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霞客故里
中国徐霞客旅游区
霞客世系
江阴故事
3.29天下游

江阴先民遗迹

江阴先民遗迹
铧   耕
 
  早在8000年前,华夏大地上的两条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孕育着两岸的人类,把他们带入了被今天考古界称为“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的先民已经懂得怎样制作打磨石器,改进生产工具,从事较采集、狩猎更高一级的社会劳动,已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掌握了纺织、制陶等原始手工业技术。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向着文明社会演进。
  江阴,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下游地区江南和江北进行交往的要冲。2000年8月,江阴城东祁头山发掘到7000年前的墓葬群,属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大型遗址。该遗址文化堆积丰厚,面貌复杂。发掘古墓135座,出土玉器17件、石器13件、陶器270件。从目前所见遗存分析,祁头山遗址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应该是一个中心部落。可见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现代沉积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曾经遭受过大面积的海浸。自第四纪晚期以来,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面上升。距今7500年前的海岸线在江阴黄山、福山、梅李、安亭、佘山、石湖荡、长安镇、石门、双林、戴山一线,现今江阴的不少地方还浸没在海水之中。到了距今6500至2000年间,江阴、无锡、常州、昆山、青浦等地基本上没有受到海浸。于是,江阴开始出现了原始部落。这时的原始先民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渔猎生活。在这种原始经济生活中,妇女是氏族公社家庭的主人,在生产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发展正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江阴青阳南楼遗址和周庄龙爪墩遗址,属崧泽文化遗存,距今约6000至5000年。当时江阴的地理环境以平原沼泽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属湿热的中亚热带气候,先民大多选择高爽的冈地土墩营造房屋,周围有河流或水塘。江阴出土经过磨制的石斧、石凿等农具,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耜耕农业也就是锄耕农业阶段,作为农业副业的家畜饲养业已经出现,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狗和水牛。这里地处长江南岸,草木茂盛,先民们采集核桃、杏、梅、菱角等野生植物,用渔网捕鱼,并用石球、石丸来投掷猎取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作为自已的食物。
  主要由妇女承担的制陶业有了新的发展。马家浜文化时期,用手制方法,烧制成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陶器,夹砂陶制釜、鼎一类的炊具,用来烧煮食物。泥质陶器主要有豆、钵、罐等,一般用作盛食器皿。制陶业到了崧泽文化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夹砂陶以红褐色为主,器形有鼎和釜,泥质陶大多呈灰色,器形有豆、壶、罐、瓶、杯、盆等。在陶器制作技木上,已经运用了慢轮修整技术,使陶器口沿规整。陶器表面玉印纹饰朴实美观,镂孔装饰玲珑剔透,有些花瓣形圈足镂刻精细,颇具装饰意昧。
  制玉业也已开始出现。周庄龙爪墩遗址出土的玉璜,呈半环形,两端各钻有小孔,可系上绳子挂在胸前,可见是当时妇女的装饰品。龙爪墩还出土陶纺轮,呈圆饼形,中央有小圆孔,用以插杆。当时先民已掌握了原始的织布技术,能利用野生葛纤维纺纱织布。   
  大约在5500年前,也就是崧泽文化晚期,江阴的氏族部落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男子在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妇女只从事纺织等家务活动。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崧泽文化晚期及其后继的良渚文化,就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被列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是典型的代表。
  1999年11月至2000年1月,南京博物馆、无锡博物馆、江阴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江阴高城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探明高城墩遗址是良渚文化时期的又一座规模大、有严谨的布局规划和以严整的建筑方法建筑的高台墓地,发现13座大、中型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出土文物琮、璧、钺、锥形器、珠、管等玉器155件(组)以及石器、陶器等。在目前已清理的400平方米墓地范围内,墓葬呈人字形向西北、东北方向排列。墓葬大都有棺椁类葬具,发掘时找到了清晰的棺、椁板灰及木纹的痕迹,搞清了棺椁的结构以及椁与墓坑的关系。该墓葬遗址的特点是内涵新、规模大。
  13号墓是这次发掘的最大一座墓葬,同时也是良渚文化至今为止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墓坑南北长4.6米、东西宽3.2米,深1.9米。椁室长3.6米、宽2米。该墓只有木椁而无木棺,墓内出土玉钺和石钺多件。另据当地村民指认,此前曾在砌窑时出土玉琮2件和玉璧2件。高城墩所在的苏南地区是环太湖文化圈中十分重要的地区,这个遗址的发现表明苏南地区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可能代表着与宁镇地区、上海福泉山一带地位相当的另一个中心。
  良渚文化时期,江南地区水域面积缩小,先民们难以获取生活和生产用水,于是便开凿水井,以解决人们必须的水源。农业生产由锄耕农业进入犁耕农业,使用的农具有石犁,犁尖呈三角形,刃部在两侧,石犁中部有一圆孔,犁梢在三角形凹形处,伸出一个舌状榫口。这种大型石犁原安置在木质犁床上,利用中部圆孔上的绳索,一人在前拉,一人在后扶住犁架向前耕翻土地。使用这种复合农具,大大提高了稻作生产的劳动效率。此外,还运用了适于在水稻田中除草的中耕农具耕田器,还有鹿角镐等。在青阳南楼出土的陶罐内还发现炭化的稻谷粒和稻草遗存,说明当时江阴的稻作农业已达到了一定水平。
  随农业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齐头并进,渔猎经济仍占一定地位。江阴濒临江海,河湖众多,森林草原茂富,男子经常外出,用鱼网捕鱼,用石制或鹿角制匕首攻击鹿群。制陶、琢玉、骨角器制造等手工业生产已多样化、专业化,生产技术日益改进。这一时期有了专门从事某项制作的专业工匠。制作玉器,从玉料开采、搬运、开料、制坯、钻孔、雕琢、抛光、每一道工序都有熟练的专业工人完成。
  高城墩出土的玉琮、玉璧是中国古代最贵重礼器。《周礼 大宗伯》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在古代政治、礼仪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璧呈扁平圆形,表面呈灰白色或红褐色和青灰色斑。玉璧中间圆孔系两面对钻而成,表面光素无纹,通体精抛磨光。玉琮呈乳白色,为矮方柱体,内圆外方,外表四面微弧,每面有竖槽分为左右两块,中间以横槽分为上下两节,并以四角为中轴向两侧展开,各饰形象不同的图案。可以说,玉璧和玉琮是良诸文化玉器中的代表器。
  该遗址还出土一种玉钺,仿自兵器石钺,是氏族首领用以象征权力的重器。玉钺青灰色,呈扁平梯形,上部钻一圆孔,下部双面弧刃略宽,体形扁薄,通体磨光。玉钺原本装在木木必上,顶端和末端有玉质冒饰和镦饰。另一种礼兵玉是玉锥形器,上端首尖如锥,下短略阔,常做出短小的圆榫,榫上常有横向的孔眼。根据考古资料,这种玉锥形器都出于随葬玉钺的良渚大墓内,继承了崧泽文化至良渚早期墓内随葬成束骨镞的习俗。与玉钺一样,是墓主人拥有军权的象征。江阴出土的史前装饰玉,玉质圆润柔美,色泽绚丽,呈现出曲线的韵律美和轻盈透逸的装饰美,反映出当时先民的原始审美意识。
  制陶业在良渚文化时期盛行黑陶和灰胎黑皮陶,技术上普遍使用快轮制作,使陶器造型规整,胎薄轻巧,黑陶乌黑光亮,器类多样,主要有鼎、豆、壶、罐等,每一类器物有多种形式。南楼出土的一件彩绘黑陶罐,颈、腹和圈足部位绘红色宽带纹,上腹部红色交叉波状纹,装饰美观,是当时的一种日用工艺品。
  由于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和发展,各氏族部落的财物逐渐增多,生产有了剩余。陶制酒器的出现,说明先民用多余的粮食来酿酒,于是产生了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交换,促进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的产生。
  父系氏族公社晚期,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财物集中到氏族显贵阶层手中。为了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统冶,于是出现了最早的城和凌驾于部落联盟之上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太湖地区进入了古城古国时代。江阴高城墩、南楼、璜塘河等原始部落,正是寺墩古国的组成部分。古城古国的出现,表明江阴父系氏族公社即将解体,逐渐步入文明时代。
  夏商时期,全国分为“九州”,江阴地属扬州。当时,长江下游氏族部落林立,江南一带称为“裸国”。
  公元前2000年前后,一场特大的洪水灾害袭击大江南北,大片农田、村落淹没,人们只能暂居高处或逃奔他乡。洪水迟去以后,先民们又在大江之滨重建家园。分布在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就是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 这一时期,太湖地区先民村落的分布密度、居址面积以及生产水平等,远远低于先前的良渚文化,当时的族群人口也大大减少。
  根据1998年考古发现,江阴云亭镇花山南麓发现一处花山遗址,这一遗址东到佘城,南到谢家冲,西到汤家村,北到薛家村,面积在10万平方米左右,是一处大型遗址。此次发掘的最大收获是,发掘了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马桥文化灰沟。花山先民聚居在花山南麓,人们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出土的石制工具有石犁、石斧、石锛、石刀等,并出上有石镞,说明狩猎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制陶业是花山先民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这条马桥文化灰沟南段共出土一万多片陶片,经整理,它们分别属于7467件个体器物和夹砂陶、泥质陶、黑皮陶、硬陶和原始瓷五大陶系。陶器种类有炊器、盛器、食器。炊器有釜、鼎、、鬲。釜为大口深腹器。鼎有夹砂灰陶罐形鼎和夹砂红陶盆形鼎。鬲为大口三袋足鬲。盛器有豆、盘、盆、体、罐。其中以陶豆种类和数量较多,有泥质灰陶豆、泥质黑皮陶和硬陶凹弦纹豆,豆柄上有凹棱。陶盘有三足盘和圈足盘。陶盆腹部拍印几何纹饰,纹样有云雷纹、梯格纹、条格纹、叶脉纹等。陶盆中有一种刻槽盆,内壁刻画多线菱形线细槽。陶钵以素面钵为主,也有硬陶弦纹体。罐多原始瓷器,有原始瓷弦纹罐、原始瓷复线曲折纹罐。食器有黑皮陶素面小盂、泥质灰形杯等。此外,还有各种不同陶质的器盂,有的器盖上有连珠纹装饰。陶器中还发现有制陶工具陶拍,并发现有纺纱工具陶纺轮。
  江阴花山遗存反映出经历了特大洪水灾害后,文化处于低落时期的遗物,陶器种类不如良渚文化丰富,制作较为粗糙,没有雕刻精美的玉器,远不如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花山遗存除了本身地域特色外,还有来自北方中原地区夏商文化、也有来自南方浙、赣古越人印纹陶文化以及来自邻近宁镇地区湖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对来自南北文化吸收和融合的过程中,才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说明早在夏商时代,江阴和周围的相互交往巳较为频繁。花山遗址出土一件长条形黑皮陶船形器,正是仿自当时的独木舟。它为江阴这个古渡口提供了一件形象的水上交通之舟的佐证。
  夏商时代,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进人了发达的青铜时代,江南地区还处于青铜冶铸的起步阶段。《禹贡》说扬州“厥贡唯金三品”,可见夏代以后的扬州区域就是青铜合金铜、锡、铅的主要产地。花山遗址曾出土冶炼青铜块,证明最迟到商代,江阴已进入青铜时代。
  据考古学家研究证明,江阴花山遗存属马桥文化晚期或略晚于马桥文化,其年代大致相当于商代晚期。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致停留在文明时代的前夜。在中原地区商文化的影响下,江阴正孕育着新的生机,为太伯、仲雍奔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花山遗址毗邻的佘城遗址,被认为属于青铜时代的城址。佘城遗址位于云亭镇花山村高家墩,是目前为止长江下游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城。佘城的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南北最长处近800米,东西最宽处近5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址地势较高,其西有河流围绕,东、北、南三面为水稻田,地势明显低于城墙数米,推测为原来护城河所在。从城墙构筑的方法来看,佘城采用“墙壕并重”的堆筑法,它与春秋时期的常州淹城共同代表了长江下游战国以前、未被中原夯筑法取代的一种筑城模式,比之较早的寺墩遗址的围壕,佘城代表了真正意义上城的出现。城墙的保存程度以南城墙最为完整。试挖了两条深沟,出土陶片、石器与花山遗址所出内涵完全一致,城内池塘里还出土了一件完整的青铜锛和一件形制特别的镂空青铜镞。这两件青铜器均为泥范浇铸,形制规整,表面光洁,显示出当时居民己掌握了很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佘城遗址作为一个马桥文化时期的古城,其保存完整,在太湖流域堪称独一无二。
  佘城遗址以及花山遗址的发现,说明这里是青铜时代早期苏南地区的中心聚落,在良渚文化到吴文化之间,佘城类型遗存正好填补了夏商时期的空白,同时也为吴文化来源的研究找到了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