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镇家世及生平考
徐祖白
在徐学研究中,徐镇是一位值得注意的重要人物。他在清乾隆年间整理校雠《徐霞客游记》,第一个将这部地理学巨著刊刻出版,为传承《徐霞客游记》做出重要贡献。然而,介绍徐镇家世生平的文字似不多见。现将本人所查找到的有关资料作一整理,以求教于有识之士。
徐镇世居园上,系绮山徐氏第16世孙
徐学研究者一般称徐镇为徐霞客的“族孙”,实际上二人虽属同姓,但支系相隔甚远,可谓“五百年前是一家”。
据多部徐氏旧谱较为一致的说法,约在宋元之间,江南徐姓有堂房弟兄17人,谱名为千一公至千十七公。徐霞客系千十一公后裔,属梧塍徐氏;徐镇系千八公后裔,属于绮山徐氏园上分支。
绮山徐氏始迁祖为千八公之孙徐宽九,名三思,字孔文,原居河南汴京七里沟(今属开封),随父南渡到江南,于嘉定初年(1208)定居绮山永安河定坊。五传至徐唏,凭着渊博学识和处事能力,从小县吏步步高升为明代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绮山徐氏由此名声大振。七传至徐翊,字羽玉,不乐仕进,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迁居澄东蔡港之滨,为园上徐氏始迁祖。园上,即徐家园,在今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集镇东一里处。
按照《绮山徐氏宗谱》(存义堂藏,民国三十七年重修,下同)记载,徐镇是宽九公第16世孙,属园上大房旭初公支逸庵公派。其曾祖父徐昂(1647~1714),字子轩,太学生,谱载其弱冠失怙,拮据成家,率其弟博涉书史,胸藏经济,而不图幸进。每遇良朋好友论事成败,辨古今人物,口若悬河,闻者心惬。延师课子,相继成为秀才。晚年家境渐裕,在老宅基以东辟地建造新宅,规模几倍于旧业。平时乐于助人,亲族缓急,周恤不倦。时任县令陈协哲(陕西富平人)亲自到徐家园登门拜访,为题写堂匾曰“盛世耆英”。
祖父徐炳(1669~1734),子轩公次子,字星瑞,号心斋,邑庠生,谱载其沉静寡言,而遇事接物,胸中泾渭井然。未弱冠,受知于督学高裔(顺天宛平人),锐志举业,但七次赶考,四次呈荐,均不售。年逾五十绝意科场,闭户读书,怡然自得。后因丁口日繁,又于宅东辟地为基,一切门堂栋宇,整齐宏敞,徐家园规模得以更加扩充。晚年善自调摄,过了花甲之年仍能书写蝇头细楷,神明不衰,实在是得力于平时保养静居之功。
父徐圻(1705~1760),星瑞公季子,字京千,谱载其体质素弱,为人沉静渊默。时青阳沈渭千先生以古学提携后进,徐圻曾负笈从游五载,学成归来。族内兄弟多人先后效仿赴青阳游学。虽家境富裕,但徐圻不愿以纳粟获取一官半职,毅然矢志攻读。县、府试皆名列前茅,而院试却不遂人意,偶有得失。年满四十即绝意科场,杜门课子。徐圻育有二子,长子徐镕,字大冶,邑庠生,系原配夫人卞氏所生;次子即是徐镇,系继室吴氏所出。徐圻教子极严,早晚督课。10年后,待二子游庠,京千公遽归道山矣。
徐镇满腹才学,门墙济济,学业卓有建树
徐镇(1741~1820),一名元钺,字芸阁,一字筠谷,号孩浦。一生勤学不辍,专攻举业。年幼时见几位兄长在私塾作文,也主动做了一篇短文给老师批阅。老师读罢,大为惊异,称“这孩子今后必定能以文成名”。稍长,即从贡掌衡、吴式斋等名宿游,讲论古学,贯串经史,写文章喜爱清初诸大家之作,别人难以写好的议论、杂文题材,“夫子不假思索,拈题立就,落想往往出入意表”(见《绮山徐氏宗谱》卷二《孩浦夫子传》)。未满十八岁,徐镇与胞兄徐镕一起到督学刘墉处求学,专攻举业。虽学业优秀,在县、府考试中名列前茅,但乡试却考运不佳,连续赶考十八次,竟然全都名落孙山。但未肯罢休,“此志不少衰”。终于在嘉庆元年(1796)中恩科副榜,嘉庆十八年(1813)73岁时获钦赐举人头衔。
徐镇虽在仕途屡遭挫折,但毕竟是饱学之士,文名卓著。时人称其“绣口锦心,咳唾尽成珠玉;枕经席史,泼墨皆化烟云”(见《绮山徐氏宗谱》卷七《元钺》条)。他交游极广,文友遍及大江南北。每逢高朋满座,议论到古往今来是非成败,总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胸有所怀必一吐而后快。由于徐镇在学界夙负才望,凡是他外出拜访友人,“闻者皆倒屣迎”。在诸多朋友中,最称莫逆的有顾宗泰、吴锡麟等人。顾宗泰,字景岳,吴县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官吏部主事、广东高州知府;吴锡麟,字圣征,号谷人,钱塘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官国子祭酒,清代骈文家、诗人。顾、吴二人在京城做官时,听说徐镇整理刊刻了《徐霞客游记》,曾专门邀请他携带新刻的《徐霞客游记》去京城会面,但徐镇因事绊足,未能成行。
中年以后,徐镇在园上设馆授徒,“远近负笈而来者几百人”。他根据各人天资禀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故门墙济济,成就者甚众。杨舍顾师竹即是其中之一。顾师竹,字倚山,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官太平府训导,致仕后主讲仙源书院,著有《诸史武备考》等书。
徐镇一生考运坎坷,做学问却卓有建树。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整理刊刻《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去世时,对积累下来的游记文稿没有耒得及编次整理,更未刊刻出版。以后虽历经季梦良、史夏隆、徐建极、李介立、杨名时、陈泓等人整理传抄,但讹误甚多。徐镇痛感“远祖手泽所存,辗转传写,而鲁鱼亥豕,读者难之”,决心改变《游记》“久无刻本”的状况。于是,他求得当时较为完整的杨名时抄本,对照家藏的陈泓抄本,精心校雠,“勿间寒暑”,跨时两年,得以杀青。“既竣,独出家资,付诸剞劂。海内《游记》有善本,夫子之力也。”(见《绮山徐氏宗谱》卷二《孩浦夫子传》)
与此同时,他在嘉庆丁巳戊午年(1796~1797),参与编修《绮山徐氏宗谱》,除了记述徐氏支系脉络,还主撰宗法规条,编纂艺文类目;并作谱《跋》。此外,徐镇还整理刊刻《春秋世谱图》,把春秋时期众多诸侯国的源流世序表述得一清二楚,被青年学子“奉为圭臬”,成为时人研读历史的依据和津梁。“凡远近攻举业者,群乐就正,桃李尽在门墙,如沾时雨之化焉。”
徐镇至性孝友,其父曾卧病于床多年,徐镇总是亲侍汤药,经年累月毫无懈怠。徐镇生于清乾隆六年(1741)十月初三,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初九,享年八十,这在当时已属高寿了。
有关徐镇生平需要商榷的两个问题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徐霞客游记》是国内权威的徐学著作,由褚绍唐、吴应寿先生整理。其《前言》在介绍徐学版本时说:“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霞客族孙徐镇(字筠峪)根据杨名时、陈泓的校本校订刊刻(下称乾隆本),《游记》这才正式出版,上距徐霞客去世,已经一百三十五年了。”
经对照查阅《绮山徐氏宗谱》,发现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查证商榷:
一是关于徐镇的字号。《前言》称徐镇字“筠峪”,而在《绮山徐氏宗谱》卷七“十六世至二十世”中“元钺”条:“元钺,原名镇,字芸阁,一字筠谷,号孩浦,嘉庆丙辰恩科副榜,嘉庆癸酉正科钦赐举人。”未见“筠峪”的提法。在卷二《传》中,其学生顾师竹所撰《孩浦夫子传》也只写“筠谷”或“芸阁”,没有写到“筠峪” 二字。再查清道光年间刻印的叶朝庆、叶天庆兄弟所撰其父《叶廷甲年谱》,在“嘉庆十一年”条中写道:“十一月,得《徐霞客游记》板于徐丈筠谷镇,以百五十金购之”,亦称“筠谷”,未见“筠峪”之说。“峪”字是否讹误,抑或在其他原始版本中有“筠峪”的提法,希望有识之士能予以指教。
二是关于整理刊刻《徐霞客游记》的年份。《前言》称徐镇整理刊刻《游记》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学研究者在不少文章中亦基本上沿用此说。但《绮山徐氏宗谱》卷七《元钺》条中却记述为“乾隆庚子辛丑,纂录霞客游记,付诸剞劂,纸贵一时。”乾隆庚子辛丑年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乾隆四十六年(1781)。也就是说,徐镇于乾隆四十五年开始整理《游记》,于四十六年刊刻出版。这比原来的“乾隆四十一年”晚了五年,距徐霞客逝世已经140年,而不是135年。
接下来的问题是,《绮山徐氏宗谱》关于徐镇的记载是否可靠。
因为家谱出现差错并不鲜见。细细翻阅此谱,感到基本上可以从中找到肯定的答案。
此谱在卷一载有《历代修谱纪略》。此文详细记述了《绮山徐氏宗谱》历次编修情况。据称,《绮山徐氏宗谱》始修于明代天顺元年,从明、清至民国共八次编修。其中第五修是在清嘉庆丁巳戊午,即嘉庆二年(1797)、嘉庆三年(1798)。徐镇当时已经五十六七岁,又在嘉庆元年(1796)刚考中恩科副榜,才识学问正处于鼎盛阶段。鉴于其在学界声望,族内邀请他担任修撰重任。《历代修谱纪略》中是这样记载的:“第五修,十五世孙开周讳蔚文主修,芸阁讳镇撰次,上瀛、道南、敬占、渟澜编校,二泉、廷枢、荫嘉、宗荣采访……始于嘉庆丁巳中秋,告成于戊午仲夏,凡十月而毕,共十卷。……嘉庆三年岁次戊午仲夏,十六世孙镇芸阁氏谨识。”也就是说,徐镇不仅参与了第五次修谱的文字编撰,还作了《跋》,记述了修谱过程。由此是否可以推断,谱中关于徐镇本人以及父、祖和子、孙的条目记载必定经过他亲自过目,尤其是记载自己重要事迹的文字,或许就是他亲笔所写。因此宗谱中关于徐镇的名、字、号,关于整理刊刻《徐霞客游记》的年份,是比较可信的,徐学研究者可否据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徐祖白系张家港市史志办原副主任)