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周宁霞先生寻访徐霞客祖居大宅里遗址、遗迹的回忆
陆云湘
每当我阅读《徐霞客游记》时,就会想到1982年新编出版《徐霞客游记》责任编辑,以及《游记》赠阅者周宁霞先生;每当我回顾到江阴徐霞客研究会1987年5月29日在马镇南阳岐晴山堂内成立时,就会想到首届理事会聘请的顾问之一周宁霞先生;每当记忆起在岗工作时,就会想到陪同周宁霞先生到祝塘大宅里寻访徐霞客祖先遗址、遗迹的情景,所行记忆犹新。
我与周宁霞先生初次相识,是在1983年阳春三月。一天下午我上班不多时,接到宣传部宣传科叶元忠的电话,他告诉我上海古籍出版社《徐霞客游记》的责任编辑周宁霞和他的爱人上海少儿出版社文艺部主任周晓先生一起到江阴,他们一个是要到祝塘大宅里寻访徐霞客祖居的遗址、遗迹;一个是要开少年文艺重点作者座谈会,经李部长(李德忠)和你们分管的蒋局长同意,明日请你陪同周宁霞到祝塘,宣传部用车送你们到祝塘,回来乘公共车,祝塘镇宣传科我已经通知下去了。他们两人食宿,因一招有会议,安排在广电局后面小招待所,晚上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晚饭后我们两人和蒋局长先后到达,走进他们的宿舍,两位周先生十分热情,交谈中叶元忠说:李部长叫我代他向你们问好,据他告诉我,你(指周宁霞)是《徐霞客游记》的责任编辑,《游记》顺利出版,你是有功之人,也是徐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应该向你学习。记得蒋局长说:提出做一件事很好讲,但是做好一件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周宁霞先生接着说:《徐霞客游记》的内容历史性、科学性很强,涉及的地域很广,天南地北、平原高山、风俗民性、历史事件、寺庙佛地、深山野林等十分复杂,面对这样的工程,开始有点担心,先后到上海、北京图书馆查找徐霞客的相关资料,我到多种《游记》的原本和抄本以及不少专题文章,在大体合成时,发现不少地名、里程、历史名人可能有误,需要核对,我曾专程到福建、东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山区徐霞客走过的地方,有重点的核查地名、计算里程并与百姓交谈;还要到当地图书馆、史志办查考相关史料,所花的时间较多,确实有些艰难,事情不是想像的那么顺利,因时间久,变化大,有的地方面目全非,有的早已无影无踪了。经过努力,《游记》顺利地印出来了,名地的专家、学者反应没有大的失误,差错很少,我感到安慰,总算花了几年时间与我们老先生、老教授褚绍唐、吴应寿(整理)一起,共同完成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这次我和我的先生专程到徐霞客的故乡,一则为了寻访,见见大宅里、大宅门、大宅镇、大宅庙、大宅坟,还有在古老的牌坊、敕书楼、青石板墩的遗址、遗物,如果有新的发现那就更好了。
紧接周晓先生给我们每人一个小的拎包,内有一部(上下册)新出版的《徐霞客游记》和新印的少年文艺读本,我们表示感谢。叶元忠讲了在二天的活动安排,大宅里有老陆负责陪同,部里的小车送你们下去,回来乘公共车,祝塘的电话已经打下去了。我指(叶),陪同周主任在文化馆开重点少年文艺作者座谈会,晚上我们在小招待所再碰个头,这时蒋局长招呼大家辛若了,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早上,八点不到我匆匆忙忙赶到招待所,小车司机已经在门口等候,叶元忠随即到来,两位周先生手提拎包准备出发,我说:咱们就分道扬镳吧!争取下午早点回来。在车上我向周宁霞先生属性,她回答蛇,她反问你呢?我说:鸡,这样她比我大四岁,我向她开玩笑地说:今后称你周大姐,她说:好哇!我叫你老陆,这样双方随意一点,我又加了两句,你学识丰富,满腹文才,称你周先生是符合中华民族礼仪的。时隔一会,司机说:大宅里快到了,我们下车后,司机招呼一声,车掉头就走了。站在路边的两位迎上前来,一个说:我是镇政府宣传科的某某。另一个说:我是镇上的退休教师某某某,我指周先生向他们作了介绍,她是新出版《徐霞客游记》的责任编辑,是徐霞客和家世研究的专家、学者;我是文化局的姓陆。我们四人随即穿过马路,该路南北向,从云亭到顾山,称:云顾路。这时老先生说:现在我们站在大宅村即古时大宅里的东南角,左手由东向西,右手由南向经就是古时的护宅河,四周都是一样;所不同的我们脚下变成实地,向北的中间上面也是实地,下面有曲拱涵洞,便于水流、养鱼;古时的河外栽种的梧桐树,早春开花,颜色淡蓝,相当艳丽,所以叫梧塍大宅里,听上去好象是一座城,难怪刘伯温陪同朱元璋到梧塍大宅时施耐庵,朱把梧塍当成一座城,实际上梧塍是自然环境风貌,用现代语言来说,是一种有个性的庄园特色。老先生用手指着脚下,这里就是原来徐府的门前的一条街的遗址,整个宅里的地脚要几百亩地,房屋有五千多间,水井近二十口,大厅的石*,也叫石鼓墩,与大寺庙的石*差不多大,宅里西北角的自留菜地里遗存九个石*,有的露出地面,有的埋存地下,还有石牌坊和敕书楼的遗址。总之,这个宅里是江南有名的大宅,编宗谱的定名为:“梧塍徐氏宗谱”,还有徐氏人多分家,长房留存原地,次房分到各地,每逢祭祖时节,分支出宅的派代表的梧塍,共同举行祭祀活动。
这时我们沿河边水泥路前行,大约是河道的一半路,折向右即向北前行,走了宅里的一半路,在左侧住宅楼边沿,见到一个断裂的石柱,老先生讲:这就是大厅前的石牌坊,叫什么坊,记载上没有反应,请周先生(指周宁霞)回上海帮助我们在资料中查找一下,周宁霞先生讲,说得有理,她点点头,表示答应老先生的请求。我们顺路前行,左手就是一片大菜地,是各家各户种的菜,品种很多,老先生指着半埋半露的青石石*或称古墩,菜地发现近十个,有的埋在泥土里,大小差不多。他还说:这里附近曾经发现一口井,早己掩埋了。周宁霞先生说:古井是文物,发现应上报或者保护起来,因为古井里有掉落下去的东西,有多方面的考证价值,会使这里变化,注意古井,希望能得到古时的物证。
菜地看完,我们沿河向东,跑了一半路,老先生又说:这里的来是“敕书楼”的地址,“敕书楼”传说有段故事:明正统六年辛酉(1441),发生灾荒,徐麟的两个儿子,景南、景州听了父亲交代,兄弟俩输粟四千石账灾,皇上下了敕书,景南就在大宅后边上首建造了一座“敕书楼”,楼内藏了明英宗朱祁镇的诏书,翰林王直写了《敕书楼赞》,与此同时,在“敕书楼”前不远的地方,还建了“皇恩二下坊”的石牌坊,建楼藏诏书是徐氏宗族的一件大事。可惜在1860年5月,相隔四百余年后,太平军与祝塘地方武装交战时,“敕书楼”、“皇恩二下坊”和大宅所有房屋全部毁于战火。地方人士对宝贵的文物毁于战火表示遗憾,周宁霞先生说,这就是历史,不足为奇的。
我们沿河边顺道前行,东河沿前行一半路有一条通道可以走上云顾路,这个通道上面是水泥路面,下面是砖砌的拱形涵洞,以便河水流通,有利鱼的放养。在云顾公路上步行不多时折向东便是原大宅浜即大宅谷尼的遗址,我们站在东岸朝西,见到河岸的两边石*,石*上全是泥土杂草,石*右手尽头的实地上栽种树木,隙间存放了一些铁器废料。原谷伦船可以行进去,内设二层楼,里面可以卸货,如今变成了一家企业单位,看不到谷伦原形了。
我们从右手烧过树丛杂物,从西边河向南见到一座水泥砌的像照模样,上面写了一些诗文称:《一庵公赞》,老先生讲:公使还要梏一尊徐家祖先徐颐的塑像,作为徐氏家传的景点,使优秀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诗文览目后,走到银杏树下,老先生说:这棵银杏树传说六百多年了,很古老,江阴不多见。是徐氏第八世徐直,为儿子徐麟读书,两次到杭州请施耐庵名师,第二次赴杭,施耐庵带了简单包裹。特地备了两棵小银杏树来到大宅里,选定了大宅东南角的一块高地,把带来的两棵小银杏树就栽种在这里,因徐直是东家,一棵种在东边;施是西席的老夫子,另一棵种在西边,大宅朝南,两棵小银可树种在偏东南高地,未来要建房方向也朝南。这时施提出:拥土、烧水一定要新学生自己动手,而且指名要徐麟浇连根水,施的这些话意味深长。后来枯死了一棵。成活的一棵长势很旺,又高又在,春夏绿树成荫,周边的七里八方都可以看见,传说:施耐庵种的银杏树一直留存到现在。所以这棵古银杏,是施耐庵到大宅里执教带来的树苗,徐氏第九世徐麟童年烧的连根水,十分珍贵。周宁霞先生表示:这棵树与中国文豪名著《水浒》作者连在一起倍加珍贵,是标标准准的名木古树,要好好保护。说实在话,我在查看徐霞客史料和他的家世,没有见到种树这个情节,仅公是民间传说,虽然不是大事,但是很有意思。
周宁霞先生紧接又问:大宅庙又称大宅祖庙在哪里?老人笑首说:就在这里,大宅的东南高地、银杏树西,不就是这里吗?大家哈哈大笑。何时建祖庙,史料中仅提到一句,在徐氏家最兴旺的时期。我的想法应该是徐麟巴蜀回来,子孙已经得力,由徐麟劝导儿子景南、景州赈灾,后又支援边疆军马,先后受到皇上的敕书、赐冠眼、旌义民,并下诏在徐麟墓前建旌义坊,与此同时大兴土木建“敕书楼”、“皇恩二下坊”、造家庙、修谱编书、刊刻铭人文章,在大宅内外筑路、挖井、修桥梁、办学堂。对地方天时不好成灾主动赈灾,桥梁损坏出资修缮,百姓有若拔刀相助,种种行善义举,深受民众欢迎。老先生也随驾徐麟到景南、景州时期是大宅里最好时期,堪称梧塍富甲江南,建造祖庙,敬仰先祖,符合我国民族时宜的。
周宁霞先生这时提出:到徐氏祖茔怎么去?老先生说:我们从高地旁拐弯沿大宅浜向东,河边是旱地,有条不宽的小路,记得不到二十米,周宁霞先生在路边拾到一块断裂的青石,上面有泥溃,平面上有刻字,周立即拿了笔记本记录下来,后来小青石掷掉了,肯定与她研究徐氏家世有关,路旁的发现点滴她都不放过,我内心对她表示敬佩。我们顺路跑了两条田梗的距离,前方是南北河道,右手是个清水小池塘,在小池塘西南角水下看到一个半段浇浆墓。大家很奇怪这个池塘就在河边,不像盗挖的,但也不像河呢潭,河泥潭没有水池这么大。老人讲:对这个水塘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时周宁霞先生发表见解:这里是徐家祖茔地域,应属徐氏祖茔,浇浆墓明代大户(富有)人家都行浇浆墓,此墓已暴露出来,没有受到破坏,建议要保护,防止盗墓,这里偏僻荒野,不会有人从这里过路。这时周宁霞先生呼一声老陆(指我),今后这个墓开挖,如果能到棺椁内的殉葬品和墓志铭,请书面告诉我,我点了点头,扣来有没有开挖一直没有消息。沿河向南没有路,都是土坟杂树,老先生提议:我们从原路回到高地,折向南上公路,到了新筑的公路折向东,走到新建的公路桥堍,老先生指着公路底下北边的一大方麦田,就是古时徐家百亩有余的祖茔地,现在所剩的是沿河的坟墩、杂树,可说杂乱无章,无人问津。再向西边公路下面看,路旁新建的屋山头,有一个断裂歪斜的竖在那里石柱,底下还有不少碎石,这里就是明景泰年间景帝下诏为梧塍徐氏九世徐麟墓前建旌义坊的原址,即从西边中间进入墓地,传说甬道都是块石做成平面铺设,两旁站立着石象、石虎、石狮、石马、石牛、石人、一座高大的旌义坊拔地而起,这种赏赐规柱在江南水乡地域是不多见的,大宅里遗址、遗物杂访就到此告一段落。但还有两个问题老先生无法讲清楚。一是大宅门的遗址在何方说不清;二是右边老的大厅前的牌坊名称不明,有待今后考古时进一步弄清,我弄清了写信告诉你们。
这时我们跟随镇宣传科的同志到镇政府食堂用餐,分管工早己在食堂门口恭候我们。就餐时我首先表示感谢,把周宁霞先生来意作了介绍,她(指周宁霞)是一个有学问、有大志的专家学者,承担《徐霞客游记》责任编辑,今后还要写专题论述文章。周宁霞先生站立起来向陪同寻访的老先生,向分管镇长表示感谢,紧接讲了寻访有感:这次专程来大宅里,边看、边听、边想很有收获,徐氏祖先所以能一步一步走向兴旺,原因诸多:其一、重视文化,培养人才,不惜代何时何地衣名师,如宗*、施耐庵、进士文洪、状元钱福都在大宅里当过塾师;其二、善于与一代名人交往,如江南的大家文征明、唐伯虎、祝枝山、都穆、董其昌、倪云林等都先生到梧塍这个地方;其三、广置田产、生产致富、如围田、开荒、挖渠、平整,积谷防荒成了江南水乡的楷模;其四:施舍善意,应急赈灾,爱国家爱百姓,深得民心;其五,严以律己,做人的道德风范等,如徐麟奉诏出使巴蜀,劝导*归顺,为民族统一作贡献,后来请辞归农;两个儿子景南、景州,在他影响下,自愿出粟,救济灾民;徐颐是景南之子,学识广、懂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喜书法,进入中书科工作,为中书舍人,后因病请辞回乡。相传他专行善事,为江阴赈灾、修桥补路、疏竣河道、造福一方,深受百姓爱戴。徐颐过世后,文学家李东阳为他写下了墓志铭;状元顾鼎、钱福各为他写了一篇《一庵公赞》,现在银杏树旁还有砌设宣传壁体上还有引古赞词,以招示后人。总之徐氏祖先或称徐氏家族走向兴旺,既有渚多的主客观原因,也有数代人同心奋斗的艰难历程。可以说:徐氏祖先世代家风名不虚传。
一次成功的寻访圆满结束,仍有我陪同周宁霞先生乘了公共汽车,提前回到她的驻地。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很有意义。
对这份材料的回忆,要感谢的是两位先生:其一,原祝塘镇政府农业科姚炳生先生,他草拟了祝塘大宅里(村)、祖庙、谷仑、祖茔示意图,并讲述了相关传说:其二,原祝塘镇退休老教师,他对大宅里地域环境和徐氏祖先较有研究,感谢他陪同寻访和介绍,但记不起他的名字,表增欠意,他现在可能是一位九十余岁的高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