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光照日月铸丰碑 彪炳千秋举伟业 ――徐霞客逝世三百八十周年祭

光照日月铸丰碑 彪炳千秋举伟业
――徐霞客逝世三百八十周年祭
唐汉章
许身山水探奇观,行程万里;昭史功德留绝唱,亘古一人。
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亦即公元1641年3月8日,一代千古奇人徐霞客病逝,年五十有六。往事越百年,三百八十年过去,然而你的名字却永远没有被人们遗忘: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你的业绩永存,你的科学成果,被世界学界所公认。你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被继承与发扬。你是中华先贤中一颗闪亮的星辰。
你所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没落走向崩溃的前夕,也是西学东渐的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解放思想,纷纷选择摒弃仕途,抛弃利禄,走出书斋,“窥天地之奥秘而达造化之权”,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真蒂,你正是其中突出代表。你少小立志,“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问奇于名山大川,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慈母鼓励“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制“远游冠”,以壮行色。时代的召唤,家庭的支持,你“踯躅三十年,驰骛数万里”,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以性灵游,以驱命游。二十二岁“始汎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两山,访灵威丈人遗迹。”自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到辞世的三十多年间,你“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则达于云贵高原边陲”。足迹遍及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穷九州内外,探奇测幽,至废寝食。穷上下,高而为鸟,险而为猿,下而为魚,不惮以身命殉,遨游大半个中国。你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实践精神,开辟了中国地理学实地考察自然,系统地观察、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攀登上世界地理科学的高峰,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
你自幼便特好奇书,突破只读《四书》《五经》的禁锢,“肆志玄览,尽发先世藏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沖举與高蹈之跡。”你也曾顺应时俗,俯就铅椠。在应试失败后,接受几代先祖科举悲剧之教训,便决心挣脱科举的枷锁,走自已的路。你读书有所悟,毅然对旧志提出质疑: “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纪载来,俱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衍。”对自古以来奉为经典的《禹贡》中所谓“岷山导江”发出责难:“何江源短而河源长也?豈河之大更倍于江乎?”便用毕生精力探江、河发源,寻三大龙脉,晚年更是远征西南,到牂牁夜郎以及碉门铁桥之外。你穿越茫茫原始森林,攀高山,入溶洞,搜奇剔胜,探山川岩壑之奥秘。你爬山,望险而趋,必登群峰之巅;探洞,觅奥而逐,务达幽穴之邃。虽三次遇盗,四次绝粮,但没能阻止你前进的脚步。你以自已的实践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得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及“江倍于河”的科学结论,充分体现敢于以真理驳圣经的大无畏精神。
你游必有记,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白天考察,高晚上破壁枯树下,即然脂拾穗撰写日记。日记手稿,历尽劫难,多有散失,残稿经后人整理,汇成六十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古代社会贤达夸赞“其笔意似子厚,其叙事类龙门”,为 “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千古奇书”。今之学者则称之为“百科全书”、“世界游记之最”。“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 是探索山川地貌奥秘的忠实记录。《徐霞客游记》被列为中国20部历史经典著作之一,翻译成英、德、日、韩和意大利等文本而薄海内外。你无愧于探险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和旷世游圣之誉。作为40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之一,铜像伫立于北京世纪坛,永供人们瞻仰,这是对你好的褒奖。
喜看当今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蓬勃发展,已形成“徐学”这样一门显学。全体徐学同仁当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同心同德,将徐学事业进到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