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引领低碳:温总理的高瞻远瞩

引领低碳:温总理的高瞻远瞩与
徐霞客的前期探索
作者: 胡金玉
 
  2007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纪念徐霞客诞生420周年,特地向纪念大会发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时隔3年,在低碳经济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接受的今天,我们再次拜读温总理的《贺信》,体会温总理《贺信》内容的深意,犹如昨天。《贺信》中关于对徐霞客的研究要联系生态、环境的话语,对当前研发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意义重大。 
    温总理说:“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类如何生存,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人文与科学素质,依然是面临的大问题。多年来,徐霞客的研究就是在这个人文大基础与终极大方向上不断深化着的。”但是,竞争、高碳、挥霍,逮住了人们的眼睛,应有的底线崩溃了,恶果日益显现:天空中的臭氧破坏了,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江河湖泊的水变淡了,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是发展的失衡与高碳的排放,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自然的承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的活动与生活也必须有一个限度!人类自己创造的灿烂的文明,总不该也不会被自身的贪欲与无知所吞噬? 
    在《贺信》中温总理一连提出了“四个如何”,将问题的严重性及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凸现在了世人面前。在这种大背景下,“人类如何生存,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提高人类自身的人文与科学素质”,这些个“大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那么,究竟应怎样生存,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呢?途径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就是从现在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从人们陈旧的生活方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调整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机制,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去寻求一条既安全又环保,既可使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又可造福子孙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这就是当今全球的话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保护地球家园。 
走低碳之路 
    何为低碳经济?据资料报道:简单地说低碳,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约能源,低碳,就是减少碳的排放,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它和低碳生活紧密相联。低碳生活,是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对而言的,低碳经济也是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对而言的。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以“高碳”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时期,煤、电、水的使用,吃、住、行的生活方式,都与“高碳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家庭的衣、食、住、行是否也同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当然,宏观的低碳经济诚然要有国家来调控,而我们现在要做的首先加强理论的学习,弄懂什么是“低碳”,什么是“高碳”等概念,然后从每天的生活中去实践低碳生活,使之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上作一个大的转变。 
    转变一:出门多坐公交车,多骑自行车,多步行,少用私家车。马达一响,一股股黑色的烟雾从排气管中冲出,弥散在人们周围,笼罩在城市上空。而这些,开车的人全然不顾其危害,只知道享受。过去的年代是以步代车,靠两只脚走天下,打天下,而今的人们幸福了,以车代步成了习惯,成了一种时尚的追求,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依赖高耗能的动力技术,即使是短短的几百米的路程也要开车前往,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电梯代步。这种现象与国外的许多地方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说韩国,他们鼓励人们上班骑自行车,不仅为骑车者提供种种方便,还为上班族累计骑车天数,达到一定数量还给予现金奖励。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低碳生活已深入人们的骨髓,以自行车代步成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当然,我国现在诸多方面不能与之相比,但出门少用车,多坐公交车,多骑自行车,让低碳消耗、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让环保消耗代替“面子消费”,我想,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转变二:卖菜挎篮子,不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极容易做到的事,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多年来,人们因习惯于方便,习惯于不经意,不管是上菜场、上超市,都只带个钱包。就走,回来时,大包小包,红红绿绿拎在手里的,全是塑料袋。这小小的塑料袋因为它的不可解降,数量一多,便造成严重污染,又因无回收利用方便,所以地头、村边、沟渠、湖泊中到处都可见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垃圾。据《北京日报》2009年5月31日报道:人类丢弃的垃圾受洋流作用,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塑料旋涡”。……,这些含有毒化学物质地垃圾可能经由海洋动物和鸟类的身体逐渐进入人类食物链,多么可怕。塑料原是石油提取物,提取过程当然也是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据我国科技部专家计算,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能耗约1.2万吨标煤,可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所以,限塑也是节约石油和能耗,也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转变三:少吃油脂类食物,提倡低碳饮食。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吃东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荤不成餐,这已是极普通的人家最一般的饮食结构了。而更多的人还喜欢吃高热量、高油脂的油炸食品及各种多样的肉类制品。这些肉类食品吃多了,且不说因肥胖而引起各种疾病,对健康不利,实际上,它们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高消耗能源的过程,也是一个高碳排放的过程。因此,在饮食方面,我们也要向低碳型转变,要学会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的膳食方式,多吃蔬菜和鱼类,限制肉食制品的过多摄入,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健康,同时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了燃实,节约了用电。 
    其他转变还有很多,诸如用电量和水的节约使用,可以少用洗衣机,有太阳的时候,尽量利用日光自然凉干,既省电节水,进入低碳,又可充分利用阳光杀菌消毒,等等。这些 “细微之处”可以收到众人减排见成效的巨大效果。 
    有专家说,公众参与环保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的发育程度。如果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环保化生存”,“低碳式生活”,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和环保水平肯定会比较高。 
徐霞客精神启悟 
    有好多个夜晚,秋天或是夏天,我跟孩童时候一样,翘首仰望天空,去数天上的星星,竞然数不出几颗了。除了一轮月亮还挂在天际,伴随着她的却只有极稀少的四、五颗星星了,原先满天的星斗和宽阔的银河全然不见,我不免有些黯然,心想:“众星捧月”这个成语的原意快要成历史了吧。我知道这是“高碳经济”所致,大气被污染所致,也知道全球气候在变暖,……这时,我想起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清清的,可见河底的水草和游鱼;家乡的田野,碧绿的,春翻麦浪夏日禾;夏收秋收时节,金黄金黄的,一片连着一片,无边无垠。我还为此曾在上世纪80年代的某高校校刊上写过一首小诗: 
缕缕柔风送稻香, 蛙声争唱夜茫茫; 
村童自有天真趣, 屏声敛息捕萤光。 
    由此,我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徐霞客及他的游记,也联想到温总理在《贺信》中的教导:“我由衷希望新世纪中的徐学研究,在传承与开发中取得更深刻启悟、更能促进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作用。” 
    的确,诚如温总理所说,徐霞客的一生,他的热爱山川,热爱自然,与自然熔为一体的极其和谐的相处之情,处处给后人以极大的“启悟”。时至今日,虽然时间流逝已有420多年,他的低调与低碳生活方式,依然是世界一流的引领者,依然是世人面前一道最靓丽的独特的风景。我以为,这就是霞客的可贵之处,这是他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留给全世界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在世,衣食住行缺一不可,但对霞客来说,是多么的轻描淡写,毫不在意。他常年累月在山里历险、探奇、审视河川之踪,靠的仅是自己的两只脚。咱先看看他的“行”。 
    “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蓬舟不能从。”(《天台山日记》)“余意至顶,湖可坐得;於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颠。”(《游雁宕山日记》)登临黄山亦然。“扶杖望硃砂庵而登。”“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游黄山日记后》)有时遇上下雨,就赤脚走在路上:“还寺,雨大至,余乃赤足持伞溯溪北上。”《游雁宕山日记》有些地方能租到马匹,他就骑马而行:“早雨,行五十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遇到“山峻路滑”,就“舍骑步行”。他跋山涉水,艰苦卓绝,所到之处,无伤草木,更无污染可言。那时没有汽车,骑马已是奢侈,但即便是骑马观光,也属绿色的环保旅游观光。毛泽东主席不是也“很想学徐霞客”,要组织“一班人”游历黄河、长江,且“只准骑马,不准坐车”吗?《品读》第3期,有位叫“佚名”的作者,登了一块小“豆腐干”,题目叫《毛驴鄙视汽车的n个理由》,其中第一条便是“汽车污染,毛驴环保。有谁规定过毛驴的排放要达到什么标准吗?有谁非要在毛驴的屁股上挂一个净化器吗?”幽默之余,让人深思。马和毛驴同属一类,有时霞客“索骑而行”,自然也比现今的坐私家车出门及旅游环保得多,低碳得多。 
    再看“吃”。霞客从事的是野外考察,这对体能的消耗是很大的,按理说,应该吃得好一点,才能提供身体消耗的后续力量,但在《徐霞客游记》中,我们常常看到霞客的生活质量实在是太差劲,饥一顿饱一顿,全无定数。“出洞已薄暮,烧枝炙衣,炊粥而食,遂卧岩中,终夜瀑声雨声,杂不能辨。”来到三分岭上,“其岭峻削不容足,而晚色渐合,遂除菁依松,得地如掌。山高无水,有火难炊。……”(《楚游日记》)孤零零的坐在山顶的松树旁,饥寒交追地挨过长夜。有时已经“下山至桥”,但只要望见近处还有岩洞胜景,便又不顾劳累饥饿复上山岗,“忽山雨复来,乃奔憩崖下,跻隙坐飞石上”,“出胡饼瞰之。”(《粤西游日记》)有时饼尽米断,而山中又无村户,只得“谋饭于庵妪而行。”几乎形同乞丐了。 
    有餐具吗?有。你看,他与静闻来到宝顶高处,“又上一里,至绝顶,……竹浪中出一大石如台,及梯跻其上,则群山历历。遂取饭,与静闻就裹巾中以丛竹枝拨而餐之。”一次性的,还是“竹筷呢”,多么环保!也多么叫人心酸!(《粤西游日记》) 
    霞客就是这样,为了完成他的心愿,在荒野中啃饼,在庵妪前索饭,在山雨中炊粥,在行走中采笋采菌自煮以食。有时舟过集市,偶也让人“市鸭市鱼”,但他绝不猎杀野生动物,他俨然是一位大自然的守护神。 
    再让我们看看他的住吧,相比之下,很多人应为之赧颜。“徒法宣(僧名)依岩结阁,种竹于外,亦幽亦敞,时日欲坠,拟假榻於中,而始逐客甚急,形于声色,遂出。”“盘旋山顶,两度过脊,皆深坑断峡,……时日已落崦嵫”,只得再“下山二里,还宿硝石东溪桥之南”。(《江右游日记》)一天的路程已经很累,想借宿僧舍而不能,只好忍饥再走两里路,重觅住处。 
    “香炉山下虎声咆哮,未暮而去来屏足跡,居者一两家,俱以木支扉矣,乃登山顶,宿於茅庵,卧无具,栉无梳,乃和衣而卧。” (《江右游日记》)现在总算能借宿于庵中了,但条件极差,连张床,连把木梳都没有,且只能和衣而卧。吃饭没有?霞客没有提及,可想而知,即使有,也是稀粥或干饼。这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者,无奈之时,只得露宿石龛。 
    “仰视重岩叠窦之上,栏栅连空,以为妙极。及登之,则秽臭不可响迩,皆其畜埘之所,而容身之地,面墙环堵,黑暗如狱矣。”环境差到了极点。未登时,犹觉可,待临前,原是牲畜之圈养处,又臭又脏,怎么容身?但这时的霞公“时余衣甚湿,日且就昏,其南房方聚从作法,拒客不纳,北房亦尤而效之,求一卧不可得。徬徨既久,寒冽殊甚,强索卧石龛之间”。(《江右游日记》)无奈之下,只得在“石龛之间”将就渡夜。读到这里,潸然涕下,可霞客尚无半点怨悔,这种百折不挠的境界,更让人肃然起敬,震撼心灵。 
    有时坐船而行,能在舟中吃住,那时天堂之享,非常欣喜了。“乃利舟过舫,而喜可知矣。”(《楚游日记》)“又北五里,泊于柳州滩,借邻舟拖楼以宿。是晚素魄独瑩,为月所无,而江流山色,树影墟灯,远近映合,苏东坡承天寺夜景不是过也”。(《楚游日记》)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总之,霞客的一生是吃苦的一生,也是乐观的一生;是勇于探索的一生,也是勇于战胜困难的一生;是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生,也是勤于刷新自我的一生。一个当时的富家子弟,能不计人世间一切名利与欲念,能这样低调的生活,能对大自然怀有这样深沉的情感,均缘于他“上善若水”的道德品性,这就是霞客留给后人的“启悟”,留给后人的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遗产。也正如温总理《贺信》中所说,对徐霞客的研究要在“这个人文大基础与终极大方向上不断地”去“深化”,去深深地体味。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当然也不例外。 
    (作者系职业技术学院退休高级讲师)  

参考书目: 1、《徐霞客游记》上、下卷。 
           2、2009年-2010年《报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