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静闻堂参观记

静闻堂参观记

蒋祖麒

去年10月底,当我从《江阴日报》见到"静闻堂”落成典礼暨静闻法师塑像安座仪式在兴国园举行的消息后,曾多次去兴国园,却因大修及新冠疫情影响而闭园,未能及早看到“静闻堂”及静闻铜像。今年4月,兴国公园大修结束,我在老伴陪同下急速前往,经扫码测温进入公园,直奔兴国宝塔,再进入南面园中园,因原先园中园内开设的“留春堂”国药号搬迁新址,我认为新设的静闻堂可能就在这里,但一路寻找未见。最终请教他人,方知“静闻堂”设在宝塔正北,始得如愿。以后在7月及11月份多次去静闻堂,对“静闻堂”感受良多,特记之。

一、静闻堂选址恰到好处。

    静闻是明代江阴迎福寺和尚。他是徐霞客挚友,亦是万里西行的旅伴,途中圆寂,霞客负静闻遗骨继续西行,最终安葬在佛教名山鸡足山,并将其刺血抄写的《法华经》献藏于鸡足山名刹悉檀寺,完成了静闻遗愿。

    根据江阴有关方志记载,历史上迎福寺与兴国寺两寺相邻,有“塔悬倒影七级于诵经处”之说,指的是兴国宝塔七级倒影显现在迎福寺诵经处池塘中。兴国寺和迎福寺当时同为江阴澄江之名刹,但均毀于战火。现兴国塔尚存,政府以宝塔为中心在兴国寺原址建了兴国公园,并多次出资修缮宝塔。原先公园设置多个进出大门,宝塔正北面的大门及门厅由于道路规划之变化,一直处于封闭闲置状态。这次把它改建成静闻堂,为公园新增了一处人文景观,旣是明智之举,而又恰到好处。

二、静闻堂古朴庄重、简约精准。

    在竹林掩隐、曲径通幽之中,来到静闻堂,对静闻堂的第一感觉就是古朴庄重。这儿有兴国园仿古建筑的原味,也有现代人专为静闻设计的塑像,安徽山中运来的巨石上刻录着《静闻法师铜像铭》。静闻堂匾额楹联一应俱全。匾额“静闻堂”三个字是由江阴市佛教协会会长专程到扬州请大明寺方丈能修书写,字体圆润,苍劲有力,意义深长。

另外一块匾:“静照忘求”是王羲之先生之诣,他主张在深沉静默中忘掉一切。静照,即含虚映自然。这里借用“静”字比喻静闻法师热爱大自然而忘记一切,比喻恰当。书写者为原江阴旅游协会会长。

廿载苦吟佛典法华书热血

一朝如愿鸡山窆骨注杜鹃

携刺血经文伴霞客西行胸怀宏願

别梵音灯影绝龙华东望骨瘗鸡山

上面两付楹联概括了静闻法师的一生,读来肃然起敬。书写者均为现代江阴文学及书法界名人。

在静闻堂的左右两侧墙上用六块展版介绍了静闻法师生平和与徐霞客的友谊。简约精准,图文并茂。正面墙上四块展板抄录了徐霞客“哭静闻禅侣”诗六首。读来既钦佩静闻法师的为人之道,又感到悲伤不已。

三、静闻铜像是友谊的象征。

静闻铜像能安放在江阴兴国公园确实是是一种缘分,是友谊的象征。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这种缘分是与徐霞客分不开的。.

一是徐霞客与静闻有缘。他俩结伴西行,途中静闻因病圆寂广西南宁崇善寺,徐霞客遵其遗嘱携骸骨及经书,终使静闻窆骨鸡山而圆梦。

二是静闻与云南人民有缘。三百多年后,因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影响,静闻墓于1988年3月被确认为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徐霞客与各地人民有缘。随着对徐霞客研究的深入,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刘瑞昇先生与理事李萍女士二位重走霞客路并捐资敬铸静闻塑像二尊,一尊安座大理鸡足山,另一尊安座江阴兴国园,是云南宾川和徐霞客家乡江阴两地深厚友谊之见证。

现在与徐霞客结缘的人越来越多,愿与徐霞客结缘的各地人民的友谊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