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名人评霞客
游踪考察
霞客艺苑
霞映天下

春花烂漫话“徐研” ——丽江徐霞客研究会2010春季座谈会侧记

春花烂漫话“徐研”

——丽江徐霞客研究会2010春季座谈会侧记

杨林军
 

  2010319日,农历二月初四。丽江徐霞客研究会在丽江古城南面的丽江人博物馆进行座谈会,与会人员有:会长黄乃镇,副会长李静生、夫巴、和瑞尧、牛相奎、陈桂云,会员何守伦、杨林军、和红媛等20余人。

  3月正是踏春的季节,春暖花开,姹紫嫣红,婀娜的柳条、浪漫的山花、新出的蕨芽、洁白的梨花,配上错落有致的白云和碧蓝的天空,玉龙雪山隐逸天边,一幅和谐甜美的山水画!上午11时,丽江徐霞客研究会成员从古城出发,前往丽江人发祥地之一的漾西木家桥。在南山半腰,有一个深嵌在梨花丛中的农家院落,我们拾阶而上,有一个很是简洁的门框,春节刚去,还能清晰地看到贴着的春联,横批是“山中逸趣”。大家一看都说很有徐霞客味道。有人提议干脆把整个院落称作“山中逸趣居”,显然,主人与徐霞客有很深的关系,不错,主人便是丽江“徐学”专家张万星,笔名夫巴,不过大家一般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有人还称他“夫老师”呢。会员来到农家小院,很是兴奋,稍作休息,在院落里进行座谈,没有话筒,没有正式的主持人,没有专门的会议室,大家或烤太阳、或背靠墙壁,整个会议显得自然、随和、亲切!

  

“山中逸趣居”座谈

  

  丽江徐霞客研究会会长黄乃镇首先发言。

  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春季座谈会,作为书生来说的徐霞客,不远万里来到丽江,在山中与木增进行逸情趣谈,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我们缅怀故人,便选在这里召开。原计划于春节举行,大家比较忙,因此推到现在。我们徐霞客研究会成立以来,不仅举办了大型徐霞客研讨会,而且每年都派会员前往江阴、南京、北京等地参加学术研讨会。过去如此,将来还是一如既往,只要全国性的徐霞客相关的活动,我们学会一定要参加。不要给其他学会造成存不存在的印象。去年10月底,我们在此进行过徐霞客座谈会,会上增选了夫巴为副会长,李继文为秘书长。由于秘书长忙于木府里工作,对“徐学”研究会联系不是很密切,希望以后要加强秘书工作,主动与全国各地的徐霞客研究会联系和交流。我会成员已达60余人,吸收新成员,一贯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全国性的徐霞客研讨会,丽江会员分批参加,要提交学术论文。我们已参加了3次江阴国际徐霞客研讨会(六、七、八届)。最近,江阴徐霞客研究会秘书长唐汉章来电,今年329日将在江阴进行海峡两岸公祭徐霞客活动,盛情难却。民间往来频繁,丽江徐霞客研究会在全国徐学圈子内,还是普遍受到关注的。

  他说,丽江徐霞客研究会会员来自各个行业,有教授、作家、丽江文化界专家和木府管理者、讲解员等,他们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我首次到江阴拜访徐霞客故居时,那还是一个农家小院,主人听说是丽江来的,急忙打开房门。参观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个展室,有三分之二的内容与丽江有关,很是感动!后来,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来丽江,听说了这些事情后认为,全国性的徐霞客研讨会,没有丽江参加,就是一个不足的会议。可见,丽江徐霞客研究会地位之重要。  他还说,2004年“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受到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和各地徐霞客研究会代表的赞扬。下一步,在有条件的时候,我们将再次举办国际性的徐霞客研讨会,请各位会员心理做好准备,撰写学术论文。我们研究会继续扛起丽江与外界联系的大旗,既有历史的缘由,又有现实的价值。今天会后,我们安排大家参观邱塘关、小长城、万德宫等在《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载的地方,作为座谈会的一部分。

  黄乃镇会长讲话后,会员们纷纷发言,畅谈交流。

  和秀芳说:在木府工作的十余年时间里,徐霞客研究会对我的帮助和影响是很深的。我不仅到了徐霞客故居,还了解了徐霞客与丽江相关的历史文化,在我的解说中不断丰富内容。我解说的激情,来自于游客对木府、徐霞客与丽江等历史文化问题的询问。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和储备的,希望在以后的徐学研究会活动中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李静生说:江阴徐霞客研究会和所有的研究“徐学”专家都很清楚,徐霞客一生的“遐游”中,明代丽江土司木增是不能不提到的人物。他对徐霞客的影响是重大的,是一个决定他回归故里的生死好友。这是我们必须正确、客观看待明末那一段历史的缘故之一。现在江阴方面大力倡导把徐霞客出游日子——329日作为“全国旅游日”。徐霞客被列入中国五千年来最杰出的20位文化名人之一,他的著作被列入古今40部文化经典之一。现在旅游市场大发展情况下,各地都打徐霞客的牌子,即使是走过一下,留下几个字,他们也是争先恐后地树碑立像。去年,江阴与北京共同拍《徐霞客》大型电视系列片,原计划在丽江木府进行封镜仪式,这边已做好准备,最后没有来丽江,在大理蝴蝶泉边封镜。这个事情很遗憾!因此,丽江徐霞客研究会要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丽江建设发展的研究,为丽江旅游、经济发展做贡献。

  夫巴说:我们的徐霞客研究会很有特点,与会成员既有学者,也有企业老板,研究会依托丽江木府这样的一个实体,活动场地、人员、设备等非常好,这是其他学会羡慕的。木府不仅是文化机构,而且是一个文化传播的窗口。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与江阴等徐霞客研究会联系,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今天与会的讲解员,要成为学者型的,而不是留声机式的,千篇一律。在《徐霞客游记》中丽江界内所涉及的内容,实地走走,这样讲起来底气十足,这样会感染人。

  和瑞尧说:作为宣传徐霞客与丽江渊源的主阵地,木府的讲解员要坚持研读《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来丽江,主要是来探索长江源头。晚年徐霞客在丽江已“双足俱废”,不是木增,那有《徐霞客游记》的问世,更不可能知道徐霞客行走大半个中国。如果徐霞客当年走到金沙江边的长江第一湾,石鼓一带名气会更大。今天江阴人到金沙江边,当是他们实现徐霞客夙愿之行。

  陈桂云说:丽江徐霞客研究会工作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一次座谈会是准备了好几次才开成。去年江阴徐霞客研究会代表来,在木府举行晚宴,还徐霞客一个心愿,就是到木府,吃一顿木府家宴。我们参加全国的会议,受到高规格接待。

  何守伦说:模式独特,大有可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征集“全国旅游日”,从投票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徐霞客出游日和《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可见徐霞客对当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现在,我们外出参观时,看到许多人都在徐霞客塑像旁留影纪念等。

  座谈会开得很认真,大家都能畅所欲言。会议还就鸡足山与丽江木氏、木府与“公室之丽,拟于王者”、《徐霞客游记》与丽江再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争取在一、两年内拿出研究成果来的共识。

  

邱塘关小长城考察

  

  午休后,与会人员在夫巴副会长的带领下前往小长城考察。邱塘关西侧大约700米的山头上,有一段石头垒起来的围墙,被称作丽江“小长城”。此段石墙随山梁而建,宽有1.5米,高1.2米,其内侧有0.4米的台阶,用石很均匀,都由20余千克重的石头堆砌而成,没有细小的石料。整段“小长城”约有2.5千米,如同一条青龙盘踞在小山头上,直至西面的悬崖峭壁。笔者认为,“小长城”除了防御外敌入侵功能外,还能有效地防止马帮和商贾偷税漏税,设置障碍,使得驮负的马匹无法通过。虽然丽江市古城区金山乡政府在此立了一块告示牌,严禁开采和破坏,但近地村民图方便已经把一段长达100米的石墙运走了。

  此段长城曾修缮过四次,第一次是吴三桂踞滇时期。吴三桂降清后,镇守云南,不但接管了沐氏的全部财田,而且把明代云南府的全部卫、所和军田据为己有,征收各种赋税徭役。他自恃劳苦功高,作威作福,“西选”任官,云南俨然成了“国中之国”。他视丽江为丰盈之地,想收入怀中,以便通西南各地和西藏。康熙八年(1669年),云南许多土司纷纷投奔吴三桂,争先宠媚,接受他的封赐,而当时丽江土司木懿拒不投靠,成为他的眼中钉。吴三桂把丽江的属地照可、你那、香罗、鼠罗、忠甸等五处送给吐蕃,作为和好的礼物,以防不测,可作为后路,但对丽江土司仍征收五地的赋税。此举遭到木懿的强烈反对,吴对木懿更加痛恨,用欺骗的手段把他押到昆明,囚禁七年有余。康熙十二年十一月(1673年)吴三桂上演了一出“假意交兵权”的闹剧,被康熙识破,吴三桂遂联络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分别在两广和云南发动叛乱。吴三桂迅速纠集云南各地兵力,向贵州、湖南等地进犯。丽江土司木尧,秉承先祖的“决不反叛朝廷”的遗训,毅然起来反对吴氏的叛逆行为。为配合清军镇压吴三桂叛乱,木尧“暗察逆贼伙党情实”,派自己的亲信将情报秘密地送到四川赵良栋将军和建昌守将王镇手里。王镇随即派出军队,同丽江民众一道把守邱塘关,以防吴三桂叛军逃窜到丽江和藏区,断其后路。先遣部队和丽江民众在关前“砌墙堵御,以听调用”,在此修建了军事工地“长城”。

  第二次是在咸丰年间所谓的“乱世十八年”。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杜文秀在蒙化(今大理巍山)发动起义,咸丰十年九月起义军北上,先后攻克鹤庆、剑川等地。为防止起义军进入丽江,府衙动用军民加固西面的“小长城”,并在东关和复第塔周围修筑了一堵石头墙防线,与西面的“长城”遥相呼应。双方在关口数次易手,在木枝连所作的《丽南两关话古今》中说:“不知多少勇士亡命,并且两关脚下村民屋舍除房顶插白旗外,几乎烧光,只有败瓦秃墙,满目疮痍,”可见当时的战斗是何等激烈,军队伤亡非常严重。战后,阵亡将士的尸体被抬到东山脚下进行火葬,至今,此地仍然叫“目高莫记板”,纳西语意思为“战败士兵焚尸的地方”。

  第三次是在民国时期。1936424日由任弼时、贺龙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长征路过丽江,国民丽江政府强迫第三区农民在邱塘关和东关修筑碉堡,作抵抗状,等到红军进入时已是空无一人。

  第四次是在解放前。19495月以罗瑛为首的永胜民主联军4000余人渡过金沙江,占领鹤庆,企图闯入丽江。丽江地下党工委发动群众在东、西关修筑防御工事,并派兵保守,固若金汤,罗瑛只好作罢。

  黄乃镇会长认为,此地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小长城的西面设有老罗哨,东面有东关,构成了护卫丽江木府南面的铜墙铁壁。再说,丽江古城和木府在明清时期显得格外的重要,所以,有必要在丽江坝子四周的险要之地修筑要塞和设置关卡。

  我们穿过松树林,来到《徐霞客游记》中提到的邱塘关遗址。

徐霞客曾说,邱塘关是丽江的锁钥。邱塘关南控七河、鹤庆,北瞻丽江坝,豁然开朗,玉龙雪山远驻山脊。邱塘关,纳西语称“敢古”,当地人俗称“三家村”。此关由一石门、三个院落组成,东边二院,西边一院。据“游记”及相关史料记载,石门前有一对石狮子,高约两米,头朝南,雄踞关口。石狮口含绣球,可转动但不可取出,行人好奇,常被转动,日久天长,球面就比较光滑。当太阳西下时,夕阳照在狮子头上,远处看到有闪光,因而又有人说是夜明珠。

  史载此地改土归流后,丽江知府管学宣曾在乾隆年间重修过邱塘关。乾隆《丽江府志略》中有“知府管学宣重修,题额曰:保刈天西”之记载。光绪《丽江府志略稿·建置志》卷二中载“教授河西杨士鹏有诗”,其诗为:

叹说南关道,  为歌行路难。

马蹄惊乱石,  人面碍危峦。

径自谷中转,  云从足下盘。

古来设险意,  重此一泥丸。

  这个邱塘关,在1954年复第塔东侧修通了丽鹤公路后,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远去,只有当地村民上山砍柴时才走此路。可惜至文革时屡遭严重破坏。今天我们仍能见到一头石巨狮,倒在西边的灌木丛中,身首分开,前腿及其基座已不见足迹,被打断的头部虽然不是很完整,但仍能一窥当年雄视西天的气势。复第山是夹在吴烈山和老母猪山之间的一座东西走向的小山梁。周围有数十亩田地,本是当年守关者的养粮田,尔今已是野草丛生。大家觉得,这里还是很有恢复重建和旅游开发的价值,随着丽江旅游大开发,相信有一天这里会成为旅游胜地。

  我们又驱车前往两三公里外的木家院。

  木家院,又称万德宫,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由土司木高兴建。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一代游圣”徐霞客受木增之邀,到万德宫给其四子教文法,一展中原文墨。在《游记》中较详实地描写了万德宫的方位、建筑和布局:当年大门朝南,门口立有一对狮子,四周用高墙围起,墙外树木高大繁茂;进入院落,有宽敞的院坝;右侧进去有议事厅、会客室;西侧两房间有小门,进去又有一个院落,搭有松棚;还有后花园,有一棵被誉为“南中之冠”的山茶树。此树“盘荫数亩,高与楼齐”。当时徐霞客“疑为数百年物,而岂知气机发旺,其妙如此”。这便是明代木氏的行宫——万德宫。

  历经岁月流逝,万物变迁,如今的万德宫已难觅昔日的容颜了。大门朝东,前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篮球场,门口有几株近年种下的柏树。门右侧有一块镶嵌在墙上的碑:“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德宫  一九八二年公布”。大门由两扇木门合而闭之。听说近地少数村民和顽童常造访此院,多有捣蛋之举,时有拉屎折枝之恶,故常紧锁。两侧种满红花,冬日里还很艳丽。整个院落不大但很整洁,由四间房屋和二堵围墙构成。门之右侧是一幢两层的楼房,虽残破但收拾甚好,堆放着一些废旧的木料。朝南而居的是一幢四间的平房。两房间有一个天井,中间有一口枯井,是万德宫的主要汲水处。朝东而居的是一所平房,房基明显高于其它,如今已没有什么塑像了,屋内有一祭台,摆放着一些供品和烧剩的香烛。院内有六棵树:一棵怪异的松树,奇曲无常,又有分支,延伸至2米高处,成盘状扩散,是一个天然的松棚!听守院的老人讲,此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树根似一尊菩萨,树干曲折分两叉延伸,酷似两条嬉戏的蛟龙,自然天成,近年来用了些钢管撑起,担心被风吹倒。有一棵垂枝香柏,树干已是千沟百壑,高过楼房,为此院中最古老的树木了。还有一棵红梅,树干早已枯败,只是从其侧面生长出众多枝头,似乎在证明它的生命大限尚未到头来。今冬无寒,花满枝头。另外还有两棵翠绿的小柏树,平淡无奇。最有价值的当数成团状的那棵桂花树,绿油欲滴,在丽江实为少见。据说,此树原种于一民家,人畜多有不顺,遂将此树迁栽于此。也曾有人把它占为己有,但都未成。

  当年的后花园,如今已是一片狼藉,枯败的梁柱,破碎的土砖,在与人高的枯藁间凌乱地躺着。这里今天还能保存下来,院落整洁、枯木逢春开新芽,得益于义务守护木家院20余年如一日的那位慈祥老人。

  和相英,女,89岁高龄,西林瓦村人。岁月已使老人弯了腰,走起路来显得吃力,但面色红润,精神炯烁。在采访时得知,老人原为七河上村人,25岁时嫁到此村。因民国时期有两兄弟在外当兵,颇为他人讥讽,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在漾弓江改道修渠时,不分昼夜地挖土、背土,晚上时常是穿着湿透的衣服而睡,即使如此,仍然遭人说闲话。说到此,老人哽咽起来,眼泪也涌出。是呀,苦了一辈子,追忆往事不见得都是美好的回忆!69岁那年,老人得了一场大病,四处寻医问药,没有成效。其妹便去看风先生,说是村里有一座佛庙,现在无人奉伺菩萨。只要她认真地去奉伺,定会有好转。从此,老人每天凌晨在此烧香拜佛,清扫残破不堪的院落。当时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说这是信牛鬼蛇神。她无怨无悔、无私地把院落收拾干净,虔诚地守护着万德宫,此后再也没有得过大病了。她说,的确受到“阿普拉”的庇护,活到了现在,因此只要活一天就要服务一天。老人在主观上虽是唯心的,被一种非科学的观点左右着,但她在客观上却力所能及地保护了万德宫之现状,使之不受进一步的破坏。此举实在是件值得称颂和昭德于后的善事。

  丽江市政府部门,已投资对此地重新修缮了一下,成前文所描述的那样。现在和相英老人每隔一天扫一次地,初一、十五都来烧香。凡是有人来参观,她都开门迎接,不收任何费用,还耐心地讲解万得宫的历史。老人说,每每遇到不顺心的事,总爱到此坐坐,心情很快就好起来。看着收拾得如此干净、树木争艳的院落,既有成就感,又有几分惆怅。自己不知道还能活几年,担心去世后没有人来打理,很快地就会遭到破坏。老人最后说,万德宫不能再遭不幸了。一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却是一番肺腑之言。丽江徐霞客研究会成员对老人的义举深受感染,纷纷向老人表示一点心意,还邀请她合影留念。

  最后,我们参观了“丽江人”博物馆。

  1988119日,丽江县政府把“丽江人”出土的木家桥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丽江人”在各种通史中无遗提及,专门论述发现“丽江人”的论文也不少。纳西族地区考古工作,就是从木家桥发现古人类化石开始的。1964年纳西族民工和运祥在漾弓江改道水利工地上发现了女性头骨化石,有关专家对头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后得出:丽江人头骨是云南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更新世晚期智人的颅骨化石,为研究云南地区化石提供了资料,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由此,有的学者提出丽江纳西族不是迁徙民族,而是远古就定居于此的学说。木家桥先后还出土了28件石制品,其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斫器、石球等,是更新土地层的产物,与北方地区旧石器有共同特点,因而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丽江人”及其石器的发现,无疑使丽江信史大大提前。此后,在丽江许多地方先后挖掘出的化石和远古遗物,更有力证实了丽江这片土地上早年就有了人类繁衍生息的客观事实。

  该馆依托考古发现的“丽江人”,于20095月开馆,已接待了数千人前来参观。博物馆建筑古朴,结合周边村落的色调和布局,把样式各异的土木结构的楼房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四合五天井的纳西院落。一进去,映入眼帘的是这样几个大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哪里?”整个展览分成六个展厅,分别是:“创世纪”、“丽江人”、“洪水时代”、“青铜时代”、“丽江故事”、“野共川故事·磨些江”。馆长夫巴当起了讲解员,他把重建博物馆初衷和内容结合起来讲述,生动而多趣,会员提出的疑问他一一回答。展厅所陈列的文物,显然是筹划者、行家们费了一番苦心而展出的,每一件器物背后,都有一段深厚的历史。展示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游人感到异常丰富多彩。有的会员感叹:只有来到这里才真正认识了丽江的历史!

  夫巴副会长还介绍“丽江人”博物馆下一步开发设想,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将郊游、参观、学习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这片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土地上发展新的亮点。

  一天的活动将要结束。大家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交流了学习和研究心得,还亲临当年徐霞客走过的地方。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学习、研讨之旅以后应当经常进行。

  天空渐渐阴下来,还下起一阵雨来。大家兴奋不已,久旱逢甘霖,都认为今天不仅是好日子,还是托了徐霞客的福气,春雨沐浴,一年之春更兆福!

 

  (杨林军系丽江市徐霞客研究会会员  丽江师专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