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关注人地和谐的伟大先行者

关注人地和谐的伟大先行者
——读《徐霞客游记》有感
何公慰
 
  出生江苏江阴的徐霞客,少年即怀江源考志,成年后用了30多年时间,几乎走遍了中华大地,写成游记,贡献巨大,特别是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关注、感受和所表达出来的生态智慧、人地和谐理想意趣,都十分令人敬重。毛泽东早在1959年4月就曾指出:“徐霞客……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遍了,主要力量用在长江。”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在这次党的中央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了号召:“《徐霞客游记》可以看。”并且表态:“我有这个志向,……我很想学徐霞客。”1985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又以题词形式,高度概括了徐霞客的伟大精神:“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2007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更以《贺信》形式,开了“徐学”研究新阶段。
  在生态危机已日益严重化了的今天,重温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与题词,藉以深入学习《徐霞客游记》,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就《徐霞客游记》中若干记述文字做些简析,谈些粗浅体会。
 
  一、 徐霞客朴素生态智慧、人地和谐理想意趣之表达
 
  “人地和谐”是当今时代人文地理科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对它不仅要征服、利用、获取,更要善待、保护、尊重。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目前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认识的正确、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这些当代人的科学性认识,我们竟能在徐霞客的文字中寻到端倪。仅就现存的《徐霞客游记》也能看出,徐霞客倾情关注着他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其中就包含着他的朴素生态智慧、人地和谐理想意趣。徐霞客是把自己放在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位置上去感知、感受和体悟大自然及其内在本质的。
  (一)徐霞客:尽心感知大自然的美。
  徐霞客赞赏大自然的美。万历间(1618年)游江西庐山时,他见到 “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于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潭前峭壁乱耸,回互逼立,下瞰无底,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泉不知从何坠去也。”崇祯间(1636年)在江西弋阳境内龟峰所见“竹树扶疏,掩映一壑,两崖飞瀑交注,如玉龙乱舞,皆雨师山灵合而竞幻者也”,又发现“泉从崖东飘坠,飞珠捲雪,为此中绝胜……声影俱异。霁色忽开,日采丽崖光水,徘徊不能去。”甚至发出“盖龟峰峦嶂之奇,雁宕所无,但诎水观耳”之叹!徐霞客身临山水泉瀑之边,心感自然生态之美,不由得抒发出真切的赞叹。
  即使在无名之处,他也会用心去发现自然的美。《滇游日记六》中有记,他见到一处无名的凹嵌崖壁,外挂水帘,从里往外看“如隔雾牵绡,其前树影花枝,俱飞魂濯魄,极罨映之妙。”他在鸡足山中支处,见“径转崖分,缀一室即有一室之妙,其盘旋回结,各各成境,正如巨莲一朵,瓣分千片,而片片自成一界,各无欠缺也。”鸡足山大脊之南尽处,见“分支环绕,又成一向,可谓灵山面面奇矣。”
  徐霞客赞赏大自然变化着的美。即使是崖复青苔,亦“若绚彩铺绒,翠色欲滴,此又化工之夹染,非石非岚,另成幻想者也。”他认为鸡足山各支“皆天设地造,自然之奇,拟议所不及者也。”自然奇观自有其道,是人工设计所无法比拟的。“睹春色之来天地,益感浮云之变古今也”,他也体味到从大自然到人世间要把握其规律,并不容易。
  (二)徐霞客:倾心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
  徐霞客并不只是个被动的欣赏者。《滇游日记六》中,他记到静云庵东北峡谷中的“云影山光,以一泓印之,不觉潭影空心。”把自己的全身心都融进了眼前的自然中去体会和感受的。《游记》中这样的文字,几乎俯拾即是。如“夕阳已坠,皓魄继辉,万籁尽收,一碧如洗,真是濯骨玉壶,觉我倆人形骨俱异。”(游金华北山顶),“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欲仙也!”(陕西商州),“觉此时万虑俱净,一身与林树人烟俱熔。”(游富春江),“四旁皆奇峰宛转,穿瑶房而披锦幛,转一隙复攒一峒,透一窍更露一奇,至狮象龙蛇,夹路而起,与人争道,恍惚梦中曾从三岛经行,非复人世所遘也。”(游九疑山),“而西之老君,北之大脊,东之大脊分支处,南之印鹤横环处,雪痕云派,无不历历献形,真如天际真人,下辨九州,俱如一黍也。”(游剑川金华山),“高悬龙石畔,飘然欲仙,咯然丧我。”(游粤西石灰岩洞),“瀑布从玉龙阁下潰,坠崖悬练,深百余丈,直至峡底,峡逼箐深……绝顶浮岚,中悬九天,绝崖溃雪,下嵌九地,兼之霁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复人间。”(游云南鸡足山)等等不一而足。
  徐霞客那种因山水和谐、生态优美而发自肺腑的感叹之言,是何等地自然、真挚!这就是物我两忘、物我相容、和谐一体的感受。徐霞客与自然交融、天人浑然一体那种“天人合一”的绝妙境界,似乎就是在表达着一种愉悦和满足的幸福感。
  (三)徐霞客:诚心体悟人天互动、互惠互利的道理。
  徐霞客,他不仅热爱与赞赏大自然外在的美,而且崇敬大自然具有的那种能将人心杂念荡涤得干干净净的神奇力量。他尽情享受主动认知大自然本质之美、及其与心中所求相一致后的美好感受,更能由衷赞叹人类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自然增添另种神奇美的力量。《滇游日记六》中,他对马鞍岭东西峰间“竖木柱数排于坳中,架桥其上以接之”的人工引水渠道大加赞赏,说:“昔闻霄汉鹊桥,以渡水也,今反为水渡,抑更奇矣。”他关于大觉寺将水“抑之地,以倒射,此则浮之空中使交通,皆所谓颠倒造化”的评议,肯定了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多种方式,是对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褒扬。
  徐霞客对山寨人家不损害原生态面貌的生存、发展,是抱着赞许态度的。如“凿壁为沟以引泉”,“崩崖堆错,外成石门。由门偻而入,有地一区,四山环绕,中有平畦曲涧,围以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福建武夷山)如“大寨诸村,山回谷转,夹坞成圹,溪木连云,堤篁夹翠,鸡犬声皆碧映室庐,杳出人间,分墟隔陇,宛然避秦处也。”(广西柳州游真仙岩)又如“其内平一围,下坠如城,四山回合于其上,底圆整如境,得良畴数千亩,村庐错落,鸡川桑麻,俱有灵气。不意危崖绝磴之上,芙蓉蒂里,又现此世界也,是为水寨……平中环,山顶之水,交注中,惟山达关一线坠空为水口,武陵桃源、王官盘谷,皆所不及矣。此当为人滇第一胜。”(云南宝台山)。“西为凤羽,东为启始后山,夹成南北大坞,其势甚开;三流贯其中,南自上驷,北抵于此,约二十里,皆良田接塍,绾谷成村。曲峡通幽入,灵皋夹水居,古之朱陈村、桃花源,寥落已尽,而犹留此一奥,亦大奇事也。”(云南凤羽)。
  徐霞客非常赞赏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那种乐见以水为魂、山明水秀宜居特色的心情跃然纸上。
  (四)徐霞客:真心指出人天不谐之种种现象
  在漫长的游历考察生涯中,徐霞客也时常有不满与反思。现存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中,他就对赤城山“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表达出遗憾之情。晚年《滇游日记六》中记到登玉龙阁,“其阁跨瀑布上流,当两山峡口,……水自罗汉华严来,至此溃空下捣,此一阁正如石梁之横翠,鹊桥之飞空,惜无居人,但觉杳然有花落水流之想。”他初进鸡足山大觉寺,所见“四顾山势,重重回合,丛林静室,处处中悬,无不恰称”,但又感到“独此处缺一塔,为山中缺陷。”西来寺一带景观何等神奇,“巍峭大观,此为第一。”但他在寺东发现“其中崆峒,僧悉以游骑填驻其中,不可拦入,深为怅恨。”他见放光寺大坊门内之前楼,“其北面正仰瞻华首,而独为楼脊所障,四壁之中,独翳此绝胜一面,不为无憾。”
  在《游记》其它篇目中,我们也不时能见到这样的文字:“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等,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他还对那些采石、开矿、挖煤、造纸而造成当地山体损坏、溪水污染、环境破坏现象,愤慨不已。
  徐霞客的不满与愤慨之情,正是在对天地人间和谐理想意趣的长期审美观照中产生的,是一种基于理解与期望基础上的反思。在人地关系学科科学尚未产生前的明末时期,徐霞客的这种愤慨,这种反思,尤其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徐霞客所具有的关注人地和谐、追求理想意趣的超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二、徐霞客对天人和谐理想意趣的追求是在积极实践中强化的
 
  “人”是社会人,“地”是已在人的作用下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
  徐霞客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对破坏自然现象的鄙视,对天人和谐意趣的追求,都是在“披奇抉奥”的积极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强的。
       现代科学认为,动物是大自然的主人之一,也是人类的朋友。徐霞客已能于此有所实践,在野外考查中,能做到与动物和谐相处。他到雁湖考察,晚间就与无数麋鹿“夜绕予宿”。他“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父为伴侣,■■粥粥,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钱谦益《徐霞客传》)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三废”污染破坏土地、土壤,滥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气候变化。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的焚掠,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山灵水秀的神韵风采没有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却频频爆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的安全与幸福。徐霞客生活在三四百年前的明末社会,“环境”、“生态”之类概念当是闻所未闻,但他对旅行考察的实录却已能体现他对不同地域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观照与评述。他对丽江一带的土地轮休制度,“三年种禾一番”得以连年丰收,表示赞赏;对广西都泥“山间四时皆春,名山异果不绝于树。然第可采食,怀之而下,辄复得迷”的封山制度十分赞许。他所记载到的三四百年前先人们在土地山林利用、开发、保护、整治上的经验教训,不仅资料珍贵,更可引起今日人们对土地山林之保护和重视。而他对有些地方人们为眼前利益而损害自然原貌、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表示不满,是同今天我们的认识相一致的。倘若我们把徐霞客称作是中国国土资源考察的先驱者,恐怕也不为过。他对21世纪人类生态文明之发展进步,可以说是有着重大贡献的。
  面临“几十年后,有些国家就会无树可见”、“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导致物种灭绝”、“许多制造新药品的分子、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引起瘟疫”的严峻形势,相比徐霞客,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那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讲你的环保、我搞我的污染、赚钱要紧”,不如数百年前布衣徐霞客那么有真心、有感知、有思想、有胆量。这是很可悲的!徐霞客在《游记》中,不仅为后人留下许多三四百年前的珍贵气象、气候资料,有关水土、山林、湖泊、气象气候、野生动植物等情状的描述和见解,更传达了一个具有超前意识的老人那种对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意愿和理想。这是一笔极可宝贵的科学与精神财富。
  工业革命以来,“人是自然主宰”思想指导下,对自然界逐步形成肆无忌惮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将其看成是一个无垠的垃圾场,尽情排放废水、废渣、废气。多少年来,我国也是以“人定胜天”为自豪,不断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建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改天换地”可以让黄河断流、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来利用每一滴水,为降低成本,污废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而今国内外见诸报端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故,正在无情地报复着无知的人类。
  当代科学认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生态系统各要件必须配合得匀称和得当。而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在哪里,水都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水在润泽万物的同时,又以其自身的规律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所以,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了。据专家估计,本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徐霞客不断地实践着亲水、爱水、感水、护水,以上善若水陶冶自己、修为自己的情趣和意向,已是无容置疑的了。一部《徐霞客游记》便是证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8月24日写的《贺信》中深刻地论述到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在于运用他人文精神的大文字与科学精神的真文字,将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山川大地予以逼真的描画。……他对地理的认识,对资源的爱护,尤其对水利的精心勘察,作为中华文化滋养出的这位先哲,本能地意识到人类生存中水的要义。”因此认真学习理解温总理“贺信”精神,对建设和谐中华、和谐世界、实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三、徐霞客人地和谐理想意趣成因及人地关系理论之发展
 
  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历史上的人地关系理论,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徐霞客之前。西方,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环境决定论,也有神的干预、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也有把地球作为人类家乡的观点。东方,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某种相对和谐的状态,有过神怪论、不可知论等,但也有以“人定胜天,天定胜人”等朴素的人地相关思想。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孔子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些都是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徐霞客在游记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性。
  徐霞客之后。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认为,人是地球这个自然统一体的一部分,地理学是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结合。李特尔把地球看作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是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西方有个叫拉采尔的人,曾详细探讨了地球表面居民分布、人类迁移和民族特性等,认为人类活动的特征决定于各地地理环境的性质。20世纪初,法国地理学派认为自然界对于人类没有必然,只不过提供机遇或阻难,人类是选择或支配这种机遇的主宰。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些认识,我们同样能在如前所引16-17世纪徐霞客的文字中找到相关记述,只是还不曾理论化、系统化而已。
  那么,徐霞客关注人地和谐、追求理想意趣的超前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呢?以我理解,徐霞客这类超前意识形成的思想基础面很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文化之影响是其一。但是,徐霞客对传统“三教”文化,能结合自身及时代环境有所取舍、有所聚合,融其共通之义于一心,并在实践中体察、验析,终成一代大家。如也能摈弃道家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秉承其游乎天地之一气、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思想,以鄙弃时风仕途、持仁德、事正道、人为本面貌“入世”,以追求天人平等、识天道、用天道、和天道面貌“出世”,形成了他以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的思想观念。
  从《徐霞客游记》中至少可以看出,徐霞客(1)坚持认为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不出岁月”“自成岁月”),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但见其静而有常”);(2)坚持认为通过实践考察,大自然是可以被认知的(“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他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应当相互理解与尊重,形成一种和谐共处局面,不然的话,就会产生抱憾与遗恨。
  概括起来说,徐霞客已经认识到了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上,山水洞天和其他生物一样是本有的、也有用与被用的价值、也有被感知到的主动性、也应该被人类所尊重,其核心就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徐霞客不是独行侠。他行走在大自然中,毫无一己私利意识,将自身感知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意识方面的综合思考中去。在科学革命尚未发生之前,他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对人应当尊重大自然的强烈意识,凡此种种,都对后来人具有某种启悟作用——这些,同当代人的“在地球上,人和所有的生命都要依靠自然,自然也是主体,也有价值,也需要尊重。人们应当确立这样的生态伦理价值观”的理念,是多么地切近哪!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是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赖以形成的外源之一,而形成的关键却只在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秦汉以次土生土长的道学、外来并汉化的佛学与历为正统的儒学,信众何止千万,徐霞客却并不偏执,冶儒禅道精义于一心,无论出世忘世、历世愤世,时时只自在人间搜求“知道”之道。他认为儒释道本不当门户壁立,于是融会贯通、以资问道于名山大川、边关山寨、八方人众,关爱生态鹤立于芸芸众生,造就了“此身乃山川之身也,可了藏舟委蜕之缘”的一代俊杰。这种三教精髓殊途同归的理念,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须有博大胸怀。徐霞客用他的全部人生实践,表达出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天互动互惠互利”为境界、为追求的生态智慧和人地和谐理想意趣,虽然朴素,却能为后人渐成富含科学性的现代生态文明理论作启迪,其先进性不言而喻。徐霞客为代表的前近代这种“另类”思想文化传统的传承意义在于:它同我们今天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是“知与行的统一”。尽管存在“接受并不难,发展并不易”的客观条件问题,但作为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大业,正是我们“得道”“奉献”、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四、学习徐霞客,为促进人地和谐做些贡献
 
  今日我们学习徐霞客,在促进人地和谐方面,能做些什么呢?
  作为政府来说,既要着眼于宏观的保护,又要从微观入手发动、教育,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贡献。
  (一)首先要动员全家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开空调,冬季调至18度,夏季调至26度,全国可节电上亿度;装灯泡,换成节能灯可节电 80%;处理垃圾,分类不乱扔,生物性有机物中约30%—40%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电器不用时断开电源,也可节电10%等等。(二)积极参与相关纪念日活动。如国际湿地日(2月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气象日(3月23日)、地球日 (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等等。(三)努力做好义务宣传员工作。主要宣传口号有: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保护蓝天碧水,长期基本国策;建设美丽江苏,爱护幸福家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防止污染沙化,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等。另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常态化宣传。如节约用水方面的“防止滴漏,节水为荣”、“保护水源,一水多用”、“慎用清洁剂,减少水污染”等;保护土地方面的“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用无铅汽油,减尾汽排放”、“多用再生纸,少用塑料袋”、“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习惯”等等。
  人类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本质,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我们与自然相和谐,是为达到共生、共赢、共荣之美好境地,而绝不只是征服、改造与索取。
  徐霞客是个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一介布衣。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还不曾有“环境保护”之类众多科学概念出现。他也不是专业理论家。在他那被誉为中华文化经典的伟大著作《徐霞客游记》中,不可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美学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但说他已具备朴素生态文明观,当不为过。徐霞客是众多晚明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他以穷其毕生心血而成就的《徐霞客游记》,切切实实地向我们证明了——
  徐霞客,对他所感知到的人地关系,始终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始终给予了真实的记录。
       徐霞客,实在是一位充满着人地和谐理想意趣的伟大先行者。
  (何公慰系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