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霞客对山西五台山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贡献研究

徐霞客对山西五台山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贡献研究

张晋光

摘要:明代是山西五台山地区生态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游五台山日记》是徐霞客名山游记的代表作,在《徐霞客游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明代山西五台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变迁,通过对徐霞客五台山旅行考察的深入分析,较为全面论述了《游五台山日记》的生态价值。

关键词:明代;五台山;徐霞客;《游五台山日记》;生态环境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名山之首,以自然风光和佛教建筑闻名于世。康熙四十年《圣祖仁皇帝御制清凉山序》云:“宇内称灵山佛土,最著者有三,峨眉、普陀,而五台尤盛矣。” [2]近代又将九华山和五台、峨眉、普陀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有明一代,五台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明太祖建国之初五台山生态环境状态良好,从明成祖时五台山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至明世宗、神宗万历初年时达到严重恶化,后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严格治理下,有力抑制了五台山森林砍伐活动,至明后期五台山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渐得到恢复。

一、明代万历以前五台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变迁

1.明代对山西北部山区的木材采伐

五台山地区位于太行山脉北段,包括五台县几乎全境,原平以东,繁峙、代县以南,定襄、盂县以北,河北阜平龙泉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核心区是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峰山。明太祖立国之初,五峰内外,七百余里,“茂林森耸,飞鸟不度”,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明成祖定都北京后,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以明年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山西。”明宣宗宣德(1426年—1435年)也是如此,“分遣大臣采木于山西。”[3]山西成为明朝皇木采办的重要地区,五台山地区的林木资源开始遭到破坏。明英宗复辟后(1457年—1464年),采木“增办之数乃多至数倍焉”,皇家采办木材成为国家大事。据《明史》卷五十八《食货六》记载,宫廷“采造之事,累期侈俭不同,大约糜于英宗,继宪、武,至世宗、神宗而极。其事目繁琐,征索纷纭,最巨窃艰者曰采木。”明世宗嘉靖(1522年—1566年)时五台山森林遭到摧毁。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北京皇宫发生火灾,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被烧毁,明世宗下令重建午门等建筑,“议准川、贵、湖、广采杉木,山西、真定采松木”,皇家大肆采木于山西五台山地区。据光绪《山西通志》卷108《名宦》记载,当时五台知县杨启允“募役伐山采木,得二十万,时亢旱,山水不发,艰于转运。”仅在五台县一次采木就砍伐了二十万棵的大木。可见,明中叶皇家采木对五台山森林资源破坏之大!当时五台县发生旱灾,河道水量减少,大木无法及时运出,杨启允遂祈祷于天曰:“朝廷营建,在迩征木孔急,民力废矣,愿赐之雨”,至傍晚时大雨如注,“木尽浮出。”从五台山腹地高山砍伐的大量木材主要是通过滹沱河水漂流,再转运至京师等地。

明朝前期,为防御蒙古南下,维护边境安全,修建了外长城。外长城西起老牛湾(在偏关县),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老营堡,过平鲁区、朔城区、清水河县(在呼和浩特市)、右玉、左云、大同、阳高、新平堡(在天镇县),又经怀安、万全、张家口、崇礼、赤城,至延庆和内长城交汇。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加强对蒙古骑兵防御,又在沿太行山的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内长城西起偏头关(又名偏关,山西镇总兵驻地),经老营堡个角墩,沿朔州、忻州交界线,过平鲁区、神池、朔城区、宁武关(在宁武县)、原平、山阴、雁门关(在代县)、应县、繁峙、浑源、平型关(在灵丘县),再经阜平、涞源、易县、涞水、涿鹿、怀来、延庆和外长城交汇。内长城在灵丘又分叉南下,沿山西、河北交界线,经娘子关、固关,至东阳关(在黎城)。自山西平型关直至偏关、老营口,这段内长城的边墙长达一千余里,“东则车辅云朔,西侧比邻虏巢,总华夷之闲,一山所隔耳。所幸北楼、宁武之间,林木葱郁,资为保障。而五台一山,重岗深树,资如内藩。父老相传,谓两山之树,往者清蔼相接,一目千里。即为胡马跳梁,曾不得一骋而去。”在内长城中,北楼口(即碑楼口,在今应县大临河乡,位于平型关和雁门关之间)至宁武关一带、五台山林木繁盛,这是一道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侵扰中原的天然屏障。由于大同镇大同、浑源、应县居民在北楼口一带“庄窝盘踞,以砍伐为本业。”五台县的奸商也是“视贩木为奇货,往岁依山取利,每年动以万数。”五峰内外傍山之民更是“率以伐木自活,日往月来,渐伐渐尽。川木既尽,又入谷中,千百成群,蔽山罗野,斧斤如雨,喊声震山,寒岩隐者,皆为驱逐,夺其居,食其食,莫敢与之争。当是时,五台圣境,几如牛马场矣。然兴废相寻,无往不复。”到明朝中期时,内长城沿线茂密的林木已经“砍伐殆尽,所存百之一耳。”五台山本为深林幽谷、禅者臧修之地,从嘉靖至万历初年,由于木材有利可图,边防驻军、商人和权贵相互勾结,以皇室采办所需木材为名,大肆砍伐五台山区高山森林,内长城沿线森林资源已被砍伐殆尽。

2.万历年间围绕五台山毁林和禁伐之间的两次斗争

万历二年(1574年)山西巡按御史贺一桂题请禁伐,“洁之,则连逮党众,不能尽举而置之法。稍稍治其首恶,而余者又复放纵如故。且浑、应州官,秦越异视,往往护其奸民,归罪于山西之缉捕者。”山西镇、大同镇吏治松懈,措施不力,北楼口一带树木滥伐不止。“各商垂涎旧事,心未遂已。”五台木商每年以收买旧木为名,乃私窃砍伐,希图挟带。且深山之中,人迹罕至,而山寺僧官势力微弱,又不能与之抗衡,所以这些奸商之辈“夏则千百成群,肆行窃取;秋则假买旧木,因之驾运。”官府却以为旧木业已出山,当为无用之物,与其以天地之材木,任其腐败而无用,不如稍稍变卖,获取千百之利以接济边防。他们却全然不知旧木“非天降地涌,何以岁岁不绝。而此辈知有变卖,转相砍伐,何有已时。”五台山题禁之后,木商又不肯罢休,故禁伐效果不佳。怀妙峰、澄印法师向来此巡防的河东道守备胡来贡哭诉说:“公不如护,则吾菩萨圣境,不久残灭矣。”澄印法师的弟子镇澄法师也惊叹道:“凡民侵暴不可挡,灵木尽遭刀斧伤,易我居兮夺我粮,寒岩隐者皆惊惶。”胡来贡返回太原后,将此情况呈告给山西巡抚高文荐。

万历七年(1579年)山西巡抚高文荐下令严行禁止,不许变卖一切寸木。明朝皇家采木实行抽分制度,对沿河上游各处砍伐漂流下来的木材,设立关卡从中抽取十分之三,以供皇家建造使用,十分之七为官商变卖。当时国家在真定设立抽分局,抽取滹沱河顺流漂运五台山部分木材。这些不法木材商人又借此以供造办为名,依托权贵势要,大肆散布流言,对抗山西严禁变卖木材法令。由此,围绕是否禁伐林木问题,开始了一场关系到皇家采木和巩固边防的激烈争论。山西巡抚高文荐力主严厉禁伐,他说:“造办与固边疆,孰重?损其所重,益其所轻,非所以为也。”国家当以巩固边防为重,从严治理林木砍伐。同时,他也指出了抽木制度的弊端:“抽印之木,民十公一耳。内不足以充其材具,外有以虚其边防。”抽木制度并不能解决国家木材之需,反而会削弱国家的防卫体系。而且,奸商和势要相勾结,以抽印为名,大言恐吓,以致“官司不敢谁何!”他们以暴力对抗山西官府执法,极大助长了他们盗伐林木的嚣张气焰。

为保证禁伐法令的有力推行,高文荐亲自向明神宗奏言:“地之所为持为险要者,山也;山之所依之屏蔽者,木也。今边疆为蠹者,有二也,矿夫穴山,奸民伐木。而边臣知穴山为患而禁之,不知伐木为患尤为大耳。”对于边疆防卫而言,伐木之患大于采矿之患;何况五台山为天下名胜,由于伐木不止,而今已是“万阜童童矣”,又何名胜之有?积弊已久,材木将尽,“然犹三年之病,可及畜艾时也。若复姑息,不为严禁,将来孰任其咎,且无根之民,不务稼穑,伐木苟延,山木有尽,岁月无穷,岂以为长久之计?”他希望朝廷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杜绝盗伐国家林木活动,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当今之计,以边防为重。他强烈建议神宗皇帝在应州北楼口、五台一带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以往在执行禁止盗伐林木过程中诸多积弊的出现。在北楼则“备行浑、应二州,无籍人等,尽行驱逐。而两州掌印官,亦当以边疆为重,不许党护编民,则生异议。”下令驱逐浑、应二州依山而居的无籍人员,两州官员也不得袒护在籍编民。在五台则“僧官巡检带领弓兵,日夜巡辑,一有奸商势要,砍伐入山,擒获其首,以凭问罪。”僧官带兵日夜巡查,一旦有奸商势要进入林区伐木,当即捉拿首犯。以后不论新木、旧木,也不开变卖之端。只要有一木出山至河川者,“即坐本官以卖放之罪”,以触犯国家卖放法律论处。奸商势要以后不得再假借抽印之名,“复滋砍伐”,逃避国家法律制裁。只有采取以上这些严厉禁伐措施,才能“事有责成,人无异念,而封疆籍以永固矣。”根据当时的国防形势,高文荐强调若五台山、勾注山森林砍伐不禁,国家将失去边防屏障,蒙古部族将再次长驱南下入侵,极力劝诫万历皇帝禁伐。从边防长治久安考虑,万历八年(1580年)神宗皇帝给兵部下达圣旨,“议准施行”[4],采取了武装巡逻、根除积弊等重大措施,“严加禁革,砍伐乃寝”,才从根源上杜绝了五台山乱砍滥伐之风,为五台山地区生态恢复创造了一个有利时机。

二、明后期徐霞客对沙河、清水河流域水文状况的科学考察

1. 明后期徐霞客游览五台山的路线选择

 徐霞客生于万历十五年(1589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生活在神宗、光宗、熹宗、崇祯四朝。在《徐霞客游记》中,关于五岳的日记有《游恒山日记》、《游嵩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三篇,北岳、中岳、西岳成为徐霞客非常向往之地。明代北岳初指河北曲阳西北的大茂山,曲阳北岳庙遭到地震毁坏后,山西浑源南部的恒山改封为北岳。徐霞客曾说:“余志在蜀之峨嵋、粤之桂林,以及太华恒岳诸山。”他先是游览了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写下了《游嵩山日记》和《游太华山日记》。后来,徐霞客又对他的好友王思任说:“予所憾者浑源之北岳,桂林之千笋,未曾置足焉。”[5]为实现游览北岳恒山的夙愿,徐霞客从故乡江阴出发,北上京城。在行至南京时,其友人谢德溥又以诗相赠,诗云:“只今更赴恒山约,可似青柯眺白云。”徐霞客是以美好的愿望开启了他的山西旅行。

在明清时期,五台山、雷首山(今中条山)、底柱山、太行山、霍山、勾注山都是山西名山。恒山、五台山均在山西北部,明朝分属大同府浑源州、太原府代州管辖。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他从北京出发去山西五台山、恒山游览,八月初八日离开恒山,结束了这次为期七天的山西名山之旅,并相继完成了《游五台山日记》、《游恒山日记》的写作。台怀镇是五台山的中心。自唐宋以来,有四条路线可以进入台怀镇。南线从五台县城出发,过大关,越阁子岭、虒阳山,而至台怀镇。北线从繁峙县砂河镇出发,进南峪,越鸿门岩,而至台怀镇。西线从代县出发,入峨谷,越峨峪岭,而至台怀镇。东线从河北阜平城出发,过龙泉关,越长城岭,过石咀,而至台怀镇。南线、北线、西线路窄,皆人行驮道,至清朝光绪时,从台镇怀出发的马车才通至五台县城,交通十分不便。徐霞客经河北唐县、阜平,从东线进入山西五台山,这是元朝统治者赴五台朝圣开辟的一条御道,当时路宽一丈二,可通八台大轿。明代徐霞客在去往五台山路上,途径唐河、沙河、清水河流域,这在《游五台山日记》中均有记载。

2.徐霞客对沙河流域水文状况的考察

唐河、沙河属于大清河水系,均为大清河南支的上游,大清河的北支为发源于河北涞源的拒马河。徐霞客到阜平南关时,“山自唐县来,至唐河始密,至黄葵渐开,势不甚穹窿矣。”唐河历史上为大清河的正源,发源于山西浑源恒山,流经灵丘,出太行山,又经河北涞源、唐县、顺平、定州、望都、清苑、安新,汇入白洋淀,最后注入大清河。唐河为常年性河流,在唐县水流稳定,水量加大,所以徐霞客印象特别深刻。沙河是大清河南支主要支流大沙河的正源,发源于灵丘太白山,流入河北阜平后称为大沙河,大沙河在阜平又接纳了源自山西的青羊口河、下关河等支流,在安平县以下称潴龙河,青羊口河发源于繁峙县五台山东台,下关河则发源于灵丘南部。大沙河自西北向东南横贯阜平县,在其境内又分出了胭脂河支流,

板玉河支流,鹞子河支流和五台山东沟支流。

徐霞客从阜平西南过石梁,“循溪左北行八里,小溪自西来注,乃舍大溪,溯西溪北转,山峡渐束。”大溪即沙河干流,小溪为沙河支流,这两条溪流在此交汇。他逆小溪而行七里,在太子铺用饭。又北行十五里后,“溪声忽至”,徐霞客回顾右边山崖,“离涧二三尺,泉从坳间细孔泛滥出,下遂成流。”他发现小溪是从山坳中的泉水流下来。在鞍子岭下,“有水从西南来,初随之北行,已而溪从东峡中去。”当他翻越小山岭,则“大溪从西北来,其势甚壮,亦从东南峡中去,当即与西南之溪合流出阜平北者。”沙河是自西北向东南流动,徐霞客认为此前发现的西南溪流汇入了沙河。“余初过阜平,舍大溪而西,以为西溪即龙泉之水也,不谓西溪乃出鞍子岭坳壁,逾岭而复与大溪之上流遇,大溪则出自龙泉者”,通过对沙河干流和支流的考察,徐霞客发现了小溪和沙河的源头。“溪有石梁曰万年,过之,溯流望西北高峰而趋。”徐霞客继续溯沙河前行,到达了五岩寨,发现“东北峰下,溪流溢出,与龙泉大溪会,土人构石梁于上,非龙关道所经。”他发现还有一条溪流汇入沙河。他从石梁左北行八里,不时遇到“崩崖矗立溪上”[6],又走了两里路,到达了龙泉关。徐霞客对沙河水文状况所作的科学考察,充分说明了明后期沙河上游水源充足、水量稳定。

3.徐霞客对清水河流域水文状况的考察

清水河是山西第三大河滹沱河的主要支流。滹沱河又名恶池、滹池、呼沱、亚沱,《山海经》始称滹沱。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东,向西流经繁峙、代县、原平东部,至忻府区忻口折而东流,经定襄、五台县西南、盂县北部,进入河北平山,在献县与滏阳河汇流后称子牙河。滹沱河干流流经的山西地区就是五台山地区。东汉时滹沱河水量很大,《水经注》卷六《汾水注》云:永平六年(67年)“治滹沱、石臼河,盖乘滹沱之水,转山东之资,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以漕太原,用实秦晋。”[7]《后汉书·郡国志》亦云:“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资乘滹沱之水,转山东之漕,自都虑至羊肠仓”[8],从河北定州通过滹沱河漕运太行山以东粮食至太原西北,接济太原和长安之需。当时,这条河道“转运所经三百九十隘,前后溺死者,不可胜算。”[9]因逆水行舟,险隘很多,损失极大。清水河发源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台沟,向东南流经石咀,与铜钱沟河汇合,又向南流经河西村,与殊宫寺沟河相汇,再继续向西南流,先后有虒阳河、滤㴲河等众多支流汇入,在五台县西南坪上村汇入滹沱河。滤㴲河又名县河、城河,是清水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五台山南侧岭底村,东南流经五台县城东,后在陈家庄环椿坪汇入清水河。西汉曾在五台设虑虒县。根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北魏时将县城迁移该河中段西南侧土岗上,千余年来安然无恙。由于明中叶大肆毁坏森林,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滤㴲河水情明显恶化。明万历二十四年(1594年),滤㴲河“洪水涨发,淹没不少土地田禾苗。”[10]由于河水暴涨,冲毁了大量耕地和作物。河岸也屡被冲塌,河床因之改道,“毁东、北城垣各数十丈。”五台城垣也遭到冲毁。为治理水患对五台县城的威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阔开河路,浚渠凿石,秋霖水涨,则顺渠东下,不复侵城垣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又修筑南北护城堤岸两道,长二百五十丈,“更密植官柳护之。”[11]进入清代,滤㴲河经常泛滥成灾,已是防不胜防。

台怀镇位于中台之下、清水河东畔,因五峰环抱而得名,这里寺宇群集,是五台山佛教寺庙最盛之地。五峰山水流很多,绝大多数河流汇入清水河。徐霞客从龙泉关进入五台县界,走了十三里,“有溪自西南来,至此随山向西北去,行亦从之。”河北阜平龙泉关以西也属于五台山地区。徐霞客随溪流前行,又走了十里,“五台水自西北来会,合流注滹沱河”,五台水即虒阳河,虒阳河是清水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五台山南侧铺上乡小柏村,向东南流经豆村、蒋坊等地,在河口注入清水河。明代清水河流域内森林植被保存尚好,虒阳河、清水河属流经山区的常流河,故水量相对平稳,水量较大。徐霞客进入五台山游览时,“乃循西北溪数里,为天池庄。”天池庄就在虒阳河的右岸。徐霞客取道五台山,由北台探访北岳恒山,在华岩岭“由北坞下十里,始夷。一涧自北,一涧自西,两涧合而群峰凑,深壑中‘一壶天’也。”两条山涧合流后与群峰凑集,形成“一壶天”的自然景观,这说明明代五台山较小河流也未断流。至于五台山特产天花菜(又名台蘑)的分布范围,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徐霞客明确指出:“循涧东北行二十里,曰野子场。南自白头庵至此,数十里内生天花菜,出此则绝种矣。”天花菜生长范围应是南起天池庄北二十里的白头庵村,北至这条山涧东北二十里的野子场,这个推断应该是他对五台山地形、森林、水文全面考察得出的正确结论,因为野子场以外是“两崖屏列鼎峙,雄峭万状,如是者十里”,这里已进入繁峙县南面的高山区。

三、徐霞客对五台山佛教寺院和泉水资源的真实记录

1.徐霞客对五峰内外佛教寺院的记录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寺庙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文殊菩萨是智慧象征,五台山与文殊有关的寺庙不少。明朝迁都北京后,成祖、宪宗、武宗曾下诏在五台山修建、重建佛寺。民间亦在此修复寺院。根据万历《清凉山志》卷三《诸寺名迹》记载,明代万历年间,五峰内外著名的佛寺有一百多所。其中,五峰之内有64所,五峰之外有36所。唐宣宗大中年间(846年—859年),五台山著名的古寺有64所,以后增建益多,会昌五年(845)唐武宗灭佛,尽毁天下佛寺,五台山僧全部逃亡。明朝在其旧址上修复了显通寺。徐霞客游览五台山时,先后游览了南台、西台、中台、北台,在《游五台山日记》中提到的著名佛寺有白云寺、千佛洞、金灯寺、文殊舍利塔、清凉寺、马跑寺、狮子窠。

徐霞客经白云寺,上千佛洞,过金灯寺,登上南台顶。白云寺位于台怀镇南,是从东线进入五台山必经之地,该寺周围群山环抱,涓水潺流,风景秀丽。千佛洞又称佛母洞,位于南台东南、白云寺附近,它是石灰岩山洞,分为内洞和外洞,外洞洞口有石雕佛像,内洞有钟乳石及石笋等,这里是佛教信徒朝拜五台山的必到之地。金灯寺在南台东北山麓,始建于元朝,明代成化时重修,文革时被毁,现在遗址上重建。普济寺在南台台顶,内供文殊菩萨,普济寺东为普贤舍利塔(《游记》中是文殊舍利塔)。徐霞客以南台绝顶为中心,审视和总结了五峰内外的地形特点:“北面诸台环列,惟东南、西南少有隙地。正南,古南台在其下,远则盂县诸山屏峙,而东与龙泉峥嵘接势。”徐霞客下南台,过金阁岭、清凉寺、马跑寺,至狮子窠。清凉寺位于中台南,始建于北魏,寺内有著名的清凉石,清凉石是清凉寺的象征,又名曼殊床,文殊菩萨曾于清凉石上讲经。徐霞客说:清凉石“为芝形,纵横各九步,上可立四百人,面平而下锐,属于下石者无几。”清凉石为自然形成之物,一直保存至今.在《徐霞客游记》中,这一带“寺宇幽丽,高下如图画”,寺庙建筑独特。马跑寺在马跑泉附近,今已不存。马跑寺在马跑泉附近,今已不存。狮子窠即今称狮子窠寺,亦名文殊寺,始建于万历十四年,位于中台和西台之间,是五台山著名的道场,徐霞客留宿于寺中。

2.徐霞客对五峰之内泉水资源的记录

五台山佛寺众多,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泉水资源极为丰富,以中台太华池、东台明月池、北台黑龙池最为有名。徐霞客在登上西台时,走过化度桥,看到“一峰从中台下,两旁流泉淙淙,幽靓迥绝。”五台山泉在山谷中流淌,尽显幽静之美。在万历《清凉山志》中,记载了五台山二十余处的泉池灵迹,如西台的八功德水、东台的马跑泉、中台和北台间的万圣浴澡池等。这些泉池在《游五台山日记》中也有记录。

徐霞客“复度其右涧之桥,循山西向而上,路欹甚。”逆泉流而上,登上西台之顶,西台挂月峰奇特的美景呈现于前:“日映诸峰,一一献太呈奇,其西面,近则闭魔岩,远则雁门关,历历可府而挈也。闭魔岩在四十里外,山皆陡崖盘亘,层累而上,为此中奇处。”闭魔岩为五台山著名景点,雁门关则在代县勾注山上,与宁武关、偏头关并称为内长城的三关。徐霞客“入叩佛龛,即从台北下,三里,为八功德水。”[12]他下西台,经西来寺、维摩阁,至中台。八功德水在西来寺内,意指此水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等八种功德,在五台山诸泉中地位极高,山民流传“先有八功德水,后有五台山”的说法。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九《山西一》说:西台“北有秘魔岩,台西北有八功德水,东北岭下为文殊洗钵池。”[13]表明八功德水在西台的西北方向。徐霞客还游览了八功德水附近的维摩阁楼作了描述:“其下二石耸起,阁架于上,阁柱随石参差,有竟不用柱者。其中如万佛阁,佛具金碧旃檀,罗列辉映。不啻万尊前有阁二重,俱三层,其周庐环阁亦三层,中架复道,往来空中。当此万山艰阻,非神力不能运此。”在五台山诸多寺院中,徐霞客唯独对维摩阁楼作了详尽描述。

马跑泉是五台山著名的泉水。徐霞客由清凉石“西北历栈拾级而上,十二里,抵马跑泉。泉在路隅山窝间,石隙仅容半蹄,水从中溢出,窝亦平敞可四外,而马跑寺反在泉侧一里外。”他具体记录了马跑泉的方位、水量和命名等,在五台山诸山志中没见到类似记载,也是马跑寺出现在明代五台山众多寺庙中的有力证据。更为可贵的是,徐霞客还依据地形和景观,提出了在马跑泉上建立马跑寺的主张,体现了徐霞客超前的生态环境观。徐霞客下中台,“从台北直下者四里,阴崖悬冰数百丈,曰万年冰。”看到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后,他继续“行四里,北上澡浴池。又北上十里,宿于北台。”[14]澡浴池在中台和北台之间,又名万圣澡浴池,据说是文殊菩萨沐浴的地方,万圣澡浴池寺以澡浴池而得名。

    徐霞客于崇祯六年(1633年)游览五台山时创作的《游五台山日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史料价值,它反映了明神宗万历以后五台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这也是徐霞客在生态环境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科学考察和文化旅游的基础。明期徐霞客对五台山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和真实记录,这是明朝中期禁伐五台山森林政策效果的实际检验,对于今天我国推进生态文明研究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系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晋商与明清西北城市文明关系研究(2017325)

参考文献:

[1]郦道元.水经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镇澄.清凉山志(卷四)[M].万历二十四年,乾隆二十年补修.

[3]山西通志(卷八十六)[M].光绪十年.

[4]镇澄.清凉山志(卷五)[M].万历二十四年,乾隆二十年补修.

[5]王思任.徐氏三可传//徐霞客游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6]徐弘祖.游五台山日记//徐霞客游记(卷一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郦道元.水经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2000年.

[9]山西通志(卷八七)[M].雍正十二年.

[10]五台县志(第七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五台县志(卷三)[M].乾隆四十二年.

[12]徐弘祖.游五台山日记//徐霞客游记(卷一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中华书局,2005年.

[14]徐弘祖.游五台山日记//徐霞客游记(卷一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作者:张晋光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