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徐学组织
协会介绍
徐学研究
霞客智库
图片新闻

从杨文贞公碑说起——明朝首辅与霞客遗踪

从杨文贞公碑说起——明朝首辅与霞客遗踪
陆震宇
笔者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苏南长江之滨徐霞客家乡江阴,有一座君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故事众多。本文拟通过叙述君山张侯庙修建、重建故事,来还原徐霞客与杨士奇、周延儒、张宗琏的围绕君山张侯庙交集过程,考证君山霞客遗踪,
简略了解明朝军籍制度及不畏权贵的清官张宗琏。
一、杨士奇与《君山庙碑》
杨士奇(1366-1444),字士奇,号东里,谥号文贞,今江西吉安泰和县澄江镇城东人,明朝内阁首辅,政治家,“三杨”之一,历五朝辅三帝(仁宗、宣宗、英宗),“台阁体“诗代表。杨士奇与徐霞客的交集要从张宗琏和杨文贞公碑说起。
张宗琏(1374-1427),字重器,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明仁宗即位后,下诏推荐人才,礼部郎中况钟推荐了当时在京担任左中允官职的张宗琏。仁宗皇帝问了他的老师少傅杨士奇,为什么况钟与其他官吏不一样要推荐京官张宗琏,杨士奇回答说,因为张宗琏是贤才,本来他与侍读学士王直也要推荐张宗琏的,没想到被况钟抢先推荐了。仁宗皇帝十分信任杨士奇,分别提拔了况钟和张宗琏。宣德元年,张宗琏前往福建清理核查军籍,惠民有政绩,第二年因奏事忤旨被贬为常州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职,负责分掌地方农事、水利,军籍等。张宗琏到了常州,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兴修水利,躬履垄亩,劝课农桑,得到了常州百姓的爱戴。当时随着明王朝经济恢复发展,一些军户乘机通过贿赂手段隐匿身份成为平民,并篡改户籍。朝廷派出御史李立清理江南军籍,兵部命张宗琏协助李立。李立欲贪功,抓了很多被冤枉为军户的平民,张宗琏据理力争,为民请命得罪了李立。李立恼羞成怒无理辱骂宗琏,张宗琏忧懑发背疽而卒。常州百姓得知张宗琏死讯后纷纷站街纪念,出殡日白衣冠送者数千人。杨士奇与张宗琏有同乡之谊,又对他举荐提携,对张宗琏为人处世十分了解,得知张宗琏死讯后痛惜不已。几年后,江阴士民朱善继、朱善庆、周孟德、周孟敬因众民之志,建庙在江阴君山纪念祭祀张宗琏,请杨士奇写祭祀诗文。杨士奇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君山庙碑》和祭诗,记述了张宗琏爱民清廉刚直不阿的感人事迹和江阴百姓建庙祭祀经过。江阴百姓将《君山庙碑》勒石刻于庙前,成为耳熟遐迩的杨文贞公碑。
二、周延儒与《重建张侯君山庙记》
周延儒(1593-1643),字玉绳,号挹斋,今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连中会元、状元,崇祯帝时二度入阁为内阁首辅,性机敏,善伺意旨,深得崇祯信任。周延儒作为崇祯朝首相,与明朝灭亡有着拖不了的干系,作为争议人物,《明史》将其列为奸臣,也算盖棺定论。周延儒与东林、复社人员交往密切,曾经营救过入诏狱的黄道周,与同时代的徐霞客也有交往,对徐霞客孝义胜赞有加。他写的《重建张侯君山庙记》记述了徐霞客重建君山庙和重摹勒石杨文贞公碑的前后经过。
《重建张侯君山庙记》写于天启四年(1624年),文中写到周延儒每次登临君山,探访张侯庙遗址,在断壁残垣中,重读杨文贞公碑中,抚今追昔,追忆张宗琏旧事,称赞其遗直遗爱之风。又写了张宗琏为一个普通小群佐,得到百姓建庙祭祀,与延陵季子并享千秋,道出了民心向背。文章详细记述了徐霞客重建张侯得知张宗琏死讯后纷纷站街纪念,出殡日白衣冠送者数千人。杨士奇与张宗琏有同乡之谊,又对他举荐提携,对张宗琏为人处世十分了解,得知张宗琏死讯后痛惜不已。几年后,江阴士民朱善继、朱善庆、周孟德、周孟敬因众民之志,建庙在江阴君山纪念祭祀张宗琏,请杨士奇写祭祀诗文。杨士奇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君山庙碑》和祭诗,记述了张宗琏爱民清廉刚直不阿的感人事迹和江阴百姓建庙祭祀经过。江阴百姓将《君山庙碑》勒石刻于庙前,成为耳熟遐迩的杨文贞公碑。
文章详细记述了徐霞客重建张侯君山庙的经过,徐霞客一日具牒拜见当时的常州知府曾樱,与曾樱谈及张侯功绩、张侯庙湮灭在寒烟衰草间,感慨不已,请求重建张侯君山庙。曾樱当时十分奇怪,张宗琏系二百年前宣德年间人物,疑问徐霞客为什么要重建张侯庙,问徐霞客:“张侯是不是对你家先人有特殊的功德恩惠?”,徐霞客回答:“不能知道了,重建祠庙不是因为我先人的缘故”,曾樱又问:“是不是因为张侯后人现在显贵的缘故?”徐霞客回答“张侯后人显贵不显贵,我不知道,重建也不是因为张候后人的缘故。”曾樱继续问,是不是要官府发动、百姓捐献,徐霞客说不必复烦兴作,增添百姓负担,所有重建人工费用均尤霞客承担。曾樱对徐霞客十分赞许,称其为义士“当为循吏并传”。曾樱把徐霞客重建君山庙的经过告诉了下任常州知府岑豹,岑豹也大为赞赏。徐霞客鸠工庀材,连续数月重建了张侯君山庙。该庙建筑宏伟,山门到大堂共三进,高墙厚壁,专门设置了管理祠庙的香火祠祝二人,祠堂大厅安置了张宗候牌位及木身肖像,还专门在祠堂刻载了张侯氏族、履历、事迹遗言。该庙祭祀“如子孙之祀远祖”,建构“胜于优孟衣冠远矣”。徐霞客还在残垣荒草中找到了杨文贞公碑,因该碑字迹剥落,不可读,重摹勒石。又专门与堂兄徐仲昭整理编辑了张宗琏事迹成帖。周延儒为君山庙写了祭文。
三、张宗琏与明代军籍制度
杨士奇与周延儒系朝廷首辅,为何关注一普通小群佐张宗琏?这里牵涉到明朝一军籍制度。杨士奇实为张宗琏恩师,又是同乡,都是当时党派江西集团成员,从张宗琏被贬到忧愤而死,杨士奇没有帮助张宗琏摆脱困境,是心存遗憾的。杨士奇通过杨文贞公碑一方面是为张宗琏正名立传,弥补内心亏欠,更重要的想法应该是对当时的军籍制度一种隐晦批判。明代军籍与民籍有严格区分,所有军户均世袭,父死子继,军户一般不能脱籍,除非通过科举考试等特殊形式。军户来源有四种,其中垛集军是各地平民征兵而得,一般实行严格的摊丁入籍及勾取顶充的“勾军”制度。卫所军户生活十分艰苦,经常发生大量军户逃亡,政府实行“清勾”制度,逃掉一人取该户原籍家人或族人顶替,弄得妻离子散。宣德年间,军户逃亡十分严重,军户中一些逃匿人员冒名平民,致使使大量平民被冤枉为军户,朝廷分派御史清理军籍,清捕平民充军。杨士奇作为首辅应该看到了该制度流弊,张宗琏在处理军籍上不污民举措是得到杨士奇赞赏认可的。200多年后,到了崇祯朝,军籍制度仍未改变。周延儒受徐霞客之托写了《重建张侯君山庙记》也大大赞扬了张宗琏一番,明为赞扬张宗琏遗爱遗直之风,实也是对明朝军籍制度一种质疑。
四、徐霞客与张宗琏、君山张候庙
天启四年,系徐霞客母亲王孺人八十寿庆,营建三年的晴山堂建成,霞客将所藏名贤撰书及贺母《秋圃晨机图》等刻石嵌于堂壁,以传后世。同时,徐霞客打算替母亲营建花园大办寿庆,徐母得知后,坚决不同意,告诉徐霞客将寿庆之钱捐建君山张侯庙,这是徐霞客修庙的由来。徐母为何嘱咐霞客重建君山庙,只是说是徐霞客父亲徐有勉生前的意思,具体原因有待考证。徐霞客对张宗琏清廉为官、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品格是充满敬佩之情的,重建的张侯庙雄伟尊崇,内部精雕细琢,一点也无亵渎。至崇祯九年(1636年)徐霞客在西行万里遐征途中专程至江西吉安访张宗琏后人,求取到张宗琏在广东为官时手著的《南程续记》,如获至宝,崇祯十年正月在湘江遇盗,痛失《南程续记》,徐霞客抚膺不已。
五、江阴君山与霞客遗踪
江阴君山位于长江之滨,古称“覧江山”,为江阴主山,一邑形胜,现在处于长江大保护区域。考证徐霞客重建君山张侯庙、杨文贞公碑、周延儒碑的历史,可以丰富江阴君山的人文历史积累,提升君山作为江阴景点的知名度。笔者认为目前可以做得一些工作是继续寻找君山庙遗址,有关碑文遗存,可在现有的君山寺内或东岳庙中重设张侯庙,设立霞客遗踪和霞客古道,供游人参观。
 
参考书目:《江阴县志》(明崇祯十三年刻本 )(冯志)
          《徐霞客家传》吕锡生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