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浮盖仙坛绿如烟等五则

浮盖仙坛绿如烟等五则

胡金玉

浮盖仙坛绿如烟

又西越两峰,为浮盖(山名)中顶,皆磐石累叠而成,,下者为盘,上者为盖,或数石共肩①一石,或②一石复平列数石,上下俱成叠台双阙,浮盖仙坛,洵不诬称也③。……登其顶,群峰尽出。山顶之石,四旁有苔,如发下垂,嫩绿浮烟,娟然④可爱。《闽游日记后》64页

注释:①肩:名词用作动词,用肩膀扛着。② 或:有的。③洵:诚然,实在。诬称:捏造,瞎说。“洵不诬称”,即,的确是真的,不是凭空瞎传。④娟然:美丽的样子。      

点:霞客用亲历所见,证实了“浮盖仙坛”名不虚传的奇异石景,再用“盘、盖、台、阙作比喻(暗喻),非常具体,真切。下句用头发比喻下垂的青苔,嫩绿的颜色用“浮烟”作比,不仅形象、贴切,还忒具飘动感。

22、峰石突兀又参差

南四十里,为鞏川①。上大滩十里,东南行,忽望见溪右峰石突兀②。既而直逼其下,则突兀者转为参差,为崩削,俱盘亘壁立,为峰为岩,为屏为柱,次第而见。中一峰壁削到底,或③大书其上,曰“凌霄”。  《闽游日记后》65页

注释:①鞏川:(音,巩)地名。②突兀:高耸。     ③或:有人。

点:这里的“为峰为岩,为屏为柱”是暗喻,形容鞏川东南十里外,盘亘壁立,参差高耸的山峰的各种形状,有的可以称为峰,有的只能称为岩,有的如屏风,有的像柱子。

23、文殊放光摄影处

时风清日丽,山开列如须眉①,余先趋台之南,登龙翻石(地名)。其地乱石数万,湧起峰头,下临绝坞,中悬独耸,言是②文殊(菩萨名)放光摄影处。《游五台山日记》85页 

注释:①须眉:胡子和眉毛。②言是:传说此处就是。

点:这里只有一句比喻,但比较有特色。“山开列如须眉”,因为当时正遇上好天气,清风徐徐,红日高照,山岭也喜笑颜开,沐浴在阳光下。从句式上说,是比喻,从喻体上说,是借代,以“胡子和眉毛”代男性的脸面,以此,又具有了拟人的特点。

“下临绝嵨,中悬独耸”为对偶句,主要突出五台山南台龙翻石山势的险峻,而这里就是传说中文殊菩萨放光显示其形象的地方。

24、爱山惜山谴糟蹋

大约其峰自枫木岭东来,屏列灵隐(山名)之前,至此峰尽骨露,石皆嵌空玲珑,骈列三洞。洞俱透漏穿错①,不作深杳之状。昔黥於杨髠之刊凿,今苦於游丐之喧污 ②;而是时独诸丐寂然③。山间石爽,毫无声闻之溷④,若山洗其骨,而天洗其容者⑤。余遍历其下,复各扪其颠,洞顶灵石攅空,怪树博影,夸坐其上,不减群玉山头也⑥。   《浙游日记》96页 

注释:①透漏穿错:指洞与洞之间是相通的。②“昔黥於……今苦於”句:过去被杨髠 在山体上又凿又刻,就像在囚犯脸上用墨刻字一样,现在又被游丐在这里闹腾糟蹋得苦不堪言。黥,(音,今)黥面。古时候的一种刑法,在囚犯脸上刻字,再用墨涂。③而是时句:恰逢这时候丐帮无声无息,非常安静。是时:这时候。独:唯有。寂然,寂静的样子。④声闻之溷:听不到嘈杂脏乱的声音。⑤洗其骨:给山洗身。洗其容:给山洗脸。是说游丐不在的时候,山洞内外都安宁、干净了。⑥群玉山头:指传说中西王母居住之处,意指美丽的仙境。李白《清平调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点:此段中的比喻,明喻、暗喻、借喻都有。“若山洗其骨,而天洗其容者”是明喻。“昔黥於杨髠之刊凿,”为暗喻。这半句和后半句“今苦於游丐之喧污”还兼有拟人手法。“不减群玉山头”为借喻,是借西王母仙居的美丽来比喻洞顶攒空的灵石。

这些比喻,既反映了徐霞客爱山,怜山的真情实感 ,又反映了徐霞客对那些在山体上随意刻写,以及无辜糟蹋山灵的行为表示不满与谴责。用如今的话说,徐霞客的环保意识值得今人高度赞扬,更值得今人提倡、学习。

25、色彩斑斓洞山景

由桥北即转而东,里余复折而南,其地东为三九(山名),西为洞山,环坞一区,东西皆石峰嶙峋,黑如点漆,丹枫黄杏,翠竹青松,间错如绣,水之透壁而下者,洗石如雪,今虽久旱无溜①,而黑崖白峡,处处如悬匹練②,心甚异之。    《浙游日记》98页

注释:①溜,迅速的水流。久旱无溜,即久旱无雨。②匹練:匹,通疋,整卷的布或绸缎。練,即“练”,白绢。这里比喻山壁上一道道白色的山石像悬挂着的一匹匹白练。

点:此句明喻为多,“黑如点漆”,说明此地山石颜色相间有黑色的,且黑而发亮,像刷过漆一样。“丹枫黄杏,翠竹青松,间错如绣”,骈偶兼比喻。这里“丹枫黄杏”对“翠竹青松”,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叶,交错在翠竹青松之间,再有黑、白色的山崖作旁衬,可不就像一幅巨大的绣锦吗?“洗石如雪”,是指山中有瀑布时,将山石冲洗得像雪一样的白。如今虽久旱无雨,但瀑布流经的地方仍然是白色的,“处处如悬匹練”。

黑、白、红、黄、青、绿,重彩浓墨,把整座山峰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俊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