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呵护城市历史文化

——刘氏兄弟故居保护、维修、陈列记事

唐汉章

 

    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它所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文化素养。江阴市西横街49号是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兄弟的故居。是江阴市的珍贵文化名片之一。

一、故居的保护

  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就是从江阴走出去的。他们的祖父刘汉曾是国学生,父亲刘宝珊是清末秀才,在家开办私塾,后又与江阴另一位秀才杨绳武先生开办“瀚墨林小学”,成为江阴早期新式学校之一。刘氏兄弟自幼受到父母以及祖母夏氏的启蒙教育,逐渐在江南吴地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幼年、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这里有他们的欢乐、忧愁和憧憬与希望,当他们陆续离开家门走上世界以后,无论走到上海、北京、陕西、四川甚至欧洲异国他乡的时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出生的这块血地,对它充满无限的思念。他们的这种感情也留给了他们的子女,尽管他们中间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在这幢老屋住过,然而血浓于水的亲情,使他们这些远离故乡的人对老屋充满了眷恋。

  由于刘氏兄弟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不朽业绩,而被人们誉为刘氏三杰。他们的故居先后由江阴市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准备进一步申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城市建设和道路改造,一度使刘氏兄弟故居的保护陷入困境。城市规划中故居正处在东西、南北两条主要道路的交叉点上,故居以南长300余米的西横街老街没费多大气力便被夷为平地。故居何去何从——是保还是拆的选择摆在了江阴市委、市政府决策者们的面前。与此同时,这件事也牵动着刘氏兄弟后裔以及江阴社会各界人士的心,也引起了国内一些知名人士的关注。先是吴良墉等著名教授和文物专家致函国家文物局,继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等数十位音乐界著名人士,在2006年全国政协代表会议上提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刘氏兄弟故居的保护并将其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江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从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大局出发,当机立断作出了原地保护的的决策,并拨出数百万专款修缮刘氏故居及美化周围环境。刘氏兄弟故居保护的成功是继长江大桥建设保护黄山古炮台以后,又一次谱写了江阴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矛盾的新篇章。

二、故居的维修

  刘氏兄弟故居的修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进行过一次。那时在不大的院内竟住着8户居民,由于每户所占面积较小,住户在故居内搭建临时用房,所幸除南厢房被改建外其余主体结构未曾有大的改动。那次修缮也只是进行了治理屋面渗水,拆除院内临时建筑等工程。而2006年长达半年多的修缮是一次较为彻底、全面,也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这次修缮主要解决了几大问题: 第一是故居的防震加固问题。由于原与刘氏兄弟故居相联,起到相互扶持支撑作用的左邻右舍房屋已经拆除,故居成了一幢独立无依靠的孤独建筑。同时故居南侧开辟的东西向道路是江阴市区的主干道,距故居仅3米左右,每天巨大的车流量产生的震动,时刻对故居造成危害。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1)在故居南面紧靠山墙外侧加砌厚达50多厘米的加固墙,使故居单薄的南山墙有了依靠;(2)在故居北面恢复已被拆除的原刘半农妻妹朱惠芳一家居住的房屋,(砖木结构,外墙一致,只在屋脊上用卷棚脊以与故居采用的雌毛脊区分),既解决了故居北面的防震加固问题,也解决了故居的办公用房;(3)在故居周围挖一宽60、深80厘米的多功能沟,用以减弱车辆对故居的震波,另在做沟底时拌上防白蚁药,防止白蚁从地底侵入故居,还是故居平时的排水系统,排水畅通,增强故居防潮功能。

  第二是屋面渗漏问题。江南多雨,砖木结构的建筑屋面极易渗漏,也是造成梁架、檐子等木构件腐朽的主要原因。在刘氏兄弟故居第一次修缮后的近二十年间,几乎每年因屋面渗漏要进行小修小补,但只能治理较明显的地方,对一些在隐蔽处的渗漏则难以发现。这次经省文物部门批准的“揭顶大修”,其主要内容就是采用铺设材料,彻底根治屋面渗漏问题。具体做法是,揭瓦后在望砖上铺设材料,然后盖瓦。从2006年竣工至今经受了风霜雨雪的考验,故居渗漏现象得到了彻底根治。

  第三是刘氏兄弟故居外观问题。鉴于故居处于交通要道的绿岛之中,以至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由于近旁有高层建筑,因此还要经得起人们从高空俯瞰的考验。如何让故居经得起人们立体观赏,既要经得起人们从不同角度欣赏,又不能随意画蛇添足,违背江南古民居的独特风格和营造法式,更不能改变故居原有风貌,格局上也不能超出刘家清贫知识分子家庭的社会背景。

  要做到两全其美,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1)恢复原有建筑规制。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将第二进两个卧室内被改装在外侧的窗户重新安装回内侧。第二处是重建院墙门楼。刘氏兄弟故居第一天井和第二天井中间,有麻石条和青石条混铺的一条院墙基础,二十年前修缮时,根据刘半农妻妹朱惠芳的回忆是院墙门楼所在地,这一布局与当时北邻刘家的隔壁邻居家房屋一样,鉴于当时的财力只恢复了院墙。这一次重建院墙门楼,完善了刘氏兄弟故居原有规制,使之更具江南水乡古代建筑的魅力。(2)对故居外墙进行装饰处理。一是外墙抛枋和山墙朴峰一律做砖细,增强了故居的外部美观,内部抛枋则以灰浆砌筑以节约造价。二是以白灰粉刷外墙,到专业涂料厂配制青灰色外墙涂料,粉刷故居外墙一周70厘米高勒脚,使故居产生了粉墙黛瓦的强烈效果。

  第四是屋架木结构处理及白蚁防治问题。关于梁架木柱的处理,对糟朽程度不超过1/3断面的梁架木构件,采取剔补拼接箍牢的方法加固后继续施用,超过上限则用相同材质的新构件替代。对柱根糟朽未超过1/3柱径的做剔补保护。超过1/3柱径或高度不超过1/3的采用巴掌榫墩接。关于防白蚁措施:除前已说及的结合防震、排水建的防白蚊沟外,在施工过程中请江阴市专业白蚁防治单位喷洒药物,立柱以注射和吊挂相结合将药水送入木柱体内,其次是在做地面基础时拌防白蚁药粉,铺设木地板的地面在做水泥地坪后刷防潮涂料,以减少潮湿,断绝白蚁孳生条件。白蚁防治工程方案,专门请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设计,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实施。

  故居修缮的同时,江阴市园林部门对周围环境进行美化,植树绿花。凿池养鱼,制作小品,安装灯光,将刘氏兄弟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融入到景观之中,与刘氏兄弟故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白天,特色明显的故居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晚上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照射下更是魅力无穷,成为江阴闹市区的一道靓丽风景。

三、故居的布展

  刘氏兄弟故居在修好后如何进行陈列布展,体现什么主题,这是给我们设计者提出的课题。此前,在新建的江阴博物馆已单独辟有“刘氏兄弟业绩馆”,图文并茂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刘氏兄弟的光辉业绩,他们的遗物也绝大部分展示在那里。如果故居重复此套路肯定是不可能也无此必要。最后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刘氏兄弟故居这一特性,采取复原陈列的手法,努力恢复刘氏兄弟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场景,以展示三兄弟成长道路和轨迹,使观众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主要复原有刘宝珊、蒋氏卧室,私塾,半农、天华卧室和北茂少年时的卧室,思夏堂,纺织间及厨房等场景。

  1、刘宝珊、蒋氏的卧室。在第一进上房,这里也是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兄弟出生的地方。房间陈列清末民初的床、柜、桌、椅等家具和生活用品,墙上悬挂刘宝珊的照片及蒋氏的彩色画像,具有强烈的清末民初时期氛围,把人们带到一百多年前那遥远的年代。同时告诉观众刘氏兄弟父母不凡的身世。

  2、私塾。在第一进西间,除按清末家具形制恢复课桌和条凳以外,在房间正中板壁上悬挂孔子行教图和香案,后面一间斗室是刘宝珊的书房兼办公室。这里要告诉观众的是刘宝珊从养子到秀才,到教育家的艰难人生,刘半农、刘天华在私塾接受父亲启蒙教育的往事。

  3、刘北茂卧室。在其父母亲卧室的后房,房间不大但是刘北茂少年时期的欢乐天地,在这里做作业,在这里逗蟋蟀,在这里练习二哥天华教的二胡、琵琶和竹笛,见物思情,人们在这里会感受到少年刘北茂的种种情趣。

  4、思夏堂。即故居第二进的中厅,这是刘家接待宾朋和过年过节祭祖的地方,思夏堂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原来刘氏兄弟的曾祖父刘荣和祖父刘汉在不到一个月中先后相继去世,孤苦伶仃的祖母夏氏在乡下本家领养了一个孩子,以给人缝补浆洗和纺纱织布抚养长大,并供其念书成才,婚后又生得三子,重振了刘氏家业。1925年留学欧洲的刘半农荣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学位衣锦还乡,与天华、北茂相聚在老家。这时天华早已是北京大学音乐教授,北茂是北京燕京大学英语系的高材生,刘半农为此感慨良多,对两个兄弟说:没有夏氏祖母也就没有我们刘家的今天。遂建议将客堂命名为“思夏堂”,以世代不忘祖母的恩德。客厅的摆设一应依清末民初式样,另外在两边板壁上挂有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盛赞刘天华的语录,著名作家冰心先生回忆刘半农、刘天华的文章,还有刘氏三兄弟的生平大事记。观众在这里可以更多地了解刘氏家族的家史,以及刘氏兄弟的主要业绩与贡献。

  5、刘半农卧室兼书房。在第二进思夏堂南侧,是按刘半农二十世纪初完婚后布置的,这里既是卧室又是书房,在他1912年春赴上海谋生以后,他的妻子朱惠(字蕙英)仍在这里住过几年,以后是他们回家省亲住过。在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思想激进的刘半农天天喊革命,日日叫讨贱,一心想当革命党,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之中。

  6、刘天华卧室兼琴房。在思夏堂北侧,房间的床、条橙等家具是天华当年使用过的原物。1915年刘天华忍受丧父失业之痛,与殷尚真在此结婚。在这里他在盛夏酷暑躲在蚊帐中练习弹琴;在这里他疾笔奋书创作出《病中吟》、《月夜》及《空山鸟语》二胡独奏曲;在这里他立下“改进国乐”之志,选择民族音乐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终于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

  7、纺织间。位于刘半农卧室后,这里安置着老式的脚踏织布机和纺线的摇车。当年刘氏兄弟的祖母夏氏日夜在此操劳。纺出的线,织出的布解决儿孙的衣着和日常的开支。在夏氏去世后这里便又成为刘氏兄弟母亲蒋氏的辛劳之处,以致劳累过度不到四十岁便生病去世了,这里是刘氏家庭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刘氏兄弟家庭的艰难和刘氏兄弟成才的不易。

  8、厨房。这里的灶及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观众可以领略到早年江南人的生活习俗,还可了解到当年刘天华曾在这里背对灶火苦练弹琴的动人故事,解开刘天华成为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之谜。

  9、后院。后院是刘家家庭生活场所,留下了刘氏兄弟诸多动人故事。院内墙角有一口水井,童年的刘半农经常去看井,看天上的云彩在井里慢慢移过,照自己的脸扮演各种表情,母亲怕他掉下井,经常要喊他,儿时的情景,以致出国留学后刘半农对此还念念不忘,专门作了一首诗:

         阿彭快来,

         你又在看井了!

         这是母亲的声音。

         分明是眼前的事,

         可已过去二十五年了。

  在井旁不远有一个石鼓墩,那是建筑上的石柱础,青年刘天华常在夏天坐在这里边纳凉边拉胡琴。一日他对着明月突发奇想,古人可以将月夜入词,我是不是可以入乐呢,经过一番努力,一首名为《月夜》的二胡独奏曲就这样诞生了。

  在后院厨房窗下,有一个用砖垒座以条石铺面的晒酱台。这是刘家平时浆洗衣服,到了初夏麦熟新麦登场的时候,江南农家或乡下有亲戚的人家就会用新面粉做甜面酱,做酱要在太阳底下晒,若干天后酱就晒成了。可这晒酱台另有故事。1911年幸亥革命爆发,刘半农要去投军闹革命,但遭到父亲和妻子的反对,他便用晚上躺在这里不回房睡觉,也不吃饭逼迫父亲和妻子让步,终于去清江(今淮阴)投了军。

  这里一个个景点、一件件物品,都留有刘氏兄弟动人的故事,观众在参观的时候会慢慢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在2007年春节期间试开放,“五一”节正式对外开放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刘氏故居的修缮质量,环境建设和复原陈列布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也得到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高度评价。当然刘氏故居的布展包括新博物馆的展览,只能是权宜之计,还不足以全面反映刘氏兄弟一生的成长道路和所创造的业绩。随着江阴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相信一座有相当规模、能够全面反映刘氏兄弟业绩的,集展览、培训、演出于一身的刘氏兄弟纪念馆,在不久的将来会作为江阴标志性建筑屹立在暨阳大地。

 

(作者系江阴市博物馆、刘氏兄弟纪念馆原馆长、中国音协刘天华研究会副秘书长)

 

《徐霞客游记》古线装本面市

    由江阴新华书店出版的《徐霞客游记》古线装本已经面市,这是江阴首次出版的《徐霞客游记》。该套书籍不仅具有较高的研究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更为打响历史文化名人品牌增添了载体。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是明代地理学家、旅游探险家徐霞客多年出游记录下的60余万字游记资料。自从我市提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后,相关部门采用宣纸线装、古色古香的书籍将成为外地游客来澄挑选文化礼品的又一选择。

  据了解,这套古线装版的《徐霞客游记》在新华书店、徐霞客故居、江阴名人馆等地均有出售。                  (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