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徐霞客与酒
胡金玉
翻开《徐霞客游记》,再次寻找徐霞客与酒的有关记录。日记中,徐霞客自己记录的喝酒的次数,上册约27次,下册48次,共计约75(或76)次。
喝酒本是欢乐事,人逢喜事,以酒畅饮;闲来无事,小酌开怀。
纵观霞客喝酒的时间、地点与对象,我的感觉并不欢畅,反倒有些沉甸甸的,有同情也有难过。
翻开《天台山游记》《黄山日记》《雁荡山日记》《白岳山日记》《武当山日记》《庐山日记》《九鲤湖日记》未见滴酒。吃酒,出现在《浙游日记(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且看日记自述:"丙子9月19日,余久拟西游,迁延二载,老病将至,必难再迟,欲候黄石斋先生一晤,而石翁杳无音至,欲与仲昭兄把袂而别,而仲兄又不南来。昨晚趋晤仲昭兄於土渎庄,今日为出门计,适杜若叔至,饮至子夜,乘醉放舟。”这是游记中写到的第一次喝酒,原因很清楚,他准备出远门西游,欲与亲友告别,可是黄石斋挚友不得相见,而堂兄仲昭又不在跟前,打算前去探望之时,恰遇杜若叔来到,同是好友,便先与其饮酒把别,直至子夜。人已醉,乃放舟前往无锡。
到了无锡,先知会王孝先,后前往王受时处,可受时正好出门不在,便去王忠纫处,忠纫以酒款待。而后王孝先与王受时先后到来,本已醉意朦胧的霞客再次与与他们同去王受时处喝酒至深夜才上船休息。
第二天,前往孝先处喝酒把別,上午开船,晚上经过虎丘,停泊于半塘。
第三天,登门拜访陈函辉。此时函辉早已隐居吴门,但一直与霞客音信往来。见霞客西游前登门作别,饮酒畅叙直至夜半。
第四天,急匆匆前往眉公处,饮至深夜而别。
霞客说,这次是因为自己出远门前往鸡足山,故与家乡亲友一一道别,而痛饮离别酒。四天之内共饮酒六次。字里行间倾尽了与亲友的真挚与不舍。这喝的是酒,而写的是情,读来感人之深,让人泪目!
以与霞客喝酒的对象而言,暂称之为一,家乡亲友饯行痛饮离別酒”。
二,途中挚友相逢,接风洗尘酒。计45天后,来到江西中州一佛宇,友人夏调御迎而霞客醉酒。
丙子大年三十,霞客已到江西永新,正愁无处投宿,路遇好心儒生,留霞客于他族人刘怀素家,并以自制村醪与霞客同饮。
丁丑年初七,因投宿石门寺避雨,又遇见大年三十与他饮酒的刘生,并邀霞客前往其家。“入门已昏黑,呼酒痛饮,更余乃就寝。”这是徐霞客在石门寺认识刘姓以后又一次相见,并与其饮酒。霞客很重情义,即使在他乡途中遇到投缘之人,也会像老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
其次,当地官员或土司的迎送。如在班氏神庙偶遇几位儒生,其中有一位自荐欲引霞客去认识当地土司,结果一见便投缘,“即为留酌。”
又二十四日,“以书投陆君(名万里)”,镇江人,在此任参戎,当日不得见,晚上宿陈队长一家(此人是浙江上虞人),陈款待以酒,霞客醉而卧。第二天下午“入宴于陆君内署”。
入滇后,唐大来作东,款饮。又为霞客作《瘗静闻骨记》后又设宴饯行。
在鸡足山,木公热情款待霞客,并邀霞客作《云薖淡墨序》,又请为其儿子斧正作文,编写《鸡足山志》等,多次以高规格待遇宴请霞客。
又闪太司招游马园,前往。饭于九龙池南新亭,“竟日欢饮,洗盏更酌,抵暮乃散。”(此日知黄石斋与皇帝廷诤,削职为江西郡幕。心情沉重)
后俞禹锡(苏州人在外为官)又设宴招待2天。
朋友刘北友将赴考,设宴招待。此时霞客出游已身无粒米,便作书曰:“百杯之招,不若一斗之粟,可以饱数日也。”是为变相讨米,读来怜之,痛之!幸朋友理解,于第二天即送米、肉,以供入山之用。
三,节日庆祝酒。虽然霞客身在旅途,逢年过节不能与家人团聚庆祝,但如果恰逢年、节,也会自酌自饮以了心念。如遇途中好友,他们会热情相待,给他接风洗尘。如初四日,霞客循西江南分之脉行一里,登上盘山腰,得雉岩寺。时已薄暮,于是歇息寺中,恰遇庠友杨子正,畅谈甚欢,倚阁暮谈至昏黑,乃歇。第二天端午节,心中本惦念名山,准备出门,天下大雨而暂停,让顾仆前往店铺买回酒、菜,准备在寺中凭栏看山,以蒲酒雄黄自酬节意。不料,杨子正同窗几人前来游玩,又饮又唱,闹得霞客很不舒心。
初七日为七巧节,僧人参慧,以去斋坛,徐霞客因为衣濡未干,便在岩洞中烘炙。天气下雨,江水暴涨,一人无聊,便沽酒慢饮,等到晚上拥草而卧,洞中滴沥,“卧具俱湿”。
十五日,时值中秋,山中寻宝华寺而得,寺门题有“万山第一”,僧人参一常守寺中,交谈中得知所题为建文君手迹,甚为感慨。至晚,参一拿出储藏的酝酒,与霞客二人坐于山头对酌。“云散月出,空山无尘,一客一僧,相对慢酌,胸意荡涤”,霞客感叹道:“洵可称群玉山头,无负我一筇秋色矣。”
戊寅正月初一,雨中往游周泊隘(地名),“晚酌南楼,观龙灯甚盛。
二十三日,清明节,行人欲断魂,徐霞客想沽酒杏花而无处可觅。下午,冯挥使母亲请宴,吃饭喝酒。
又一日,天气寒冷,北风劲吹,霞客歇于楼作数日日记,是为重阳节,主人携菊具酌,不觉陶然而卧。
四,为山中人好客而饮酒。霞客常年在山中或江河边踏勘,所遇各族不同人家,有不通情理拒不接纳的人,也有好客热情迎作上宾的人。如二十六日晚,休息于吴姓人家,汉人。男主女主都非常热情,拿出好酒好菜招待,霞客倍受感动。
又途中遇陈生,因交谈其父墓地迁移之事,霞客阻止并为其谋划,非常感激。邀请入寓,陈生取酒献酌。
在澜沧江边,徐霞客将要横渡,土人不许,劝其必先喝酒再渡江,原因是“瘴疠甚毒,必饮酒乃渡。”这是对远道客人非常谨慎而真诚的关心。
二十三日,因前路被高山所阻,此时日已偏西,又担心所随之人有变,所入土人之乡也使人担心,于是便打算在此村落停歇,村人先拿出老鼠肉请吃,霞客拒绝之。又换以鹌鹑炒饭相待,又拿出各家自制的白酒,烧酒,黄酒等供徐霞客饮用。
五,自慰小酌,以解愁闷。霞客在外,除病痛或遇天气恶劣,基本每天都在奔波,他的心在高山河流间徜徉,他的脚步不停的在高山陡坡间跋涉,探索。身许山水,探秘祖国大地,是他的兴趣爱好和己任,而对于酒,可有可无,并不追求。在没有友人相邀的时候,偶尔也会沽酒自饮,但那是在什么情况下呢?一是病后小酌。那天因发烧不退,顾仆熬姜汤让霞客喝下,蒙头盖被、衣睡下,出了一身大汗,退烧了,身体稍感轻松点,第二天照常出门游历一天,傍晚返回路过南门,见铺里有狗肉出售,便沽酒而餐,宿于生祠。这算是对自己的慰劳吧,整天喝粥,或饮山泉吃干粮,又不停地奔波,想想都难以支撑。今病后虚弱,难得见有狗肉相卖,来点小酒慰劳自己,确实应该。
再是夏天多暴雨,寨山洞中多蚊虫,无帐,睡不能眠。二十二日,坐船南行,后登鑑山寺。中午时分,烈日烁金。至文庙,觅舟不得,出东门渡江而东,至白沙湾,这里是船家住地。于是在船里脱衣避暑,洗脚沽酒,饮后就船中一宿。这是在天热难耐时,自己买酒,以慰暑热。
有时,心情郁闷,也会自酌消遣排忧。二十一日,浓云密布,担夫未到,饭后散步到土丘,看见一树梅花开放正艳,且香气袭人 , 便摘下两枝,带回寓所,觅火炙梅。外面微雨飘洒,霞客出门去村里买醪糟,独自对梅而饮,消遣着已是岁末,自己却独处天涯的忧心。看见梅花犹如见到家中人,睹物思人,心情该是多么的凄凉。
但如果路上顺遂,霞客也会将饮酒时的愉悦流淌在笔端。譬如,刚入贵州苗地,斿铜鼓洞后入平坝,将行李停放在一小酒店中,恰好当晚又找到了前往安庄的挑夫,事情顺利,心情比较轻松,就买了小鲫鱼,沽酒而饮。是为入苗地后《黔游日记(一)》中所记载的唯一一次喝酒。
透过冰冷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霞客旅途中的苦与难,悲与欢,这是今日游人所无法体会的。
以下是《徐霞客游记》中所提到的,也是他所喝过的酒的名称与类别。
名称有:
醪:未经过滤之酒,浊酒,一般指江米酒。
米酒:滤去醪糟的江米酒,古人叫醴。
酝酒:又叫陈年发酵。是将酒酿发酵一定时间,使酒逐渐变得醇香浓郁,成为一种独特的酒类。
白酒:(烈酒)纯粮酿造的酱香酒。这是霞客准备前往贵州时与滕君告别,滕“留余少酌”。口感很好,霞客认为和“京口”不相上下。京口,古酒名,即今镇江酿造的白酒,时称烈酒。
烧酒:无色透明的蒸馏酒,一般也叫白酒。
火酒:即烧酒。少喝,可以消除寒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起到提神醒脑,驱散疲劳的功效。
黄酒:用糯米等谷物自然发酵的酒,不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不很高,它与啤酒,葡萄酒称为三大古酒。
浆:没有经过调配的原浆酒。大概就是醪糟一类吧。
蒲酒:菖蒲酒,常在端午节饮用。把菖蒲切成丝,或削成细末,浸在酒中再饮。有些地方将雄黄调入黄酒中,在端午节的时候饮用,据说可以驱邪避虫。
类别有:
l、米酒类。如醪,醪糟,酱,黄酒,米酒。
2、烈酒类。如酝酒,白酒,烧酒,火酒。
3、药酒类。如菖蒲酒。
从整部游记看,在最后的三年里,喝酒的次数也就这么多,也只能说明徐霞客会喝酒,能喝酒,但绝不贪酒,嗜酒。他的喝酒场合,喝酒风格和品酒之道是与众不同且无人可及的。
一一胡金玉于2023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