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徐霞客精神 旅游业支柱

徐霞客精神 旅游业支柱
                                   ——欢呼首个“中国旅游日”


作者: 何公慰

 “中国旅游日”之论证尘埃落定。我们欢呼首个“中国旅游日”到来!
  《人民日报》4月13日要闻版正式刊发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文章《纪念徐霞客》,同时发布了“中国旅游日”消息:自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设立“中国旅游日”工作以来,经过广大国民积极参与、专家学者权衡审议,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
  国务院此一决定意义非同寻常。新中国成立62年来首次设立的“中国旅游日”,是当代中国以“徐霞客元素”为核心发展旅游产业、由政府指导选定、全民参与收益的宣传日,推广日,是国家层面上确定的有利于徐霞客精神大普及的纪念日。随着首个“中国旅游日”的到来,可以预期古老而又青春勃发的中华大地上必将出现这样的局面:人民群众乐于享受现代旅游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欢愉、健康、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以致在和谐中华、和谐世界构建中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
  徐霞客精神,旅游业支柱——我们深信不疑!
  
“中国旅游日”   颁布正当时
 
  “中国旅游日”的确定与颁布,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温家宝总理文章《纪念徐霞客》的正式公开发表,体现出一种国家意义上的认知导向,既为新世纪徐学事业的创新发展、也为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旅游日”的选定与颁布,是国家意志集中性、强力化的体现,是国家管理前瞻性、科学化的体现,更是国家理念开放性、民本化的体现。注意充分吸纳合理民意、注重结合民族文化特色,从坚持科学发展观角度看,正是大力提升民族自信自强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中国融入世界不可逆转,中国和世界经济领域中旅游产业的发展渐成支柱性产业。就世界而言,经济复苏迹象虽已显现,但仍缓慢,而且依然充满着众多变数。旅游业则率先冲破藩篱,显示活力生机。就国内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学历水平的日渐增高,生活质量、旅游诉求的逐步提升,景区景点建设的与科学文化结合,以及旅游工具设施等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一系列的变化与整合告诉我们:一个大众化的全民旅游时代,正悄悄地到来。首个“中国旅游日”诞生前夜,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全国出、入境游已分别达5700万和5500万人次,国内游更高达21亿人次。数字增长惊人,潜力逐步爆发,旅游业发展“黄金期”已经来临。“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加快转型,加速发展”,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利国惠民,意义重大。
  “中国旅游日”的确定与颁布,有着厚重的文化背景。
  旅游没有国界。中外文化交流必将随旅游业蓬勃发展而扩大,影响力更为持久。具有普世意义的东方文化魅力,逐渐为世界人民所认识与信服,孔子、徐霞客等一大批中国文化杰出代表人物的伟大精神风范,正在被海内外人士所注目、所研究。其中,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徐学”。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家领导人的提倡与推动——如毛泽东主席关于“我很想学徐霞客”的两次讲话(1958、1959年),李先念主席为纪念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写下“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题词(1985年)——使得学术界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研究从点到面、由小到大、渐成风气,并由此促成了一种新组织的诞生:新中国第一个“徐霞客研究会”在县级市江阴(徐霞客的故乡)率先成立。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及各地徐学研究组织,包括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徐学研究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研究徐霞客,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时代潮流。
  中国徐霞客研究会的成立是中国徐学界的一件大事。她的成立,不仅标识着国家一级有了专门的徐学研究组织,而且通过同各地的沟通互动,起到了相对的领导、指导作用,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她还通过学术性刊物《徐霞客研究》交通海内外(1997年7月创刊至2010年末已刊发21辑约450万字),被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和国家图书馆收藏,成为传承弘扬徐霞客精神、将徐霞客推向世界的良好平台。
  时至今日,“霞客故里”江阴已成功参与举办了9届徐霞客国际学术研讨会、倡导主办了5届纪念徐霞客朝圣公祭典礼(其中三届为海峡两岸共同举办),意大利学者来江阴考察明确了“马可波罗与徐霞客联姻”意向。“徐霞客故事”已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申报江苏省级“非遗”。各地徐学研究专家在苏州举办“徐霞客首游苏州西山林屋洞专家论证会”,得出了徐霞客首游西山“确有历史依据”的结论。浙江宁海自2001年起就不断发出将“5·19”设立为“中国旅游日”倡议,并为此付出了10年的辛勤努力。江西弋阳以徐霞客“盖龟峰峦嶂之奇,雁宕所无。但詘水观耳”为鞭策,为龟峰景区设计建造了400余亩水面、蓄积百万立方米的清水湖,让游客流连忘返。徐霞客到过的地方许多旅游部门,在思考和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以徐霞客为品牌,既能促进旅游事业长足发展,又能推动徐霞客精神全面普及。徐霞客精神的普适性由此可见一斑。
  源自中国的“徐学”已经走出国门。徐霞客正在大步走向世界。此时确立“中国旅游日”,标志着中外旅游事业必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互融发展,中国对世界所做的贡献也必将越来越大!
  
“徐霞客元素”   标准最合理
 
  “中国旅游日”最终以“徐霞客元素”选定,充分说明了此一元素的合理性。
  就“中国旅游日”的民意推荐而言,在中央政府规定必要条件的前提下,能提出各式不同的日期来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显示了民众的爱国情愫。“龙宗生日”也好,伟人登泰山、上黄山之日也罢,都有其合情合理之处。但从新浪网公开征集到的91.8万张有效选票中呼声最高的两个日期来看,广大国民比较集中地选定了“徐霞客元素”。这是对“游圣徐霞客”的一种尊崇,对徐霞客与旅游文化紧密联系的一种肯定,对徐霞客倡导与实践的的文化游、科学游、探险游、理想游、绿色游、文明游等思想理念的一种渴望与期待。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爱国者。他出生在江苏江阴,1607年(20周岁)春就开始走出江阴,毕生从事游历考察祖国名山大川、寻找长江源头、研究喀斯特地貌等活动。一部后人整理出版的奇书《徐霞客游记》(以写于1613年5月19日的《游天台山日记》为开篇,以《滇游日记十二·溯江纪源(一作江源考)》为收篇),一部被外国科学家誉为十七世纪中国百科全书的《徐霞客游记》,向世界雄辩地证明了——徐霞客,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旅行探险家、地理科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具有朴素辨证唯物观的思想家,一位具有朴素生态文明观和关注人地和谐的先行者,一位身体力行热心推进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徐霞客以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赢得了后人的崇敬。他被尊为“中华游圣”,列为40位中国文化历史名人之一,他的铜像被树立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上供中外人士瞻仰,《徐霞客游记》被选定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杰出成就的20部经典著作之一,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以“徐霞客元素”融入“中国旅游日”,再次从国家层面上显示了“游圣徐霞客”地位已成铁定、《徐霞客游记》经典无庸置疑的事实。徐学事业之创新发展是可预见的,而各地以徐霞客品牌旅游为龙头的文化游、特色游、文明游之蓬勃兴起与深入发展,更是“乘势而上,舍我其谁?”欲罢不能的了。
  当今中国,“徐霞客旅游带”节点城市间已经有“中国旅游霞客联盟”组建,频频活动,成效显著。浙江宁海,十年功夫改天换地自不必说,“霞客故里”江阴去年的旅游收入也已达百亿元。即使偏远之处如云南丽江等地,也都在切切实实地搞充实提高、开拓创新,充分注意利用徐霞客及其《游记》资源,为当地经济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和老百姓的实惠,做着巨大的努力。历来以山地农牧业为主的丽江人,改革开放后逐步加快旅游事业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2009年与1995年相比,接待海内外游客已从84万人次增加到758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从3.26亿元增加到了88.66亿元。他们控制污染关停小造纸厂之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事业的结果之一是,人民群众感到“活儿不累了,收入增加了,人儿健康了,生活舒坦了”。2010年同2001年相比,该市农民人均年收入已从907元增至34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6368元增至15521元,住房面积的增加等等还不算在内。旅游业之发展已在丽江国民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了支柱型产业,是很能说明些问题的。
  以“徐霞客元素”选定“中国旅游日”,人们无不欢欣鼓舞、争相庆贺,首个“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正在进行之中。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行业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发表的《宣告》,徐霞客家乡江阴举行的上海电视台八集大型行走电视纪录片《霞客行》首映式,北京、宁海、天台、丽江等地分设主会场、分会场开展的相应活动等,都体现了一种意志、一种心态,表达了同一种喜悦之情。
 
“徐霞客精神”   普及添平台
 
  徐霞客精神,撑起了“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的确立,为徐霞客精神的普及增添了一个新的平台。
  温家宝总理的文章《纪念徐霞客》,表达了对徐霞客的敬慕之情,这是源于他对《徐霞客游记》经典性之深刻认识。经典有精当、典范、楷模之义,具普世价值。总理着眼于徐霞客及其游记对“全民族”、“全人类”的贡献。粗读之后我体会到:总理是希望全体中国人民都来关注徐霞客精神的传承与启悟——比如,要学习徐霞客“对大自然的礼敬尊崇和心印情怀”,树立“对地理的认识,对资源的爱护”的正确态度;要理解和把握徐霞客“本能地意识到人类生活中水的要义,人与人之间鱼水和谐的要义,人的品性之上善若水的要义”思想内核的深刻性。比如生活在当代,要以徐霞客精神为动力直面人生,思考好、处理好“人类如何生存,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人文与科学素质”等一系列有着深远指导意义和现实影响的根本性问题。再比如,从具体实践层面上,要深入思考怎样做才能“促进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领略祖国名川大山中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更加懂得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等等——这些,对我们正确把握以“徐霞客精神”科学地指导工作与生活实践具有纲领性、前瞻性意义。而且对我们广大市民(包括徐学研究者、旅游工作者在内)理解“中国旅游日”确立的时代意义,也同样具有示范性意义。因此,学习好、运用好温家宝总理《纪念徐霞客》文章精神,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之一。
  “徐霞客”作为一种特有的旅游品牌,各地都在努力地经营着。伴随特色游、文化游、文明游的不断深入发展,包括“徐霞客精神”在内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必定会进一步深入人心,得到广泛传承和弘扬。即使是徐霞客没到过的地方,无论国内国外,无论徐学研究组织还是其它部门,都在运用“徐霞客元素”,关注与宣传徐霞客精神。台湾徐霞客研究会成立后,已多次组团瞻仰徐霞客故居,参与国内各类纪念徐霞客活动及学术研讨会议,成员迅速扩展到400余人。他们并同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一道,创设了“海峡两岸纪念徐霞客朝圣公祭典礼”活动新样式,进一步扩大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马可波罗故乡意大利威尼斯正酝酿着与徐霞客故里江阴结为友好城市。凡此种种,令人鼓舞,而且证明着:以“徐霞客元素”选定的“中国旅游日”,同徐学研究组织一样,都是有利于传承弘扬徐霞客精神、让徐霞客走向世界的良好平台。
  “寓教于游”只是种形式。它所起的作用却是思想与心灵的“潜移默化”。以徐霞客精神为旅游品牌之核心内涵,以旅游意识、鉴赏水平、文明素养、文化底蕴的积累为指导,进步与提高是必然的!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平台”建设的根本性意义之所在。
  “中国旅游日”的颁布是徐学事业发展之必然。对待“中国旅游日”的态度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待国家、人民及徐学事业的态度。随着“中国旅游日”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各地都会加快“要适应、要开拓创新”的步伐。一大批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必将水涨船高起来。我想:“霞客故里”江阴,若同《徐霞客游记》首篇首句记载地宁海、同首篇记载地天台、同所涉及的众多景区景点所在地联手合作,将“徐霞客”这篇大文章更好、更快、更强地抒写得令所有海内外人士刮目相看,甚至也愿积极参与进来,那么“幸福江阴”“美丽宁海”“梵音普陀”“佛韵五台”“诗意丽江”“创意黄山”等各式各样目标的达成,为期不会很远,以致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达成,也是可以预期的了。
  这就是我欢呼首个“中国旅游日”之初衷。真是:
霞客盛名天下传,  文明华夏四海宣。
欢呼中国旅游日,  世界江阴永相连。
 
(作者: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