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简论本中喻蜀

简论本中喻蜀
刘徐昌
 
徐麒,字本中、号心远,为梧塍徐氏的九世祖。他的言行操守对后代影响深远,一部《晴山堂石刻》,是以与心远有关事迹的书法作品为首,且有22篇诗文。徐霞客当年建设石刻时作这样的设计与安排,表达了他对先祖的崇敬。因此,我们在对徐学作全面系统的研究时,很有必要对徐麒深入地进行研究一番。
徐麒,从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为其撰的墓志铭看,他应生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卒于明正统十年(1445)六月十六日”,“年八十有五”。徐麒的生卒年月,《梧塍徐氏宗谱》上也是这样记载的。其字“本中”是无锡大画家倪瓒(号云林子)为其命说的。倪云林为其命字事在《晴山堂石刻》(下文凡是“晴山堂石刻”均以“石刻”简称),倪云林自己有详细的记载:“余旧友徐均平之子,甫十岁,父远征未归,承意移舟候余旅寓。余久不晤乃父,初见其子良慰,再瞻其清令不凡,异日必能乘长风破巨浪,益慰甚。然头角既露,不虑不发,独虑失未发之意,因以本中字之。兹徐郎已能缉书鉏经。……并为图一书屋,题诗其上,以志期望云。岁在庚戌人日。”“庚戌”应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三年,徐麒“甫十字”,此年龄与家谱及墓志铭所记相合。命字的经过是徐麒十岁那年。其父徐直(字均平)远出,久而未归,徐直临行前告诉儿子,如果我好长一段时间不回来,你去找我的好朋友云林伯伯。其年倪云林为69岁,寓居于江阴长泾(云林74岁时逝世于长泾夏颧家),于是徐麒听了父亲的话,乘船到长泾拜访倪云林,即上文所载“承意移舟候余旅寓”。倪云林一看这十岁的小孩子,眉清目秀,长得这样漂亮,心里很为老朋友徐均平高兴。这孩子,年纪轻轻,读书认真,而且初具学问,已能“缉书鉏组”,将来必定“能乘长风破巨浪”,大有作为。为了鼓励这孩子,于是为他命了字,“父名,友字,自号”,这是常理,可是古人命字一般要到“弱冠”之年,而倪云林却为一个十岁的小孩命字了,可见他对徐麒的喜爱之情及鼓励的殷切期望。麒,是麒麟之意,古人常将它比喻作杰出的人物,《晋书·顾和传》,“(顾)和二岁丧父,总角(童年)便有清操,族叔(顾)荣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倪云林为徐麒命字也深有用意。古人为别人命字,有的还特地为之写一短文“字说”,以表明与名字之间的关系。倪为其命字为“本中”,可以这样理解:“本”,即“本心”之意,意为人心本来固有的,也是指徐麒喜爱读书、聪明伶俐的优点,并希望他要好好发扬这本来固有的优点,今后必能成材。“中”是“中孚”之意。“中孚”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后多指恩泽普施。《宋书·何承天传》:“夫明德慎罚,文王所以恤下;议狱缓死,中孚所以垂化。”也是希望徐麒成材后要建功立业,为百姓普施恩泽。总之,希望你成为徐家麒麟,成为一个杰出人物,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从后来徐麒的奉诏喻蜀看,他没有辜负倪老伯伯对他的期望。
这次长泾拜访,倪云林还为之画了一幅图,《本中书屋图》并且赋诗于其上,以作进一步的鼓励。
徐麒一生干了件震动朝野的大事,那是“喻蜀”。时间当在洪武癸酉,即洪武二十六年(1393),这一年,徐麒33岁。这件事《梧塍徐氏宗谱》、江阴县志均有记载。道光《江阴县志》(以下凡江阴县志均以“xx志”简称):“(徐麒)洪武癸酉奉敕持节喻蜀。”乾隆志:“洪武中曾奉使西蜀、举人才。”徐氏宗谱:“明洪武癸酉膺才赴京,奉使川蜀。”光绪志:“才行卓越,洪武申癸酉膺台使荐,奉敕持节喻蜀。”这些记都写明了时间,即“洪武癸酉”,原因:“举人才”、“膺才”、“才行卓越”,也是说徐麒有非常之才,受江阴县的推荐到南京,方式“奉敕持节”,即奉了皇上的诏书,秉持皇上特授的节符去四川完成宣喻任务。要说明的是,江阴县当时的县令为高观,县丞是贺子徽,他俩均在二十四年(1391)到任,高二十七年(1394)离任,贺则于永乐二年(1404)年离任。高在江阴县志中,仅有姓名而已,贺则为之立传。因为他一是任职时间之长竟有13年之久;二是很有政绩,到任二月即为江阴县修志。工作极为认真,他“自卯(即早上5点)而出,终酉(晚上9点)而退,屈力殚虑,思图补何暇?”他殚精竭虑,认真办公事,以图补皇上对他信任之恩。看到地方人有人才,朝圣廷又急于用人。于是推举人才那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由此看来,举荐徐麒到南京的非贺子徽莫属。
那么,洪武皇帝为什么要这样慎重地派人去四川“宣喻”呢?它是又有什么意义呢?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归化问题。四川远在西陲,自南宋灭亡,经元朝,再到大明洪武二十六年的122年中,历经三次改朝换代,特别是元朝统治,它的经济、政策与汉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再则明朝力量与元朝统治的角逐,主要发生在中原地区,自长江流域再逐步推进到黄河流域,后来将之驱逐到漠北。随着元蒙统治力量的消亡,四川地区自然归属于大明统治之下。不过版图、行政关系已归属于明而已,但真正的政治体制,民心向背等问题,虽大明立国已有20多年,由于军事、政治等诸多大事要办,一时还未有精力处置,所以四川的归化尚存很大问题。
二是四川经济、地理形势对大明政权稳固的重要性。四川四周皆山,易守难攻,所以受战乱的伤害较少。成都平原水量丰沛,都江堰之筑,灌溉设施较好,农业经济发展稳定。东汉末诸葛亮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邦、刘备先后依据巴蜀建立了功业。再则四川在金陵上游,四川定则荆湖稳,荆湖稳则金陵安,所以四川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大明政权的安稳。当年南宋之所以能再造基业、立国160多年,是因为先有江浙一带、南宋力量的坚强抵抗,如昌国(今浙江定海县)渔民在海上击败了金兀术大军,韩世忠黄天荡战役大胜,虞允文采石矶大捷,刘锜的瓜洲渡取胜。而四川大散关一带,吴玠、吴璘在刘子羽的帮助下取得了抗金的重大胜利,这是所谓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大散关大捷使四川一带牢牢地掌握在南宋政权手中,同时也使南宋能偏安杭州创造了条件。
四川在经济、军事地理方面如此的重要地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而如今四川却与自己的大明政权尚处于若即若离境地,所以他不得不赶快派出一员得力使者去宣示大明政权的力量,让他们一起归化于大明帝国。可惜的是,当时朝中大臣,大多安居京城,无人愿为朝廷出力,因为他们一是怕吃苦,二是还有安全之虞。因为西蜀远在边陲,遍布蛮夷,讯息不通,不知究竟,这是“一时巡守诸臣,端居广屋之上,夫孰知推甘历苦,与众庶同命?”(《心远先生喻蜀图序》),于是朱洪武派徐麒喻蜀。
所谓“喻蜀”,喻,同“谕”,“告知,使之理解的意思;另一种解释为旧时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也特指皇帝的诏令,如面谕,圣谕。”这里两种意思兼而有之。即徐麒奉着皇帝的圣谕到蜀中向各地官员宣告皇上的主张、政府的政策。因为蜀中闭塞,对川外形势知之甚少,有的地方还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于是他先到成都,然后再走遍了东川、西川的各县,对各地官员讲明天下大势,皇上经过一番努力,削平群雄,再将元朝逐出中原,退出漠北,现在全国统一,版图宏伟,四川亦当在版图之内,而上至各级官员、僚属,下至黎民百姓均应臣服大明中央,听从洪武皇帝领导。同时府、县各级均要承担一定的赋税,按时向皇上交纳赋税。又吴山樵王达诗:“川东川西齐向舞”,由此可知,徐麒确实跑遍了四川各县。也不畏山高路险,认认真真、孜孜不倦,每到一地宣讲大明之威,皇上之仁,恩德之盛。
徐麒“喻蜀”之行,解缙将他比作西汉的司马相如,说“事与相如可同传”,他也可与司马相如一样在史记中立传而名扬后世了。解缙之比恰如其分。因为当年的司马相如确实也有“喻蜀”之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使相如责蒙等,因喻告巴蜀人以非意。”汉武帝时,皇上派唐蒙使蜀,唐蒙将蜀川的事搞得一团糟,而且还杀了当地的头领,引起当地百姓的恐慌。于是汉武帝派了司马相如去责罚唐蒙,并向百姓说明,唐蒙这种做法不是皇上本意,他不代表朝廷,请大家还是与以往一样安安定定地过日子。蜀中百姓在司马相如宣告下,重新信服大汉,司马相如而且同时还安抚了西南各夷,为汉皇朝建立了大功。一在汉,一在明,两人喻蜀,同为朝廷建立了大功,确实可以流芳百世。
那么,徐麒的“喻蜀”之行化了多少时间呢?任务又完成得怎么样呢?他本人对此又何处置呢?对此三个问题,胡俨在《心远先生喻蜀图序》中有较详记载:“再期复命,咸当上心。思俾以侍从之职。先生曰:‘南山之南,北山之北,吾志也。何得以猥陋,而要天之荣哉?三请获允。’”“再期”是经过了两年,即徐麒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完成任务,回到南京向皇上复命。这次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事事都得到了皇上的肯定、赞许。皇上想,你任务完成得这样好,看来你确实很有才干,你留在我身边,时时为我出谋划策吧。能任皇上侍从之职,在一般人看来,是个求之不得的美差。因为常在皇帝身边,一旦深得信任,做个部员,阁员,都有可能,大有希望,前途无量。可是徐却认为我仅做了点小事,要想向皇上邀赏,享受荣光,这实在是很鄙陋之下策!我还是回到老家隐居,实实在在地做一个普通老百姓为上。经过多次请求,皇上才准允他回到江阴老家。
徐麒为什么不愿留在朝廷为官?其实质是什么?根据当时政治环境,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论:那是急流勇退、独善其身。虽然大明建立不久,在国家治理方面急需用人,但朱元璋的“杀功臣”太残酷,不管你官职大小,功臣与否,一个“杀”字,会血流成河,朱元璋登上皇位的28年间,先后出现了四次屠杀,十三年(1380)的胡惟庸案,十五年(1382)的空印案,十八年(1385)的郭桓案,二十六(1393)的蓝玉案,每个案件都要杀死成千上万人,单空印案将县官杀了个遍,共杀了七、八万人。还有一件发生在家乡人的事,一定对徐麒触动也很大。二十六年(1393)与他一起被推荐到南京的江阴人有两个,另一个是江阴章氏(青阳支除外)祖先章庠。章庠到袁州任了知府,袁州发生饥荒,饿殍遍野,他一边嘱属县停征赋税,一边开仓赈饥,然后再向朝廷上报。袁州的百姓是救活了,也是在二十八年(1395),章庠却被皇帝斩首了,罪名是章庠“先斩后奏”。救命如救火,奏章来去,即使皇上同意,也要费上十天半月,这又要死掉多少百姓?是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朱皇帝也照杀不误,尽管袁州百姓一路哭送章大人的棺材,那又有什么用呢?“伴君如伴虎”,那些功臣名将都被杀了,家乡的好官也被杀了,何况我这一个使蜀小人物?说不定那天一件小事被牵连,“莫须有”之罪也可押上刑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是徐麒辞官回家的好答案。
徐麒喻蜀过了二十年,即永乐十一年(1413),他已年届53岁,命徐忞(长子,时年21岁)将自己喻蜀事画了一幅图:《喻蜀图》。徐忞将此图带到北京(永乐七年,明成祖已长住北京办公了),请父亲的好友及当时的达官名宦题咏。当时的内阁七位成员有四位为之题咏,他们是胡广、解缙、杨荣、胡俨。建文帝二年(1400)状元、内阁首辅庐陵胡广为此图写了《序》,序文中赞扬了徐麒喻蜀对朝廷的贡献:“于是一草一木,无不增观易览,熙然化日光天之下;两川私会,百度兼修。”同时,也写了时间:“歌咏太平者于兹二十载。”文末署款为“永乐癸己三月既望”也即永乐十一年(1413)三月十六日,1413年与洪武二十六年(1393)相差20年,与“二十载”完全相合。有神童之称的解缙,号春雨,他曾于永乐元年(1403)至七年(1407)任内阁首辅,他的题诗曰:“南州信义世皆知,北极(即“北辰”,北极星,喻国君,朝廷。王勃《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而北辰起。”)亲传至德词。川道从兹行自易,山山草树庆新诗。”道尽了徐麒奉敕喻蜀及其对国家的贡献,意为徐的四川之行、使川中百姓归化、草木沾恩。杨荣的诗则赞扬了徐的淡泊名利,归隐自得的精神和乐趣:“清风兼淡日,偃仰兹恬怡;陶然歌咏中,金玉流凤池(中书省的别称。谢朓《直中书省》:“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胡俨的诗不仅赞咏了徐麒归隐之乐,而且点明了此图之意义:“雨余冉冉云归壑,日暮翩翩鹤返林。万物到头终有复,百年图画寄深情。”其他还有一些友人如梁时,林誌、王羽、陈继等分别题诗,总共有7首诗。总之,徐麒喻蜀及归隐家乡等事,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徐氏后代均有很大影响。
后来,笔者还想提出一个疑点,即宋濂的《送徐生》诗。此诗其实是二首诗,一首是《送徐生》,另一首是写给幕倅先生的,是让徐麒“喻蜀”时带给幕倅,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及问候之意。而《送徐生》的小引中徐喻蜀的经过写得也很明白:“今为郡举送之京,均贡成都。”对徐生的介绍、评价及两人的关系也很明白:“生,江上故族也。学古储今,以诗文从余。”称徐生学识渊博,有师生之谊,似无可生疑。问题是落款“七十翁宋濂”。查有关史料得知宋濂生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卒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他七十岁时应为1379年,其年,徐麒只有19虚岁。19岁还不到“加冠”之年(古人20岁行加冠礼)。“加冠”之礼,宋濂是非常明确,也非常重视的。他在69岁写了篇《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说:“(自己)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徐麒还未成年,奉敕喻蜀,这似乎不大可能,因为“喻蜀”之事责任重大。且洪武建国仅有14年,川蜀之地情况更为复杂,一旦没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看你这毛头小伙子怎么向皇上交代!再从徐麒喻蜀后不慕功名、回家隐居来看,一个21岁的小伙子一般不会作出如此老成之事。而前文所论徐33岁时喻蜀,家谱、志书、图画等都写得明明白白,而喻蜀之只有一次,不可能有二次。所以宋濂送徐生喻蜀之事实为可疑。除非是徐麒有二次喻之事,第一次准备去西蜀而未能成行,第二次才真正成行了。不这样理解虽是大名人宋濂题诗,也实难理解。
以上所写仅为孔见,抛砖引玉,期方家批评指教。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