随着徐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徐霞客研究组织的不断扩大,特别是1993年中国徐霞客研究会(2002年改称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徐学事业的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专家学者对徐霞客及其游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对徐霞客在游记文学方面的成就有了新的认识,江阴学者蔡崇武先生还出版了《徐霞客游记文学论》,胡金玉女士出版了《徐霞客游记修辞注评》专著。于是在丁文江先生提出的徐霞客为“旅行家,地理学家”基础上,加了“游记文学家”桂冠。从此,徐霞客为“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为世人所公认。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学界又冠以徐霞客“游圣”尊号,这有个形成过程。1993年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千古奇人徐霞客纪念展”,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乔晓光,填了一首歌颂徐霞客的词《清平乐.纪念徐霞客》,发表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千古奇人徐霞客纪念展专刊》:“溶岩察考,游圣先行早。踏遍青山人亦老,成就三奇最好。探幽暗洞高峰,穷究源水风清,书写生花笔记,堪称亘古一雄。”乔晓光在这首词里虽然提到了“游圣”,但这首词发表在内部刊物,又是文艺作品,因此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社会影响不大。

20世纪末,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共同策划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活动,并就在徐霞客故里南旸岐建设“仰圣园徐霞客游记碑廊”文化工程达成共识。由周艾若先生负责撰写《徐霞客游记碑廊序》,庄重严肃地把“旷代之游圣”写进了这篇《序》里,镌刻上石,正式公诸于世。2001年秋天,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和江阴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共同举办的“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大会暨第四届徐霞客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艾若先生作了《辛巳年的启示》学术报告,进一步论述了冠以徐霞客“游圣”尊号的理由与意义。他认为立功、立德、立言为人之一生三大建树,能有一项便能耸立人间,已然不朽。然而徐霞客三者都达到不朽,世间少有。艾若先生这一论点在徐学界引起热烈反响,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同,认为徐霞客伟大一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无与论比,尊为“游圣”当之无愧。著名文史专家、红学家、书画家冯其庸先生,还专门题写“旷世游圣”匾额,高悬仰圣园厅堂。由此,徐霞客由一介布衣成为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旷世游圣而名闻天下。

二、多年努力,为游圣文化打下基础

随着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的不断深入,游圣徐霞客名声越来越大。中国旅游业的兴起,掀起一股徐霞客热潮,尤其是当年徐霞客游踪所及地区,充分利用徐霞客这张名片,借以提高本地知名度,纷纷举行各种话动,助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游圣文化”也悄然形成,这是徐学发展中的文化现象。

游圣文化内函丰富,涉及徐霞客其人其事及其精神,游记文学,人文地理科学,民族学等诸多方面。而游圣文化其核心内容,离不开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纪念徐霞客诞生400周年,在1985年10月5日所作“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题词精神。

江阴是徐霞客故里,是他出生、成长和生活的地方,打造游圣文化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有故居崇礼堂,手植罗汉松、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和胜水桥等文化遗存。江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徐霞客故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上世纪80代中期开始,修缮了故居、晴山堂、胜水桥、霞客墓,还投巨资兴建仰圣园徐霞客游记碑廊、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和徐霞客旅游博物馆,修筑了长达26余千米的徐霞客大道等项目。将马镇、璜塘和峭岐三镇合一,命名为徐霞客镇,还名命了徐霞客中学、徐霞客小学。在江阴城区、江边、徐霞客故居和北京中华世纪坛等树立了徐霞客塑像。江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共同推出“徐霞客出游里程碑”工程,自2016年5月16日在胜水桥建立第一座零公里碑以后,广西南宁上林县,浙江金华市,云南临沧云县、大理州大理市,湖南郴州永兴县等地纷纷响应建碑,在此同时命名一所徐霞客小学。“徐霞客研学游基地”,是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与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实施的另一项徐霞客文化工程,一年多来已有云南大理、丽江、云县,湖南永兴县和江阴等地近20家单位掛牌。所有这些极大丰富了游圣文化内涵,扩大了徐霞客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1987年江阴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徐霞客研究会,36年以来奉行“潜心学术研究,热心社会服务”宗旨,创办《徐学研究》会刊,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政府建言献策,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社会效益,成为在全国徐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团体。从1995年开始,江阴市与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合作,举办每二年一届的徐霞客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和最有影响的学术盛会,合作创办的《徐霞客研究》,是全国唯一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被国内外70多家图书馆所收藏。已连续举办30多年的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成为全国颇具影响的节庆活动。除此以外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基地“、“徐霞客文献中心”落户江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专题片《徐霞客》,上海东方卫视拍摄大型行走电视片《霞客行》,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合作拍摄的《万里行纪.游圣徐霞客与马可波罗》,为游圣徐霞客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起到积极作用。

在江苏省、无锡市和江阴市台办关心支持下,从2009年开始,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与台湾徐霞客研究会共同举办“海峡两岸纪念徐霞客公祭典礼”、“ 海峡两岸徐霞客文化交流活动”已举办十四届,其间还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纪念徐霞客书画展”。以此彰显和歌颂徐霞客不朽业绩与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术交流,增进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情谊。

开展徐霞客文化进校院活动,2014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授予“全国徐霞客进高校教学研究基地”,牵头成立了“全国徐霞客高校联盟”。2010年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徐霞客知识竞赛,由近15万中小学生参与该项活动。市锡剧团曾两度创作演出锡剧《徐霞客》,天华艺校创作演出大型综艺民族交响音乐“徐霞客之路”,还有本市作家创作的《徐霞客的故事》和《大旅行家徐霞客》、《中华游圣徐霞客》、《游圣徐霞客》小说、电影剧本和连环画,歌曲《千古奇人徐霞客》、《徐霞客之歌》等一批文艺作品。徐霞客书画院、徐霞客艺术学院、徐霞客品牌推广委员会、徐霞客文创研究会、徐霞客食材开发研究院等的成立,为我们打造“游圣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万众一心,打造游圣文化新亮点

形成共识,咬住青山不放松。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为建设游圣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仍需努力。从市委市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形成共识,制订长远规划,下定决心,坚持数十年,必定能创造游圣文化灿烂的明天。与此同时舆论先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与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多种方式,讲好徐霞客故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了解徐霞客不凡人生和杰出成就以及伟大精神,打造游圣文化的意义与目的,让游圣文化深入人心。

抓住机遇,整合霞客故里文化资源。借助“江苏省第十三届园艺博览会”建设契机,把恢复南旸岐古村落、建游圣祠、恢复博览园功能等纳入整体规划,提升文化品位。

恢复南旸岐古村落。南旸岐虽然是个小村庄,但因为徐霞客而闻名于世,与徐霞客紧密地联系在起。前几年南旸岐民居被拆,在社会上尤其全国徐学界形起强烈反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徐霞客故居成为无木之本,无源之水,失去了原有环境风貌。南旸岐有着特殊意义和价值,不能被湮没。我们要为历史负责,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因此恢复南旸岐古村落势在必行。好在整个南旸岐村落整体环境未变,东、南、西三面河道水系依旧,尤其是与徐霞客有关的遗存还在,这就为恢复南旸岐昔日村貌有了基础。

徐氏宗祠原址建“游圣祠”。南旸岐村西端原有徐氏宗祠五开间三进,颇具规模,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作为“霞客小学”校舍,新中国成立之后改称“南旸岐小学”,同时设有“霞客先生纪念堂”供人们参观瞻仰,上世纪70年代被拆。随着游圣徐霞客名声鹊起,旅游热的不断升温,社会有识之士特别是徐学界专家学者呼吁,建议在徐氏宗祠原址建“游圣祠”,作为祭祀和展示徐霞客业绩和游客朝圣的场所,与南旸岐村东头的“仰圣园”遥相乎应,功能互补。

恢复徐霞客博览苑功能。2006年,江阴市政府斥巨资,在南旸岐之东拨出近百亩土地,建造徐霞客博览苑,附设徐霞客旅游博物馆,成为二位一体新的文化景区。借陸地和广阔水面之利,广植树木花卉及水生植物,平面设计成一个“游”字,可谓匠心独到,构思巧妙。室内室外的布置精心设计,园林与展览相结合,利用传统与现代布展手段,使徐霞客文化元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博览苑与徐霞客故居东西呼应,功能互补,相得益彰。但是前几年该苑被作为梦东方房地产开发办公之地,停止对外开放,多年关闭又缺乏有效管理,杂草丛生,致使一些设施设备失去功能,社会反响极大。因此,当尽快重新修复开放。

重建山居庵和君山浮远堂。山居庵,在妯娌山(今称花山)西段南麓,是李寄最后定居之所、《徐霞客游记》辑理之处、卒后归葬之地。李寄,字介立,徐霞客妾周氏所生。母方孕被迫嫁到李家,故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明清两朝,又自命介立、号由里山人。终生未娶,一生著作等身,乃江阴一代名贤。李寄晚年与母亲隐居山居庵,花费十年心血,搜集因明清鼎革战乱时期散失的父亲日记手稿,辑理成《徐霞客游记》,成为后来刊刻出版《徐霞客游记》的母本。如果没有李寄的努力,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徐霞客游记》,从这层意义上说山居庵是《徐霞客游记》的重生之地。因此,重建山居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能够成为游圣文化重要载体。

 君山浮远堂,亦名瞰江楼。始建于宋代,是古代江阴重要的历史文化荟萃之地,历代名人留有不少诗作。君山西麓还有楚春申君黄歇墓、始建宋代的松风亭、盘石流泉、纪念朱元璋登君山建造的“龙凤驻跸坊”构件龙头石等遗迹。浮远堂是徐霞客少年立志处,明万历中期,16岁的徐霞客进城童子试,在结束考试以后登君山观长江,发问长江之水从何而来,立志考察长江源头。他穷尽一生精力,尤其在他晚年西南万里遐征旅行考察,终于完成了夙愿,撰写出《溯江纪源》(亦称《江源考》)论文。指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还得出“江倍于河”的科学结论,从而纠正了千百年来“岷山导江”和“河比江大”的谬误。因此,重建浮远堂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高铁站树立徐霞客塑像。自广西桂林国家岩溶研究所1985年树立全国第一尊徐霞客塑像以后,到目前为止,全国树立的徐霞客塑像有百余尊之多,创中国历史名人之最。江阴市城里、江边和徐霞客祖居祝塘大宅里、故居马镇南旸岐也都树立数尊徐霞客塑像。江阴市人民政府采纳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建议,决定在高铁站广场树立徐霞客全身塑像,将与高铁站同时落成。高铁站广场徐霞客全身塑像的树立,必将对传布游圣文化产生新的影响。

继续举办“徐霞客游记文学征文大赛”。2011年,由江阴市人民政府、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旅游报》共同主办“徐霞客游记文学征文大赛》,作为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活动内容之一,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举办两届后因故停办,十分可惜。建议重新启动,似可成为“世界华人徐霞客游记文学征文大赛”,以此扩大游圣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为徐霞客设定一个首游纪念日。为旷世游圣设定一个首游纪念日一直是江阴人民的心愿。早在1995年10月,由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与江阴市人民政府在江阴召开的第一届“徐霞客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就提出设立“中国徐霞客旅游日”的建议,还向中国旅游局赠送了由著名雕塑家陈道坦创作的徐霞客胸像。十多年前,江阴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每年的3月29日设定为徐霞客开游日,并拟定了一句响亮的宣传语:“3.29,天下游”!2009年3月29日,江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在徐霞客旅游博览苑隆重举行“3.29天下游”中国徐霞客出游日纪念活动开幕式。2010年1月9日,江阴市人民政府、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和江苏省、无锡市旅游部门在北京举行盛大新闻发布会,全力将“3.29”申报“中国旅游日”。

将 “3.29”作为徐霞客首游纪念日,並成为每年固定的节日,与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有机结合,成为游圣徐霞客精神的弘扬之日、青少年励志之日、旅游事业的推动之日、民俗文化的展示之日。为打造游圣文化增添丰富内涵,赋于更崇高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3年6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已的路……,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打造“游圣文化”指明了方向。

(作者系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