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恢复南阳岐古村貌

恢复南旸岐古村风貌刍议
唐汉章
 
  徐霞客故里南旸岐,位于江阴最南部的马镇境内(今属徐霞客镇),仅是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昔日的南旸岐,实际上是徐氏的一处庄院。周围河流池塘,水网密布,芦苇荡田,鱼肥虾鲜。地处偏辟,羊肠岐路难行,运输外出全靠舟楫。这里本是梧塍徐氏的荡田,徐霞客的曾祖徐洽于明正德九年(1514)由梧塍里(今祝塘大宅里)分到马镇的旸岐(今老旸岐),见此处风景优美,环境幽静,便在这里建造读书楼,名“湖庄书屋”,供子读书。徐霞客的祖父徐衍芳为徐洽长子,喜好读书,在兄弟分家时,一改长子留守祖基的旧俗,主动要求到湖庄。徐衍芳生有六子,后各自成家立业,起房造屋,逐渐形成村落。为不忘先祖,他们仍称梧滕徐氏、东汉南州(今南昌)高士徐雅之后,又将新村称为“南旸岐”,以与祖宅旸岐有别,而旸岐从此改称老旸岐。
 
一、南旸岐兴起到衰落
 
  南旸岐村东西宽不足200米,南北纵深也就百余米。主体建筑有位于村东首的今称为徐霞客故居的“崇礼堂”,是徐霞客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位于村中心地带的“晴山堂”,是徐霞客为庆贺老母大病初愈而建造的新舍。他与母亲王孺人同住,老宅则由其兄弘祚一家居住。堂名取“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诗意。他还请友人画了一幅”晴转南山“图,掛于堂上,“晴山堂”由此得名。
  晴山堂规模与富丽比崇礼堂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最有特色的是徐霞客在明泰昌元年(1620年,亦为万历四十八年),将祖上传下的名人手笔和自己请同时代著名人士为祝母亲80寿辰画的“秋圃晨机图”和贺词诗文刻于石,镶嵌于墙内,几年始成,即为今天的《晴山堂石刻》,这种形式世所未见,是徐霞客的创造;村西首的徐氏宗祠有五开间三进二侧厢,粉墙黛瓦,高耸的马头墙,为徐氏祭祀先祖的庄严肃穆之地。
  南旸岐村南为圣塘河,建有徐家码头和供停舟楫的船棚。村东为圣塘河支流,上架一桥,名东小桥。向南不远是胜水桥,北桥堍西首建有圣塘庙。村西亦为圣塘河支流,上亦架一桥,名西小桥。据2006年修缮胜水桥时发掘出土的两对石柱和旗杆石可知,南旸岐曾有石牌坊和旗杆,可见徐家昔日之威风。
  南旸岐整个村庄地势北高南低,符合古代北有靠的风水学原理。村后高地名孙家弄,是徐氏家族的一处坟地。徐霞客之兄弘祚与妻胡氏及两个儿子徐亮采、徐亮工均葬于此。
  在徐霞客祖父徐衍芳死后,到其父徐有勉一代,徐家已开始衰落,至徐霞客与其兄弘祚一代,家境已大不如前了。尤其是在徐霞客去世以后不几年,明朝灭亡,江山易主,改朝换代,大清皇朝建立。顺治乙酉即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阴发生抗清八十一天战事,清兵攻破江阴城,大肆屠杀,三日之内城中百姓几乎全部遭难,史称乙酉之难。清兵围墙之时,与徐家有仇或平时不满徐家的人趁机煽动徐家家奴造反,发生了火烧三旸岐(即老旸岐、西旸岐、南旸岐)的惨案。徐霞客的长子徐屺、侄子徐亮采一家十六口、徐亮工一家五口共20余人被杀。崇礼堂、晴山堂等房屋被烧,晴山堂更是片瓦无存,幸石刻无恙。尽管若干年后惩办了元凶,然而徐家遭此重大打击,从此每况愈下,一蹶不振,一代不如一代,徐氏家族由此彻底衰败。
 
二、南旸岐劫后余存
 
  几百年风雨沧桑,徐霞客故居崇礼堂、手植罗汉松、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碑、胜水桥等遗迹、遗物,几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徐霞客诞辰400周年的时候,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故居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并重建了晴山堂、墓,新建了仰圣园和《徐霞客游记》碑廊,在南旸岐村东侧兴建了“徐霞客博览园”、“徐霞客旅游博物馆、旸岐湖湿地公园等项目。使已冷落了许久、几乎被人遗忘的小村南旸岐又重新热闹起来。
  徐霞客故居始建于明,清初翻修。原有七进两侧厢,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1985年8月至1987年10月修缮时,仅剩四进两侧厢,第四进因过于破损未能修复,现存三进两侧厢。修缮时从大厅主柱下发现清顺治年号钱,由此证明这幢房子在当年奴变时遭到火烧,顺治年间进行了大修,但仍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
  故居第一进面阔7间,21.3米,进深6架,6.4米,硬山式砖木结构。中一间为过道,东西两侧房屋为徐家辅助用房。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为天井,有古井一口。第二进为轿厅,面阔5间,进深6架,硬山式砖木结构,中间3间敞连。因由第一进的7间变为5间,故第二进房屋尤其是中间3间开间较阔,采用明式扁作抬梁,,均为落地长窗,设外轩廊。东西各一间则相对较窄,后门是砖雕墙门。
  第三进即为徐府正厅,名“崇礼堂”。面阔5间,进深8架,硬山式砖木结构,匾作抬梁,中3间敞连,设外轩廊,有扶栏掛落。徐府房屋地基,采取逐级提高的做法。第一进1级台阶,第二进为2级台阶,到了第三进正厅“崇礼堂”即为3级台阶了,这叫步步登高,只有官宦或富豪人家才允许这样做。正厅4根庭柱均为楠木,青石柱础高大,造型古朴,排水沟,街沿石等都为明代旧物。这里是徐家接见招待宾客之处,也是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地方。因此宽敞高大。堂上高悬 “崇礼堂”匾额,颇有气派,为邑人著名书法家沈鹏所书。
  堂前天井左右为侧厢,东侧厢与崇礼堂之间的小天井内,有一棵两人合抱粗的罗汉松,主杆高6米余,为徐霞客手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徐霞客的成长、徐家的兴衰盛亡,经历了风雨沧桑,如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阳光。
  村东的东小桥今已不存,而东南的胜水桥还在。它架在圣塘河东口与旸岐湖的交汇处,南北向,为单孔平板桥。此桥为何以“胜水”为名?原来南旸岐一带水网密布,地势低洼,每遇暴雨便积水为患,百姓深受其害,“胜水”正是表达了人们战胜水灾的良好愿望。当年徐霞客乘舟出游,他的母亲和妻儿总要站在桥上送别,因此这里也是徐霞客出游的始发处。在他22岁从这里出发始游太湖,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旅游考察生涯。他东渡普陀,南涉闽粤,北历燕冀,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则达于云贵高原边陲,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相当于今天的19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一代游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他和他的游记,赢得了“千古奇人”、“千古奇书”的美名。
  胜水桥原本是一座小木桥,年久失修,木桥朽坏,民国十三年(1924)由里人集资重建,易木为石。桥堍以麻石条和砂石砌成,桥面由三块长约5米、宽约60厘米花岗石拼组而成,两头左右设望柱,柱上有槽孔,以装栏杆扶手。桥板两侧刻有“胜水桥”三字,四个桥柱上刻有桥联,内则即西边朝村的一面:“曾有霞仙居北垞;依然虹影卧南旸”。外侧即东边的一面:“胜景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湍映天然”。这两副对联把南旸岐的自然风光、地理位置以及人们对徐霞客的崇敬心情表达得十分真切。该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大修。2006年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彻底修葺。并在桥南堤坝上建有四方石亭一座,名“游圣亭”,有新建“徐霞客出游处”碑刻和民国十三年(1924)《重建旸岐胜水桥碑记》,二碑合一置于亭内。亭北面的两个石柱上刻一楹联:“许身山水探奇观,行程万里;昭史功德留绝唱,亘古一人”。此联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徐霞客的生平业绩和对徐霞客的高度评价。
  南旸岐村南圣塘河之阴,是1978年重建的晴山堂,座西朝东,3间敞连,10架进深,前廊后轩,扁作抬梁,是一座硬山式仿明建筑。外有古典式围墙,有砖雕墙门,“晴山堂”三字为当代著名学者顾庭龙手迹。堂内匾额“晴山堂”三字为邑人曾任新华社社长、中宣部副部长和文化部部长的朱穆之先生所书。
  重建的晴山堂规模虽然远不能与原来的晴山堂相比,但是历经奴变、兵灾、改朝换代、政治运动浩劫幸存下来的《晴山堂石刻》弥足珍贵,嵌砌于堂内墙壁。徐霞客从泰昌元年开始蒐集祖上遗文,至崇祯六年(1633)刻石竣工,历时十三年,花费了大量心血。是徐霞客除了游记之外,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又一光辉夺目的文化遗产。
  《晴山堂石刻》除“秋圃晨机图”无存外,其余76方保存完好。这些石刻最早的是元末明初大画家倪云林于明洪武三年(1370)所题《本中书屋图》,最晚的是崇祯六年(1633)南都国子监祭酒豫章(今南昌)人谢德溥所题《秋圃晨机为徐孺人赋并赠霞客北游》,时间跨度263年。收录88位大家题记诗文94篇。
  石刻按时间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大部分,按内容大致可分称颂徐霞客祖上的诗文,赞扬徐母教子的颂词,记述徐霞客生平活动的史料三部分。
  《晴山堂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从石刻中可以了解到徐霞客先祖的情况,成为研究梧塍徐氏和了解徐霞客及其家世的重要文献,探索徐霞客成才之路的珍贵史料。除此,《晴山堂石刻》极具书法价值,其几乎囊括了明一代书法大家的手笔。有明代早期的“三宋二沈”中的宋克、宋广和沈度;明代中期的苏州文徵明、祝允明;晚期的董其昌、米万钟和张瑞图(即张二水)。明代公认的十三位书法大家竟有八位留有墨迹。除了书法大家,还有一代文宗宋濂以及李东阳、杨荣、胡广、文安之、文震孟,杨士奇、金幼孜、顾鼎臣、黄景昉、黄道周等一品朝臣的题赠和诗文。另有周延儒、曾荣、吴宽、钱福、刘若宰等状元(还有顾鼎臣、胡广、文震孟亦为状元)的诗作墓铭。这88位诗文书法大家中,进士及第者55人,一品内阁大学士11人,帝王之师的侍读讲学17人,礼部尚书9人,国子监祭酒5人,书画双绝者17人。正、行、草、隶各种书法各扬其长,集明代书法之大成。除了书法,还有张大复、李维桢、夏树芳等不同文体的诗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晴山堂石刻》及徐霞客故居,于2001年6月25日已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晴山堂后门外为徐霞客墓园,占地750平方米,1985年由马湾迁来,按《徐氏宗谱》所附墓图形制重建。墓园中间为甬道,西端尽头处是一个大台地,正中是以青石砌筑的罗城,高150、周长793、直径250厘米。墓前树有清初刻制的墓碑,花岗石质,高120、宽40厘米。碑文阳刻直书“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碑上方横刻“十七世”三个字,表示徐霞客为梧塍徐氏第17世之意,为原霞客墓地的墓碑。
 
三、南旸岐古村落恢复构想
 
  四百多年风雨沧桑,南旸岐周围环境风貌有了巨大变化,昔日羊肠岐路已成大道,幽静的环境有了现代城市的喧闹,但是整个南旸岐村落文脉尚存,肌理还在,小环境仍然未变,东、南、西三面河道水系风貌依旧,尤其是与徐霞客有关的遗物还在,这就为恢复南旸岐昔日村貌有了基础。设想村貌的恢复,以今徐霞客故居崇礼堂为基础,一是重建拆除的后四进房屋,恢复原来的七进。二是恢复位于村中段的晴山堂七进房屋。三是在村西端徐氏宗祠原址建“游圣祠”。这样,崇礼堂、晴山堂和游圣祠建筑群便组成了南旸岐古村风貌的主体。然后再对一些现有民居外观形制按明清风格进行改造,在村东和村西恢复牌坊、村南旗杆,这样南旸岐古村风貌就会重现人间。
  晴山堂重建后,现有的晴山堂屋宇可改作徐霞客墓园飨堂,这不仅更符合中国传统墓园规制,而且解决了多年来住宅与墓地混在一起的尴尬局面。崇礼堂和晴山堂主体建筑内以复原展示徐氏家族生活起居场景,崇礼堂侧重徐霞客青少年时期的事迹,而晴山堂则主要展示徐霞客晚年生活尤其是晴山堂石刻文化和一生科学成就。
  南旸岐是以徐姓宗亲为主,有顾氏等少量异姓,都应该是原住村民,有条件不愿搬迁的应该允许留下来,可以经营家庭旅馆,农家乐餐馆,为旅游者服务,既保留了原有的农村氛围,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南旸岐古村貌的恢复,与新世纪初建成的仰圣园仿古园林相得益彰,使徐霞客故里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村东侧的徐霞客博览园,徐霞客旅游博物馆则为宣传徐霞客营造了浓重氛围,为江阴的旅游事业开创新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